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原創首發于今日頭條 茄叔v信:qieshuwx
2018年即将過去,在這一年裡,我們看過許多爛片也看過諸多好片。
對于評判電影的好壞,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标準。
這不,叔最近就看了部,列入個人年度前三的影片——《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目前該片豆瓣評分為8.4分(還在持續增長中)
不能絕對地對所有人說《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是一部好片,但卻可以說它是2018年最具“腔調”的電影。
這種“腔調”主要來自于國際影壇為數不多的兄弟搭檔——科恩兄弟。
科恩兄弟作為專注拍美國“西部片”的導演與編劇,他們從1984年,砸鍋賣鐵花費80萬美元和2個月的時間,拍攝了處女作《血迷宮》出道以來,
三十多年間幾乎橫掃了全球範圍内所有國際電影節。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在威尼斯電影節首度亮相就帶走了最佳劇本獎,該片也被各大影評機構和個人認為:基本已經預定了來年幾座奧斯卡獎杯。
下面叔就帶大家看一看這部名字十分拗口又極具“腔調”的《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影片由六個獨立的小故事組成,雖然看似毫不相幹,但卻有着幾個相同的主題:死亡、西部、人性、出人意料...
如果你是科恩兄弟影迷的話,觀看該片你會感到異常的親切, 因為它集合了科恩兄弟以往作品各類元素《大地驚雷》中的西部狂野,《老無所依》中的世事無常,《謀殺綠腳趾》《逃獄三王》中的黑色幽默,《醉鄉民謠》中的凄涼與憂傷.......
六個故事分别為:
1《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一個喜歡唱歌跳舞的神槍手以一種無敵的姿态一路殺一路唱一路跳,但最終遇上了旗鼓相當的對手的故事;
2《阿爾戈多内斯附近》一個牛仔搶銀行未遂,同一天裡被兩次絞刑的故事;
3《飯票》一個流動劇團的經理和一個沒有四肢的殘障人士“藝術家”之間的故事;
4《黃金谷》一名金礦勘探者,闖入一處世外峽谷,因發現一座金礦而欣喜若狂,又因為随即到來的邪惡侵占勢力面臨人财兩空的故事;
5《受驚女子》一個不情願同哥哥随車隊穿越西部的女人,在面臨哥哥突然暴斃身亡後,無奈求助于車隊領隊時發生的故事;
6《遺體》五位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乘坐同一輛驿馬車前往某處神秘地點的故事。
一個比一個精彩,一個比一個有“腔調”。
借用網友的打油詩總結便是:
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是個二百五; 閻王要你三更死,多活兩秒也要死; 虎落平陽被犬欺,落魄鳳凰不如雞; 殺人之後不補槍,絕對死得硬邦邦; 遇到危險别沖動,否則後悔也沒用; 人生就像坐馬車,該下車時就下車。
篇幅有限,叔這裡就挑兩個來詳細介紹一下:
2《阿爾戈多内斯附近》
一個既無俠氣又無匪氣牛仔站在破敗荒原上,正猶豫要不要去搶劫銀行。
帶着猶豫,他走進了銀行,
相較于外面的破敗,銀行裡卻異常的整潔,裡頭僅有一個看似毫無攻擊性的小老頭。
老頭不知來者是敵是友,就開始了自己的盤道模式(吹b)
正當老頭吹着自己是何等何等的牛逼時,牛仔一臉不屑的拔出了槍:别特麼吹了,我搶劫,把錢拿出來!
趁牛仔拿麻袋裝錢時,老頭偷着跑了出去,他給自己套上了“全副武裝”,
全身上下頂着鍋碗瓢盆,老頭用這種非常之騷的操作把牛仔幹趴下了,原來老頭前面的吹b并非空穴來風。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當牛仔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被騎警吊在了樹上,即将被處決。
牛仔說老頭赢得不夠光彩,自己這樣個死法很憋屈,
而騎警們根本不在乎牛仔的辯護,他們隻關心,牛仔死後馬歸誰。
正當牛仔打算就這樣閉眼算了的時候,一群印第安人從遠處殺了出來,
他們把騎警全部解決,帶走了武器和馬匹,徒留下馬背上一臉懵逼的牛仔聽天由命。
哪有馬兒不吃草,
當馬一步步向前方吃草時,牛仔距離死亡也将愈近。
遠處一隊牛群經過,趕牛人救下了牛仔。
牛仔以為此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可惜他想錯了,沒過多久又一群騎警圍了上來,趕牛人跑了,隻剩下又一臉懵逼的牛仔。
牛仔被冠以偷牛的罪名。
在西部這樣一個武力解決一切問題的地方,縱然你是無辜的,但隻要被旁人認定是罪犯,再多的辯解也都是無意義的。
就這樣,牛仔再次上了絞刑架,他饒有興緻的問其他人:第一次嗎?
在臨刑前,牛仔看到圍觀者中有個衣着光鮮的美少女,
兩人一度含情脈脈的四目相對,
可惜這回沒有奇迹,一個黑袋套上,地闆一撤,牛仔兩眼一抹黑結束了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精彩在于,一切都是那樣的荒誕、那樣的出人意料,但又是那麼的合情合理。
該故事雖然是六個裡面最短的,但它卻是叔認為觀感上最為精彩的一個。
6:《遺體》
落日餘晖下,一輛飛馳的馬車上坐着五名乘客,前面有一個車夫,車頂還有一具屍體。
這五名乘客分别為:法國人、貴婦、捕獸人
和兩名自诩“靈魂收割者”的“賞金獵人”。
這個故事相較于前面五個,基本沒啥劇情故事性,通篇都是五人在馬車上的雲裡霧裡的扯犢子。
你可能會說,那這個無聊的故事應該可以不看了吧,
但叔要告訴你的是,這是該片最值得一看的故事,因為裡頭的包含的東西是整部影片的精華所在。
叔這裡給大家解讀一下:
那兩個自诩“靈魂收割者”的人,其實是死神。
馬車正駛往一處名為:磨根堡的地方,“死神”對面的三名乘客都未曾去過,而他們卻說去過很多次——人也就死一回,凡人在生前自然沒去過
這是輛在未到終點,絕不中途停下的馬車——對應的是時間
故事從日落餘晖開始,到午夜淩晨結束——預示着車上的乘客即将走完一生。
馬車到站後,是一間陰森的旅館,
法國人、貴婦、捕獸人都有些不情願下車,但還是從車上下來了。
旅館門上有兩個團,一邊是“天使”,一邊是“公羊”(撒旦)——對應着,天堂與地獄
站在門前三人面面相觑,貴婦和捕獸人先入,法國人先是一臉凝重遲疑了半晌,而後潇灑戴帽,頭也不回的關門入内。
故事結束。
怎麼說呢,該片最核心的主題是在讨論“死亡”,
自己原因導緻的死亡(作死)——對應1
僥幸逃過多次死亡的(該來的總會來)——對應2
無可奈何的遭人遺棄而死亡(久病床前無孝子)——對應3
因自己過失導緻的死亡——對應4
遇到危險别沖動,否則後悔也沒用(自殺)——對應5
對于所有人有兩件事情是最公平的,一是出生,二是死亡——對應6
死,是我們每個人都是逃不掉的,隻是早死晚死而已,
生而為人,認真過好每一天,活在當下,尋找生命的意義,才是對生命最大的敬畏。
關于《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科恩兄弟除了表達關于死亡的諸多思考外,
他們還夾藏了許多私貨,例如:
自我緻敬,正如叔前面提到的,影片六個故事裡,都能找到科恩兄弟先前作品的影子;
還有一個就是,科恩兄弟有涉嫌給netflix美劇拍預告片的懸疑。
想看更多懸疑電影、愛情電影、倫理電影、婚姻電影、科幻電影的朋友
微信搜尋:qieshuwx
就可以加茄叔為好友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