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不好,真的是糟糕的基金經理這個職業。
當市場好的時候,就是各種崇拜,什麼樣的後備會出來。當市場下跌時,基金的淨值出現較動,開始各種責罵,什麼難聽的話都出來了。
今天老馬就梳了幾下,今年更多的是甩掉了坦克基金經理,都姓"李"(老馬上事就好了),看看基金的淨值波動這鍋是不是由他們來背。
1、中國投資瑞銀國家安全——李軒

李軒,素有"車幹兄弟"之稱,2015年開始管理這隻基金,累計回報率隻有3%,說實話五年來做一家銀行經常超過3%的回報率,難怪我們的投資者會有這麼大的怨恨。該基金今年迄今上漲了-22.32%,幾乎是底部。
這與過去五年整個軍工行業的表現有關,軍工指數上漲-4.38%,滬深300同期上漲62.30%,更不用說食品飲料行業了,其中上個季度出現了大幅回調,漲幅仍為333.13%。
如此糟糕的表現與行業的繁榮無關。但作為基金經理肯定是罪魁禍首,因為像這隻基金一樣,不是普通股票基金,而是部分股混合基金,基金經理可以調劑,至少可以減少持倉操作。但李軒沒有,由于管理層一直保持着90%以上的持倉操作,前十大重貨集中度在80%左右,作風過于激進。
不過,縱觀目前軍工的分工點,也是一個更合理的估值。手裡拿着軍費的朋友會堅持認為六月會更好。
2、華夏中國證券5G通信主題ETF- 李軍
華夏基金現在是ETF的上司者,李軍是華夏衆多指數基金經理之一。
華夏中國證券5G基金今年迄今已上漲-17.37%。
僅從這一點來看,噴基金經理李軍,确實是錯的。因為他管理指數基金,日常工作就是跟蹤指數好,行業上漲,指數會上漲,水會上漲,指數基金也有不錯的回報。但随着行業萎靡不振,指數基金的淨資産波動更大。像5G一樣,它已經超過了行業的标記,即使整個行業低估了該地區,也很難突破。
這是指數基金的特征,不是經理人的運作,而是行業的趨勢。另一隻由李軍管理的基金華夏中國證券生物技術主題ETF,今年3月4日才成立,兩個月漲幅達20.85%,可以說李軍管理能力突出。
不,這是行業的風向問題,制藥行業在經曆了多年的一波調整後正在反彈。不僅李軍和醫藥行業的主動管理基金一樣,居倫的中歐醫療和趙薇的工銀瑞士信貸前沿醫療也有很好的回報。
是以對于指數基金經理不去罵,面對行業調掊,他也束手無策。
3、富國科技創新——李元波
李元波今年的争議實在是不小的,管理着幾個基金,富國科技創新、富國高新技術産業等淨值的淨波動在15%左右,也沒有調整倉位,堅定了自己的選股風格。
說實話,真的不需要李元波。首先,李元波過去22%的年化收益率,這是能力的反映,這是不接受反駁的。其次,李元波并不是不調整倉位,說自己不轉倉真的不了解他,李元波是威廉·奧尼爾的投資風格,是做趨勢,看他的周轉率就會知道。
基金近期業績因素很多,目前整個科技闆塊的表現低迷,市場現在被機構持有集團股和周期性股的博弈、科技等。我也有李元博管理的富國高科技産業,今年的表現也恰逢其時,上漲-6.68%,這支基金更能代表李元博的特點,倉位非常分散。
對于李元波來說還是比較有信心的,特别是對于科技行業來說,這是一條長期的軌道,也應該是延長投資周期,而不是用兩個月的時間來衡量基金經理的水準,看好一個行業,認可基金經理,要給予足夠的信任和耐心。
4、銀華中小型闆材選擇-李曉星
說實話,就連李小星都躺在槍上,尤其出乎意料。李小星已經連續五年擔任金牛座基金經理,到目前為止,隻有三位基金經理連續五年獲得此殊榮,除了李曉星之外,還有兩位是BoFK優勢産業何帥和民生加拿大銀行戰略選擇孫偉。金牛座獎是行業的最高榮譽,是專業機構認可的,是以一個基金經理也想被吐出來,而且不像Noonan的菜,也是錯頭。
李曉星其實整體作風還是溫和的,"不貪得赢"是他一直在貫徹的理念,近年來在位上加大了科技闆塊的比重,今年的表現并不理想,也與科技闆塊的低迷有關。同樣,對于科技來說,長期看好,畢竟是未來的打仗還是技術。
還有李姓基金經理,如上海投資摩根基金的李德輝、寶英基金的李金,他們今年的業績有一些起伏,但總體上還是優秀、值得信賴的基金經理。
最後總結一下,基礎還是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在市場震蕩的時候,還要冷靜下來,不要總是盯着兩三個月的表現,意義不大。否則,即使它是一隻好基金,你也不能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