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鈞甯 馬拉松裡讀懂人生

張鈞甯 馬拉松裡讀懂人生

《如懿傳》劇照

張鈞甯 馬拉松裡讀懂人生

《武媚娘傳奇》劇照

張鈞甯 馬拉松裡讀懂人生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劇照

張鈞甯 馬拉松裡讀懂人生
張鈞甯 馬拉松裡讀懂人生
張鈞甯 馬拉松裡讀懂人生
張鈞甯 馬拉松裡讀懂人生

運動細胞超級好的張鈞甯,拍照最愛蹦蹦蹦。

張鈞甯 馬拉松裡讀懂人生

參加馬拉松,讓張鈞甯懂得了不少人生的道理。

經曆了開播初期的收視低迷,《如懿傳》在中後期迎來了口碑的逆轉,播放量已突破130億。劇中張鈞甯飾演的珂裡葉特·海蘭從早期受盡欺辱、不得寵的常在,成長為周迅飾演的如懿登上後位的堅實助力。而張鈞甯也将與周迅的這份友情延續到戲外,更直言“愛的就是迅姐”。

雖然這幾年,在《武媚娘傳奇》《大軍師司馬懿》中都能看到張鈞甯的身影,但這個來自台灣的女孩,曾在30歲來臨前,經曆過低谷,甚至是恐懼,她以為“女演員過了30歲就完了”。

而采訪的當天,張鈞甯剛剛過完自己36歲的生日,完美度過了焦慮期後,如今“随緣”“順其自然”成了她對待事業和感情的選擇标準。

《如懿傳》

最愛的就是迅姐

《如懿傳》剛開播時,有網友翻出了一個很久以前的采訪,視訊裡張鈞甯被問及是不是什麼戲都敢演?如果演同性愛情,最希望對手戲演員是誰?彼時,張鈞甯毫不猶豫地抛出一個回答:周迅。而在《如懿傳》中,張鈞甯飾演的珂裡葉特·海蘭從始至終對周迅飾演的如懿忠心耿耿,甚至對自己的兒子都沒有那麼的愛,她開玩笑說:“這部戲,我最愛的就是迅姐。”

回憶起最初見到周迅的畫面,張鈞甯依舊有點小雀躍。“那是開機前演員們的一次大聚會,她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直爽。當時我們兩個是挨着坐的,聊着聊着就牽起了手,導演看到後說:你們倆現在的狀态,就很像如懿跟海蘭。”那頓飯吃了很久,大家還一起點了蠟燭,很快就熟絡起來。“迅姐知道我喜歡蠟燭後,還給了我一些她喜歡的味道。”就算到現在,倆人依然經常交換禮物。“她給我用來健身的東西,我給她保養品、防曬品。”

戲中,海蘭為了如懿甘願兩肋插刀,甚至犧牲自己。戲外,張鈞甯也是一個願意為友情付出的人。“我是會為了好友犧牲自己的那種人。其實我和朋友之間的相處更多是随緣,喜歡那種簡單的,沒有壓力的關系,是以不會刻意為了對方做很驚人的事情。但是隻要對方需要,我一定會在身邊。”

a 處女座、a型血、學霸

從2014年播出的電視劇《武媚娘傳奇》,到這兩年的《大軍師司馬懿》《溫暖的弦》《如懿傳》等作品,張鈞甯的演技愈發被觀衆認可。但很多人不知道,她并非科班出身,畢業于台灣中央大學産業經濟研究所法律組碩士班的張鈞甯,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

出生在德國的她,小時候才随家人回到中國台北生活,“我覺得人真的很奇怪,德國不是我的故鄉,我的家人也不在那裡,但畢竟從小在那裡生活過,我大學時曾以為會去德國念書,是以還學了德文。我是覺得人都會在一個對自己有意義的地方尋求一種認同感。”在張鈞甯眼中,德國人做事很嚴謹,做事都抱着實事求是的态度,街道幹淨,給人一種秩序感,這些都是她喜歡和認可的。“這是一種情感,包括我自己後來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多少都會有一點關聯性。”

不過,小時候的張鈞甯很害羞、也很内向,興趣愛好并不多,“我不像我姐姐,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美術。”在學業上,她的數學比較好,原本計劃想去當醫生,但是想到自己怕血,作罷了。

台灣考大學是聯考,成績下來後,她就選了曆史專業。但是隻讀了一年,張鈞甯就決定轉到法律系。“法律需要邏輯很強。我是處女座a型血,一個很有邏輯的人,讀法律對我來說,應該不會很難。但是我也一直沒覺得我很愛法律。”是以,大四時,張鈞甯又選擇了考研。

b 演戲原來沒有标準答案

很多演員被問及最初如何接觸到表演,都喜歡回答“機緣巧合”。而張鈞甯的入行經曆才是真正的“機緣巧合”。

上大學時,某次張鈞甯去台北東區逛街,好心幫助一位工讀生做調查問卷。“因為我對他們的産品并沒有興趣,是以要求對方不要事後再打電話就可以幫忙填問卷。”

後來這個工讀生去了一家演出公司,公司要簽新人他就想起了張鈞甯,推薦了她。“我覺得剛開始拍廣告時,并不算是真正地接觸表演,僅僅隻能算是模特,我曾經有過試鏡四十多次都沒有被選上的經曆。”

但也正是在那段時間,她獲得了出演《流星花園2》中西門秘書的機會。“我記得當時好像是一天500新台币。可拍起來并不順利,總找不到感覺,後來就學着觀察其他演員的表演方式。”也是因為這次演出,張鈞甯開始有意識地培養自己在演戲上的技巧。比如通過閱讀,看小說、影片,練習口條,開發肢體。運動,其實也是從某方面幫助自己了解自己的身體,強化肢體的部分。

大學畢業那年,張鈞甯接演了人生第一部電影《夢遊夏威夷》,當時并沒有完整的劇本,“我記得有一頁上寫着:阿洲看到沙灘上的東西非常吃驚(怎麼吃驚,我還沒想到),于是我們變成了集體創作。”這樣的經曆讓張鈞甯覺得很有趣,以前讀書都是别人給出标準答案,但表演裡沒有正确答案,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做最好的诠釋。而出演完這部電影後,“我發覺,如果表演能給觀衆幾分鐘沉澱和思考,能改變他跟朋友或者伴侶的關系也好。”

新 鮮 問 答

新京報:《如懿傳》裡霍建華也是台灣演員,拍戲之餘有沒有屬于你們的獨特話題?

張鈞甯:戲外,皇上一般喜歡自己一個人呆在角落裡,聊的話題很少,最多的是用零食交流,雖然每一次開始的時候他都會禮貌地拒絕說不吃,但是最後你會發現他還是經不住美食的誘惑,挺可愛的。

新京報:作為處女座a型血,在工作上是個特别追求完美的人嗎?

張鈞甯:二十出頭的時候是,比如真的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态度或者表演方式時,或者因為周圍人的疏忽導緻你沒有辦法把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時,就會很容易沮喪,經常大哭。但是随着年齡的增長,會發現不可能有一件事情是完美的,而且很多時候反而是一些不完美,讓整件事情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新京報:最初到大陸發展,覺得這邊跟台灣演藝圈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張鈞甯:最大的差異是大陸更專業化,因為整體經濟更雄厚、資本更多,是以分工更細緻,大家會在很短的時間内完成一部戲的制作。在台灣和導演會有很多讨論,但是在大陸拍戲的時候,演員就應該具備演員的專業,所有的狀況都需要自己去發揮。導演會在演員狀态不對的時候,做稍微的調整,但是會以演員的創作為一個基本的尊重。也就是說,你沒有機會來這裡練習,你是準備好了來把你的表演貢獻給這部戲的。

新京報:近兩年,有一系列口碑較好的作品,比如《大軍師司馬懿》《如懿傳》,是以自己對選戲有什麼标準嗎?在這些大戲中你基本都是女二,會不會給自己未來制訂一個更高的目标?

張鈞甯:我其實都是保持着一種随緣的心态去謹慎地選擇作品。如果對角色有感覺,甯願花更長時間等待它,也不想隻做短線。隻有自己的作品好,才能走得更長遠。至于角色,每個角色在一部戲裡都是不可或缺的,無論大小,都有其存在價值。我對自己的演藝事業一直追求的是順其自然,隻要看到自己有在進步就很滿足了。

c 30歲來臨前曾感到恐慌

在張鈞甯30歲來臨之前,曾經曆過一段低谷期。為了拿到碩士學位,她休息了一整年。那一年她沒接任何工作,當她再開始工作時,卻發現很多人已經到大陸發展了。

她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因為這一年的停滞期而被遺忘。“可能本身也是接近三十歲大關的時候,對自己的未來有很多的不确定和能力上的不相信。大多數女演員也都會因為年齡受限感到恐慌吧。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女演員過了30歲就完了。”

2010年,是她人生轉折性的一年,她到大陸拍攝的第一部電視劇《天涯織女》播出。同年,她與簽了八年的經紀公司結束了合作,随後将工作重心轉向了大陸。但那時的她,拍戲總是處于一種緊張狀态,“我其實一直都很慢,因為早期沒有受過專業表演訓練,不太知道該如何去演戲,也沒有享受當下的那種感覺。”直到拍攝《天涯織女》時每天都有她的戲,張鈞甯才開始學會不再害怕鏡頭。“到了《武媚娘傳奇》,才真正享受起拍戲。”

張鈞甯感恩于近幾年合作過的每個人,“像波叔、(張)魯一哥,張永新導演,可以讓我在拍攝過程中累積對表演的認識。包括劉松仁老師、鄭佩佩老師都教了我很多。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可複制的,我也有自己的路,在這個旅程當中我遇到了什麼,我學習到什麼對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d 馬拉松帶來的人生哲學

張鈞甯自稱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但演員的養分來自于生活,“生活就是應該慢下來,去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關系裡成長,隻有在這個過程中才能感受到東西,用在未來的表演裡。我一直相信,演員必須是一個對生活真誠和熱愛的人。”

運動和養生是張鈞甯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她常自己煮粥、研究穴位按摩、健身,甚至跑步已經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剛開始跑步,是因為作為演員需要身體能夠負荷工作量,後來和姐姐一起參加馬拉松,慢慢愛上了跑步,現在會堅持每周至少跑三次。”

張鈞甯說跑步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當我開始跑步的時候,突然發現我一點都不了解自己,我原本以為跑步是用腿跑,但其實跑步應該是用後背兩個肩胛的力量。”除此之外,跑步還會給張鈞甯帶來很多人生上的感悟。“現在活得比較輕松,得失心不會那麼重,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表。就像跑步一樣,馬拉松打槍的那一瞬間都跑出去,隻要你能完成就可以了,在過程中不用跟别人比誰快誰慢,為了跟别人比,現在沖得很快,到最後兩公裡沒力氣了,就白跑了,你隻要保持自己的速度,把馬拉松跑完就可以了。”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 人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