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在這短短的二十年裡,中國搖滾興起、輝煌、沒落,就像一顆流星劃破黑暗的夜空,讓人既驚歎它的絢爛,又惋惜它的墜落。

其中,有幾位才華橫溢的搖滾巨星,雖然現在幾乎都退隐了,但他們在巅峰時期的輝煌,對當時及後來華語樂壇的發展,都産生了莫大的影響。因為他們的搖滾夠“硬氣”,人們稱他們為天才,殊不知他們也是在家中長輩引導下,才種下了音樂的種子。
何勇
何勇在舞台上一直以不羁、瘋狂、活潑的朋克少年形象示人,可以說是個标準的“搖滾老炮”,但何勇的父親——我國著名三弦演奏家何玉生,卻經常手持三弦、身穿長袍,端莊穩重地出現在公衆面前,讓觀衆以為他們該是“水火不容”的一對父子。
其實不然。何玉生雖然專攻民族樂器,業餘時也玩點西洋音樂,并且很有造詣。他号稱是中國第一個彈電吉他的人,對毛阿敏、那英、孫楠等著名流行歌手都有指點之恩。
何勇對搖滾樂的熱愛和靈感,自然很大一部分是來自父親的熏陶。他在代表作《鐘鼓樓》的前奏裡,就加入了沉靜的三弦,與後半部分孤獨彷徨的嘶吼産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民族樂器與西洋搖滾的完美融合,何老爺子功不可沒。
崔健
崔健堪稱我國搖滾樂的開山鼻祖,是對社會産生全方位影響的搖滾第一人。早在1986年,崔健就在北京工體演唱了一無所有,宣告了中國搖滾樂的誕生。
那個年代,中國剛剛開放,百廢待興。有條件接觸、學習音樂的很多都是北京的大院子弟,崔健當然也不例外。他出身于一個典型的音樂人家庭,父親崔雄濟是個專業的小号演奏者,母親張順化是北韓族舞蹈團的成員。
對崔健影響最大的,應該是他的父親崔雄濟。1975年,年僅14歲的崔健已經開始學習吹小号了。當然是父親親自指導。後來在專門從事音樂行業以後,崔健在北京的每場演出,觀衆席裡幾乎都能看見崔雄濟的身影。兒子的音樂作品,崔雄濟也會不時點評一下。聽到兒子音樂裡揮之不去的小号元素,父親應該會欣慰地笑吧。
窦唯
在這個搖滾沒落的時代,窦唯可能是現在老一輩搖滾藝術家裡擁趸最多的了。年輕時的窦唯就有一股不食人間煙火的出塵氣質,現在人到中年,更是仙風道骨,被歌迷戲稱為窦仙兒。
1994年的香港紅磡“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上。窦唯為何勇的《鐘鼓樓》伴奏,橫笛吹響,窦唯低垂的眉眼,幹淨清冷的氣質,成為一代人的時代記憶。
和崔健一樣,窦唯的笛子也是學自父親。他的父親是國樂演奏家,母親雖然是勞工,但也是工廠裡的文藝骨幹,唱歌是一把好手。
在這樣的家庭裡耳濡目染,窦唯自小就表現出了對音樂的天分,六歲時就能登台演奏笛子,十六歲就走上了自己搞音樂的道路。搖滾半輩子,近年真的“成仙兒”的窦唯開始出純音樂,其中若幹民族樂器的合奏,想必就是窦唯的童年記憶。
雖然現在搖滾沒落了,那些憤怒的嘶吼卻仍然能在長夜裡給我們力量,指引我們前進。感謝那一輩的開拓者,留下了永遠的慰藉。唯一令人感到遺憾與可惜的是,如今“硬氣”的作品,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