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樓高三層,整體建築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多元豐富的建築形式和地理位置,讓它有一種獨特的居住感受和别樣的地域情節。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樓高三層,整體建築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多元豐富的建築形式和地理位置,讓它有一種獨特的居住感受和别樣的地域情節。

民宿公區配套有咖啡吧、餐廳、多功能影音區等。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樓高三層,整體建築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多元豐富的建築形式和地理位置,讓它有一種獨特的居住感受和别樣的地域情節。

民宿公區配套有咖啡吧、餐廳、多功能影音區等。

設有“雲上”、“月下”、“山外”、“畫裡”,四種各具特色的房型,共12間客房。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樓高三層,整體建築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多元豐富的建築形式和地理位置,讓它有一種獨特的居住感受和别樣的地域情節。

民宿公區配套有咖啡吧、餐廳、多功能影音區等。

設有“雲上”、“月下”、“山外”、“畫裡”,四種各具特色的房型,共12間客房。

每一間都擁有全景落地窗和露台,讓你全方位無遮擋享受天光雲影般極緻浪漫的江景。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樓高三層,整體建築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多元豐富的建築形式和地理位置,讓它有一種獨特的居住感受和别樣的地域情節。

民宿公區配套有咖啡吧、餐廳、多功能影音區等。

設有“雲上”、“月下”、“山外”、“畫裡”,四種各具特色的房型,共12間客房。

每一間都擁有全景落地窗和露台,讓你全方位無遮擋享受天光雲影般極緻浪漫的江景。

而且客房均配有高星級标準的床墊和床品,高端衛浴系統及英國品牌的客用品,洗護用品選用的是台灣著名品牌茶籽堂禮盒和定制洗漱包等,不僅細心考慮到用品的實用性,更考慮到客人的舒适感。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樓高三層,整體建築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多元豐富的建築形式和地理位置,讓它有一種獨特的居住感受和别樣的地域情節。

民宿公區配套有咖啡吧、餐廳、多功能影音區等。

設有“雲上”、“月下”、“山外”、“畫裡”,四種各具特色的房型,共12間客房。

每一間都擁有全景落地窗和露台,讓你全方位無遮擋享受天光雲影般極緻浪漫的江景。

而且客房均配有高星級标準的床墊和床品,高端衛浴系統及英國品牌的客用品,洗護用品選用的是台灣著名品牌茶籽堂禮盒和定制洗漱包等,不僅細心考慮到用品的實用性,更考慮到客人的舒适感。

店主還堅持為客人提供有品質的生活,精心挑選各樣的茶具和茶葉,并且還為每位客人免費提供舒适的布鞋,友善他們遊街串巷,探尋村裡村外純淨、質樸的味道。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樓高三層,整體建築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多元豐富的建築形式和地理位置,讓它有一種獨特的居住感受和别樣的地域情節。

民宿公區配套有咖啡吧、餐廳、多功能影音區等。

設有“雲上”、“月下”、“山外”、“畫裡”,四種各具特色的房型,共12間客房。

每一間都擁有全景落地窗和露台,讓你全方位無遮擋享受天光雲影般極緻浪漫的江景。

而且客房均配有高星級标準的床墊和床品,高端衛浴系統及英國品牌的客用品,洗護用品選用的是台灣著名品牌茶籽堂禮盒和定制洗漱包等,不僅細心考慮到用品的實用性,更考慮到客人的舒适感。

店主還堅持為客人提供有品質的生活,精心挑選各樣的茶具和茶葉,并且還為每位客人免費提供舒适的布鞋,友善他們遊街串巷,探尋村裡村外純淨、質樸的味道。

位址:浙江省麗水市碧湖鎮堰頭村85号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樓高三層,整體建築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多元豐富的建築形式和地理位置,讓它有一種獨特的居住感受和别樣的地域情節。

民宿公區配套有咖啡吧、餐廳、多功能影音區等。

設有“雲上”、“月下”、“山外”、“畫裡”,四種各具特色的房型,共12間客房。

每一間都擁有全景落地窗和露台,讓你全方位無遮擋享受天光雲影般極緻浪漫的江景。

而且客房均配有高星級标準的床墊和床品,高端衛浴系統及英國品牌的客用品,洗護用品選用的是台灣著名品牌茶籽堂禮盒和定制洗漱包等,不僅細心考慮到用品的實用性,更考慮到客人的舒适感。

店主還堅持為客人提供有品質的生活,精心挑選各樣的茶具和茶葉,并且還為每位客人免費提供舒适的布鞋,友善他們遊街串巷,探尋村裡村外純淨、質樸的味道。

位址:浙江省麗水市碧湖鎮堰頭村85号

隐居畫鄉深藏麗水古堰畫鄉,這裡一年365天幾乎零霧霾天,在這裡可以肆意呼吸,這裡随處可見手執畫筆、分散在各個角落寫生的美院學子。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樓高三層,整體建築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多元豐富的建築形式和地理位置,讓它有一種獨特的居住感受和别樣的地域情節。

民宿公區配套有咖啡吧、餐廳、多功能影音區等。

設有“雲上”、“月下”、“山外”、“畫裡”,四種各具特色的房型,共12間客房。

每一間都擁有全景落地窗和露台,讓你全方位無遮擋享受天光雲影般極緻浪漫的江景。

而且客房均配有高星級标準的床墊和床品,高端衛浴系統及英國品牌的客用品,洗護用品選用的是台灣著名品牌茶籽堂禮盒和定制洗漱包等,不僅細心考慮到用品的實用性,更考慮到客人的舒适感。

店主還堅持為客人提供有品質的生活,精心挑選各樣的茶具和茶葉,并且還為每位客人免費提供舒适的布鞋,友善他們遊街串巷,探尋村裡村外純淨、質樸的味道。

位址:浙江省麗水市碧湖鎮堰頭村85号

隐居畫鄉深藏麗水古堰畫鄉,這裡一年365天幾乎零霧霾天,在這裡可以肆意呼吸,這裡随處可見手執畫筆、分散在各個角落寫生的美院學子。

整間酒店更像是個生活美學研究所。公共空間内陳列講究的各類生活美器和服飾,每一 件器物均是世界各地藝術家、設計師用心手作,看中能買走。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時段與季節 ,隐居畫鄉還準備了各種活動,如放孔明燈、電影放映、親子互動遊戲、西點烘培和石頭畫工作坊等等。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麗水蓮都又上熱搜!這裡罕見現螢火蟲星海,更有秀美景觀古堰畫鄉西溪古村沙溪村一默家麗水駐85民宿隐居畫鄉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樓高三層,整體建築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多元豐富的建築形式和地理位置,讓它有一種獨特的居住感受和别樣的地域情節。

民宿公區配套有咖啡吧、餐廳、多功能影音區等。

設有“雲上”、“月下”、“山外”、“畫裡”,四種各具特色的房型,共12間客房。

每一間都擁有全景落地窗和露台,讓你全方位無遮擋享受天光雲影般極緻浪漫的江景。

而且客房均配有高星級标準的床墊和床品,高端衛浴系統及英國品牌的客用品,洗護用品選用的是台灣著名品牌茶籽堂禮盒和定制洗漱包等,不僅細心考慮到用品的實用性,更考慮到客人的舒适感。

店主還堅持為客人提供有品質的生活,精心挑選各樣的茶具和茶葉,并且還為每位客人免費提供舒适的布鞋,友善他們遊街串巷,探尋村裡村外純淨、質樸的味道。

位址:浙江省麗水市碧湖鎮堰頭村85号

隐居畫鄉深藏麗水古堰畫鄉,這裡一年365天幾乎零霧霾天,在這裡可以肆意呼吸,這裡随處可見手執畫筆、分散在各個角落寫生的美院學子。

整間酒店更像是個生活美學研究所。公共空間内陳列講究的各類生活美器和服飾,每一 件器物均是世界各地藝術家、設計師用心手作,看中能買走。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時段與季節 ,隐居畫鄉還準備了各種活動,如放孔明燈、電影放映、親子互動遊戲、西點烘培和石頭畫工作坊等等。

散落在院落的16間客房幾乎做到了每間有景,或共享一處庭院, 房間設計去繁從簡,講究一個“雅”字。褐色木闆鋪牆,做舊的石頭既被打造成迷你吧台台面,也被設計成前衛的洗手台。兩面巨大的鏡子被嵌進圓形銅框,用粗麻繩懸挂于牆面。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樓高三層,整體建築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多元豐富的建築形式和地理位置,讓它有一種獨特的居住感受和别樣的地域情節。

民宿公區配套有咖啡吧、餐廳、多功能影音區等。

設有“雲上”、“月下”、“山外”、“畫裡”,四種各具特色的房型,共12間客房。

每一間都擁有全景落地窗和露台,讓你全方位無遮擋享受天光雲影般極緻浪漫的江景。

而且客房均配有高星級标準的床墊和床品,高端衛浴系統及英國品牌的客用品,洗護用品選用的是台灣著名品牌茶籽堂禮盒和定制洗漱包等,不僅細心考慮到用品的實用性,更考慮到客人的舒适感。

店主還堅持為客人提供有品質的生活,精心挑選各樣的茶具和茶葉,并且還為每位客人免費提供舒适的布鞋,友善他們遊街串巷,探尋村裡村外純淨、質樸的味道。

位址:浙江省麗水市碧湖鎮堰頭村85号

隐居畫鄉深藏麗水古堰畫鄉,這裡一年365天幾乎零霧霾天,在這裡可以肆意呼吸,這裡随處可見手執畫筆、分散在各個角落寫生的美院學子。

整間酒店更像是個生活美學研究所。公共空間内陳列講究的各類生活美器和服飾,每一 件器物均是世界各地藝術家、設計師用心手作,看中能買走。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時段與季節 ,隐居畫鄉還準備了各種活動,如放孔明燈、電影放映、親子互動遊戲、西點烘培和石頭畫工作坊等等。

散落在院落的16間客房幾乎做到了每間有景,或共享一處庭院, 房間設計去繁從簡,講究一個“雅”字。褐色木闆鋪牆,做舊的石頭既被打造成迷你吧台台面,也被設計成前衛的洗手台。兩面巨大的鏡子被嵌進圓形銅框,用粗麻繩懸挂于牆面。

位址:浙江省蓮都區大港頭鎮大港頭港和路3号

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裡生活着數百萬隻螢火蟲,每年的3-4月份,滿園的螢火蟲形成了一片“星”海,壯觀的畫面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九龍濕地的螢火蟲在全國範圍内出現較早,從3月中下旬開始,就陸續看到“螢螢星光”,猶如星海。

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出現

4月10日前後進入盛期

估計4月15日前有進入盛末期

4月20日前後進入終止期

視訊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九龍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瓯江中遊的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是浙江省唯一一處連片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河流濕地,也是“八百裡瓯江”最具原生态風貌的獨特江域濕地生态系統。公園總面積約16.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5.96平方公裡,占總面積的35.35%,是一座集野生螢火蟲自然繁育,螢火蟲觀賞、打卡于一體的螢火蟲最佳觀賞地。

日落後,夜色漸暗,草叢之中,成千上萬的瑩瑩光點如天上的星芒閃爍。

3月29日—4月30日,探秘·真實的大自然——浙江麗水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屆賞螢季活動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活動由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麗水市蓮都區委、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政府承辦。螢火·市集、自然·音樂、研學、露營、趣味定向賽······這個春天,将在這裡舉辦最浪漫的活動。

【螢火·市集】3月29日-4月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

【螢火·研學】3月29日、4月3日-4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

【螢火·露營】4月3日-5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的曆小苑草坪。

【螢火·攝影】時間3月29日-4月30日;地點:九龍國家濕地公園範圍内拍攝作品。

螢火市集設在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入口處,在市集上,有碧湖豆腐包、眉毛酥、泡豆腐等地方特色小食,各種原生态周邊農戶種植的特色農産品,此外還有很多螢火蟲周邊,像螢火蟲抱枕、明信片、鑰匙扣、冰箱貼、各類手作文創也很有意思,動手能力強的粉絲們可以繪制一幅螢火蟲畫作或羊毛氈。

"12個最佳觀賞拍攝點"

1.龍鳳灣(北)

2.龍鳳灣(南)

3.尋螢浮橋(橋頭)

4.尋螢浮橋(中間)

5.尋螢浮橋(小水壩)

6.生态綠道(中間段)

7.植物園

8.清水準台

9.廊橋下

10.平福橋(中間段)

11.一号門進去棧道到頭

12.遊客中心大門往左路上竹林

如果你厭倦了烏鎮、西塘的遊客紮堆,不妨到麗水享一份清靜,追求一番山鄉野趣人無,九龍國家濕地公園内九片泛洪濕地呈串珠狀分布,與濕地長廊中的大片楓楊林形成獨特的“水上森林”奇觀。河流-灘塗-沼澤一森林,應有盡有,還有數萬隻螢火蟲在黑夜中翩翩起舞,勝過星辰。

本屆賞螢季不需要任何費用,需預約才可入園賞螢。

"蓮都自駕遊"

古堰畫鄉分為兩塊,古堰和畫鄉,當中以瓯江相連,可以搭乘擺渡船往返。古堰更多的是自然風光與曆史文化的相融合。而畫鄉則多了些許人文,各有特色。從大港頭鎮踏着青石闆路進入,路面高低不平,似乎在營造一種複古的氛圍,但這樣一來,路可變得沒那麼好走,千萬别穿高跟鞋,那絕對是在挑戰你的平衡。

在古堰畫鄉,随處可見那千年樟樹,在這古村落裡盡情舒展,巨大的樹幹得好幾個壯漢,才能将其團團圍住。樹下原居民三三兩兩的聊着天,甚是悠閑。碼頭的左側便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老街,不要急着往這裡走,先坐船去古堰逛上一圈,不然保你走上幾圈冤枉路。

古街并不長,但是卻充滿了藝術創作的靈性,山水與人文的荟萃吸引了不少畫家來這裡開工作室,也吸引了很多畫院學生、攝影家來此采風。

穿過小橋流水人家,來到通濟堰大壩,眼前是一片壯觀的景象,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壩橫跨在瓯江上,至今還發揮着它的作用,他堪稱為“活着的國寶”,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水利史上,能與這項偉大的工程齊名的,估計也隻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都江堰能與之相提并論了。

古堰畫鄉便是一處如仙境般的地方,身處于大自然的懷抱當中,有非常原始氣息的建築風格。

燈影搖曳,小橋、老街、古宅、古堰、古樟……都被燈光點亮,光影流動,驚豔了時光和過往的人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畫鄉的夜,有星空、草地、音樂、啤酒……能滿足你對浪漫夜晚的所有幻想。

西溪古村落,位于蓮都區雅溪鎮,地處麗水東北方的深山之中,一個隐世而居的古樸村落

西溪村素有“耕讀傳家、文化興村、以德治村”的優良傳統,故譽為“千年西溪”。這裡的西溪,山水環繞,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有着原生态淳樸的生活方式。

西溪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間,山環水繞,景色秀麗,迄今1200多年的曆史。村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古時西溪,農商興盛,是蓮都區西北角主要農貿集散地。

據介紹,宣德年間李舒率族人遷移至此,以耕讀傳家,是為西溪之始祖。朱氏來源于江西婺源,南宋建炎二年定居于此。如今,古村裡的居民大多姓李、朱。

初到西溪的人,會感到驚豔。第一眼,便可看到西溪古村的通京古道,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街兩側,布滿了明清時期建築,古街清靜而優雅,平時少有人去,屬于藏在深閨無人識的絕世奇觀。

古村落裡如今迄今遺存有清、民國時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鋪貨棧、禅院遺址、山門、古井等,從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條狹長的曆史文化街區。主要傳統建築有“南極星輝”民居、長發其祥、與德為鄰等14處民居。另外還有高樓井、李氏宗祠、鶴山禅院、積善庵、文昌閣、觀音橋、明覺寺等。

慢慢步入古街之中,與古建築們擦肩而過,甯靜而古美的感覺,油然而生。西溪古村淳樸的村民們,還建立了西溪記憶館,這裡承載了千年西溪的記憶。進入,可以看到整個村落千年時光、曆史的人文痕迹。

另外,西溪村落,還保持着獨特的紅色文化。追溯過往,西溪村民積極投身于紅軍起義和抗日戰争,為西溪赢得“紅色西溪”的美譽。

老竹鎮沙溪村位于麗水市區西北部旁邊就是國家級4a景區東西岩。沙溪村是浙江省畲族最為集聚的地區,這裡也是一個文化大村,時常會傳來畲族百姓悠長的歌聲和歡快的笑聲。品畲家果、嘗畲家菜、吃畲家飯、喝畲家酒、聽畲族山歌、看畲族舞踏、山哈大席、畲族十大碗、畲族風情特色表演更是受到慕名而來的海内外遊客高度認可,成為這裡不可或缺的一大吸引亮點。

走進沙溪村的牌坊,便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畲寮星羅棋布、錯落有緻。村中的畲寮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國,有的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均為土木結構。即使是近年新蓋的鋼混結構小洋樓,也同樣富有畲族特色,其中還有的成為了充滿特色的民宿。

沙溪畲族風俗多,自然節日也多,最盛大的節日莫過于“三月三”。“三月三”節日活動有傳統的三公主迎親、婚嫁表演、畲歌對唱、畲族舞蹈等,近年還新增了具有畲族特色的竹竿舞、穩凳、抄杠、蹴石磉以及打草鞋、織彩帶、打糍粑等諸多畲家風情體驗活動。

沙溪畲民日常以粗糧為主,豆制品和筍制品是畲民常年不斷的主要食品。畲民喜吃熱菜,愛吃辣,畲諺雲:“辣椒當油炒,地瓜吃到老。”每逢節日,畲民必定要制作特色小點心,如春節吃麻糍,二月二吃芥菜飯,三月三吃烏飯,端午吃糯粽、紅蛋等。住在沙溪,好客的畲家人喜歡用家釀的紅粬酒招待客人,席間還有好聽的《勸酒歌》。一邊飲酒,一邊對歌,其樂融融。

沙溪的畲家民宿,也是村中的一大特色,無論哪一家民宿,隻要你踏進去,就像是踏進了一個精緻的畲族博物館,民宿裡頭大到裝修,小到布置,都彌漫着濃郁的畲族風情,在民宿的小院和房間裡,都會挂着和擺放着畲族的器具和飾品。

牆上充滿了畲族特色的彩繪。沙溪村有畲家山歌傳承人10餘人,畲家彩帶傳承人5人,“新沙溪之夜”“山哈大席”“三公主迎賓”等文化品牌,不僅展示了畲族傳統文化,更是展示了現代畲家人的風采。

"睡在畫鄉裡"

一默,原本是位老師,一個重點高中的資深國文老師,本來可以捧着這個鐵飯碗一路走下去,可是她偏偏做上了泥巴的夢,一默辭職開了一個制陶工作室,再之後,她來到了蓮都區大港頭鎮古堰畫鄉繼續她的陶瓷夢,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古鎮上,在她的拉坯的旋律中,她聽到了“民宿”的樂章。那種在古宅老屋裡的複古派的住宿空間,頭枕着瓯江的波濤,在充滿了詩意和創意的細節裡,做着美麗的尋古探幽之夢。

于是就先後有了瓯江邊的兩家民宿,渡南路4号的濯泥山房和江濱路105号的一默家。前者隻有兩間屋子,即大床房和大炕房;後者則擁有兩間标間、三間單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套間的八間屋。

一默将原來的兩層半中間橫穿走廊的老式房間改造成8個江景房,每個房間都有臨江的大窗戶和漂窗,房間最小的25平方米,最大的50平方米。

風格融會了新中式和北歐家居設計的元素,房間寬敞明亮,簡潔大氣。八個房間以《詩經》裡的植物命名,分别是:綠苔、粉桃、黃芩、蓼藍、白萍、丹荑、青艾和紫雲英。

民宿對面老房子“雅集”是“一默家”民宿配套的公共空間。一默經常邀請手藝人和藝術家在這裡舉行國樂雅集和各種體驗活動,如“風起古堰”國樂文化傳播項目的各期活動。

民宿外觀整體呈白色,共有兩棟沿江小樓和一棟老屋所組成。

樓高三層,整體建築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多元豐富的建築形式和地理位置,讓它有一種獨特的居住感受和别樣的地域情節。

民宿公區配套有咖啡吧、餐廳、多功能影音區等。

設有“雲上”、“月下”、“山外”、“畫裡”,四種各具特色的房型,共12間客房。

每一間都擁有全景落地窗和露台,讓你全方位無遮擋享受天光雲影般極緻浪漫的江景。

而且客房均配有高星級标準的床墊和床品,高端衛浴系統及英國品牌的客用品,洗護用品選用的是台灣著名品牌茶籽堂禮盒和定制洗漱包等,不僅細心考慮到用品的實用性,更考慮到客人的舒适感。

店主還堅持為客人提供有品質的生活,精心挑選各樣的茶具和茶葉,并且還為每位客人免費提供舒适的布鞋,友善他們遊街串巷,探尋村裡村外純淨、質樸的味道。

位址:浙江省麗水市碧湖鎮堰頭村85号

隐居畫鄉深藏麗水古堰畫鄉,這裡一年365天幾乎零霧霾天,在這裡可以肆意呼吸,這裡随處可見手執畫筆、分散在各個角落寫生的美院學子。

整間酒店更像是個生活美學研究所。公共空間内陳列講究的各類生活美器和服飾,每一 件器物均是世界各地藝術家、設計師用心手作,看中能買走。除此之外在不同的時段與季節 ,隐居畫鄉還準備了各種活動,如放孔明燈、電影放映、親子互動遊戲、西點烘培和石頭畫工作坊等等。

散落在院落的16間客房幾乎做到了每間有景,或共享一處庭院, 房間設計去繁從簡,講究一個“雅”字。褐色木闆鋪牆,做舊的石頭既被打造成迷你吧台台面,也被設計成前衛的洗手台。兩面巨大的鏡子被嵌進圓形銅框,用粗麻繩懸挂于牆面。

位址:浙江省蓮都區大港頭鎮大港頭港和路3号

圖文内容編輯整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