牛年春節即将到來,上海科技館為廣大市民準備了豐盛的線上線下科普大餐。
記者獲悉,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将在2月8日至11日(除夕)閉館,後三天将進行裝置設施大檢修、大保養,請遊客注意出行安排。從2月12日(初一)至2月17日(初六),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正常開放,開放時間為9:00~17:00(16:00停止入館)。
春節期間,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有哪些活動?一起來看看↓
十二生肖
地點:上海科技館地下一層臨展二廳
簡介:展覽試圖從全新角度對十二生肖進行整體解讀,打造一個科學、文化、藝術相融合的科普大餐。觀衆可以在展覽中了解古代天文學與生肖紀年的關系、追溯十二生肖的起源,加深對十二種生肖動物的科學認知,并從展覽中體會到中國生肖文化的多姿多彩、生生不息,進而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等思想的了解。展覽分為“夥伴”“秘密”“奇遇”“紐帶”四個版塊,包含夥伴長廊、仰望星空劇場、生肖世界等亮點展項。
同行——2021牛年生肖特展
地點:上海自然博物館地下一層臨展廳
簡介:展覽以“牛與人類同行”為主題,以時間脈絡分為以下5個展覽單元,分别展示“序(牛與牛文化)、平行樂章、命運交織、時移境遷、攜手并進”四個大的主題,闡述人與牛百萬年來的交織。展覽旨在普及牛的科學文化知識、牛對人類的貢獻,讓觀衆感受人與動物的共存關系。
上海科技館
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
“自博春節七天樂”2021年春節線上活動
1.“春節倒計時|集齊十張恐龍可以召喚一隻神龍”線上預熱活動
2021年2月2日至2月12日,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聯合十家場館,以本館、本地著名恐龍物種為元素,在春節前十天,通過微信公衆号進行每天一條的倒計時海報推送,通過觀衆在微信背景回複特定關鍵詞的形式,擷取“填色圖”下載下傳,集齊10張恐龍并完成全部“練字+繪圖”任務,将其發送到上海自然博物館公衆号背景,可以獲得上海自然博物館限量版“霸王龍”徽章一枚,限額20名。
2.“牛年猜牛”春節線上活動
2021年2月12日至2月13日,以偶蹄目牛科、鞘翅目天牛科、柄眼目蝸牛類名稱裡有“牛”字的物種為素材,通過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衆号,進行觀衆互動。
3.“第一視角看自博”春節線上直播活動
2021年2月14日至2月17日,通過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bilibili直播間,在每日上午及下午,各進行一小時的第一視角直播。内容包括館内服務功能介紹、展區教育活動、現場觀衆采訪。
巨幕電影:《冰原怪獸》
本片将引領觀衆穿越到兩萬年前、美如仙境的冰雪世界。在冰川時代末期,史前人類與許多巨型動物共同生存在奇異壯觀的北半球:劍齒虎,猛犸象,冰原狼,地懶……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演變,全球約70%的大型陸生動物永遠消失了,而人類依靠智慧得以生存。影片還探索了目前人類面臨的溫室效應、可持續發展等重大現實問題。對冰河時代感興趣的觀衆們來說,本片絕對是不能錯過的一次饕餮盛宴。
球幕電影:《南極的恐龍》
溫暖如春,樹木郁郁蔥蔥,好一派萬物繁盛的景象,這是億萬年前的南極——恐龍的故鄉。現在,南極是地球最寒冷的大陸,終年白雪皚皚、寒風呼嘯。數千米深的冰層中隐藏的恐龍世界是如何被發現的?物種大滅絕在啟示我們什麼?本片将從二疊紀、侏羅紀、“穿越”到數億年前的南極,進入奇特的恐龍和巨大的兩栖動物的超現實世界。
上海科技館更新改造:
三大教育活動區閃亮登場
了解飛行原理,掌握飛行基本技能,暢想未來飛行器;認識機器人的解構與重構,體驗多功能機器人,探究感覺、處理、執行等功能;從資訊編解碼,到光纖傳輸,再到5g現代移動通信技術……身處高科技時代的你,是否興趣十足?
作為科技館常設展覽的延伸與深化,牛年春節裡,三大主題教育活動區閃亮登場,分别是:機器人工廠(機器人世界展區)、飛行學院(宇航天地展區)及資訊譯站(資訊時代展區),展示了28件主題展教具。
上海科技館更新改造指揮部表示,依托現有展覽内容與展品資源,館方全力打造一個更加開放、靈活、具有時代感、高原創性的教育活動空間。經過多種方案pk,“資訊、飛行與機器人”這三個熱門主題被最終鎖定。
屆時,在教育活動空間,觀衆們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性探究活動。教育活動區鼓勵公衆探究科學、團隊協作,通過任務式、對戰遊戲式的設計,吸引全齡段觀衆開展探究。
400多平方米的教育活動區,采用半開放式的營運模式。有課程活動時,活動區化身相對封閉獨立的空間,為特定活動課程提供場地,互動性極強的展教具則可作為課程的輔助教具;無課程活動時,觀衆可進入活動區結合展教具自主探索與學習,開展創意設計、創造實踐。後續活動區還會推出48個主題教育課件,為觀衆開展深入的主題探究活動提供教育資源。
觀察君溫馨提醒:
希望大家
在參與這些活動的同時,
注意做好防護,
開心過節!
責任編輯 鄧清元
來源 浦東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