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津南區的小站大米已經大面積收割,因為大米穗在收獲前已經風幹,是以後殼的正宗小站大米已經被帶到了衆多市民的餐桌上。

10月23日,記者在津南區綠化生态屏障鹽水灣數千畝稻田中,幾台現代化收割機正在咆哮水稻收割。收獲後,大米在收割機中造粒,黃金大米"吐"到旁邊的卡車上。這些大米将被送到小站鎮的一家大米加工廠進行脫殼。
記者在農民袁玉秋家的稻田小屋裡看到,這裡裝滿了剛從小站帶回來的新大米,不少市民和遊客圍着一袋大米在旁邊買。
王先生從城裡來,和妻子一起來到鹹水灣。"今天是周末,我和老搭檔來這裡享受水稻豐收,順便買了一些新大米。說完,王先生買了兩袋5元一斤長粒的小站米,然後沖進了車裡。
劉女士是專門來這裡買大米的,她告訴記者:"我是這裡的老顧客,去年大米收割後,我在這裡買了幾袋,感覺味道特别好,是以今年又來了。"
鹹水灣共有1000多畝稻田,元玉秋承包300餘畝。他告訴記者,每英畝稻田可以收獲1000多磅大米,殼可以剩下700磅左右的大米。換句話說,他的家人今年将能夠生産約21萬磅的大米。從22日開始,他開始在小屋旁邊賣大米,在短短兩天内賣出了大約3萬磅。買家包括附近的居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許多城市顧客。
記者在現場看到,鹹水灣上千英畝的稻田在其他種植者中,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購買大米。
據了解,在津南區小站鎮、北墅口鎮等小站稻産區,鮮米也已開始銷售。
據天津優質小站水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強介紹,公司小站水稻種植基地共有1200畝稻田,因為等待收割機,是以23日開始收割,預計新鮮的"大荔"牌小站大米将于11月初上旬上供大衆餐桌。(記者張家民、記者張偉)
來源:金雲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聯系郵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