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來聊一聊貓咪黃疸。
其實黃疸不是一種病,而是一個用來描述高膽紅素血症臨床表現的術語。雖然參考值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認為,血清膽紅素>1mg/dl是異常的,一般情況下膽紅素>3mg/dl才會出現黃疸的臨床症狀。
膽紅素是由血紅蛋白(主要來源)、肌紅蛋白和其他含有卟啉的蛋白質分解而成。脾、肝和骨髓中的單核吞噬系統吞噬受損的紅細胞。紅細胞被分解并釋放出血紅蛋白。血紅蛋白被分解成血紅素和球蛋白,其中,球蛋白轉化為氨基酸,血紅素分解成鐵和原卟啉。原卟啉先轉化為膽綠素,再轉化為膽紅素。
膽紅素從吞噬細胞釋放,附着在運輸蛋白上,通過可飽和的膜運輸系統轉移到肝細胞。一旦進入肝細胞,膽紅素就會與蛋白配體結合,進而防止血液回流。這種膽紅素随後被結合,大部分被排洩到膽汁小管中,很少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一些膽紅素仍然未被結合并進入尿液,但有些則在循環中結合了蛋白質,是以結合和未結合膽紅素都能在循環中被發現。膽汁中的結合膽紅素被排出小腸,細菌将其轉化為尿膽原。幾乎所有的尿膽素原都以甾體蛋白的形式排洩到糞便中,隻有少量被肝髒吸收或排洩到腎髒中。
高膽紅素血症可由膽紅素分泌過多(肝前)、肝攝取/結合受損(肝)或排洩減少(肝後)引起。膽紅素分泌過多最常見的原因是溶血,但也可能發生廣泛的内出血和紅細胞受損破裂。随着血管外溶血,膽紅素産生,但随着血管内溶血,血紅蛋白在循環中自由與結合珠蛋白複合,并在發生血紅蛋白分解時被肝細胞去除。
肝細胞功能減退、灌注不良或攝取或結合缺陷引起的肝細胞功能障礙也可導緻高膽紅素血症和黃疸。這與肝髒的發炎、浸潤性和壞死性疾病有關。
膽紅素排洩減少是由于肝外膽汁流動受損所緻。影響膽囊管、膽囊、膽總管或十二指腸的炎性、傳染性、惡性良性腫瘤性和阻塞性疾病可影響膽汁流動。
前面我們說了,高膽紅素血症可由膽紅素分泌過多(肝前)、肝攝取/結合受損(肝)或排洩減少(肝後)引起。一個一個來看哈:
病史和生活史
病史可以提供與可能接觸藥物或有可能使貓易患膽管炎(如胰腺炎和發炎性腸病)的疾病史相關的資訊。患厭食和黃疸的超重貓很可能患脂肪肝。跳蚤與血貓支原體有關。發燒可能伴有發炎和傳染病。脂肪肝或肝膽惡性良性腫瘤可導緻肝髒腫大。淋巴瘤可能涉及腸道,表現為可觸及的腹部腫塊。化膿性膽管炎、肝炎、胰腺炎和膽道腹膜炎可導緻腹痛。
基本檢查
黃疸患者的初步實驗室評估包括血正常、生化和尿液分析。首先要注意的兩件事:貧血和肝髒問題。如果發現中度至重度貧血,應進行網織紅細胞計數。再生性貧血應注意黃疸的肝前原因。患有慢性疾病和脂肪肝的貓可能會變得中度到重度貧血。患有脂肪肝的貓也會出現微細胞增多症。然而,這些疾病會導緻非再生性貧血。
傳染病監測和寄生蟲測試
如果發現有再生性貧血,應進行貓白血病病毒、貓免疫缺陷病毒和适當的寄生蟲測試。支原體是最常見的嗜血性寄生蟲,可引起嚴重溶血和免疫介導的溶血性貧血。寄生蟲血症可能是間歇性的,是以在貓身上顯示的是一種聚合酶鍊反應,在貓身上,血液塗片上的生物體并不明顯可見。診斷通常是通過血液塗片或組織抽吸物上的有機體識别來完成的。原發性免疫介導溶血性貧血在貓身上很少見,但診斷方法是排除繼發性免疫介導溶血性貧血的原因,尋找血凝或進行coombs試驗。丙酮酸激酶缺乏的貓從很小的時候就反複出現強烈再生性溶血性貧血、黃疸和肝酶升高。亨氏體是紅細胞氧化損傷的結果。少量的亨氏體在貓身上是正常的。在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糖尿病和淋巴瘤的貓身上可以看到更多的海因茨體,但它們對貧血的作用在這些疾病中尚不清楚。苯丙胺酚毒性可導緻貓的亨氏體貧血,但這些貓的黃疸也可能是由肝髒損傷引起的。
肝酶檢測
在評估貧血時,還應評估肝酶。如果沒有肝前成分和堿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γ-谷氨酰轉移酶的升高,則應懷疑肝髒問題。但是,許多其他身體系統的疾病影響肝髒,并可能導緻肝酶升高。肝酶升高有一定的模式,可能提示不同的肝膽疾病。例如,在肝脂變性患者中,随着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正常谷丙轉氨酶(ggt)升高,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p)升高最為顯著。伴有膽管炎時,alt和ggt的升高幅度大于alp。單獨膽紅素升高可見于敗血症繼發的膽汁淤積。膽紅素升高最明顯或最劇烈的是膽道梗阻。
其他診斷方式
評估肝病的其他診斷可能包括膽汁酸、腹部超聲、膽汁細胞學/培養和肝抽吸/活檢。一個大的高回聲肝髒提示脂肪肝。膽管炎時,肝實質的外觀各不相同,但膽囊壁可能增厚。淋巴瘤也可以有一個可變的外觀,但通常是異質性和結節性。原發性肝惡性良性腫瘤可表現為腫塊性病變。膽道惡性良性腫瘤在貓體内可能是囊性的。肝内和肝外膽道樹可評估擴張和梗阻。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年老的貓會有膽管擴張的表現,這是正常生理變化。肝内導管擴張更像是膽道梗阻。膽石症實際上是罕見的,很少引起膽總管阻塞。膽道惡性良性腫瘤、囊腫、炎性組織和狹窄是梗阻的常見原因。很常見的情況是無法确定阻塞源,在這種情況下,診斷和治療病例可能需要手術。可能會發現腹水,并由原發性肝膽疾病引起,如膽管炎、肝炎、肝惡性良性腫瘤和膽道破裂。腹腔積液也可能出現在肝髒以外的一些情況下,這些情況可能導緻黃疸,如發炎性腸病和胰腺炎。超聲是評估其他腹部器官(如腸道、胰腺、淋巴結)狀态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當懷疑有惡性良性腫瘤和肝脂中毒時,進行肝抽吸。膽管炎患者可抽取膽汁進行細胞學和培養。細胞學有助于區分化膿性和淋巴細胞性膽管炎。膽汁培養陽性常見于化膿性膽管炎。當考慮到貓的膽道抽吸物可能因膽道樹破裂和随後的膽汁性腹膜炎而阻塞或膽囊壁異常時,應小心。
肝髒活檢對某些疾病如膽管炎、肝炎、壞死、貓傳染性腹膜炎以及偶爾伴惡性良性腫瘤的确診是必要的。活檢也提供了預後資訊。活檢可以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腹腔鏡檢查或手術。從貓身上擷取tru-cut肝髒活檢時應小心。人們擔心在貓身上使用全自動tru-cut活檢槍。懷疑與膽道上皮接觸會導緻迷走神經刺激、心動過緩、休克和某些情況下的死亡。活檢組織可送出組織學和培養。活檢前應進行正常凝血測試。凝血因子合成不足、不能激活凝血因子以及膽汁淤積導緻的維生素k缺乏可導緻肝髒疾病。是以,活檢前應評估凝血情況。即使正常凝血,也可能發生嚴重出血。
治療既要解決原發性疾病,又要提供支援性護理。支援性護理可能包括液體療法,以糾正液體不足,維持水合作用,糾正電解質和代謝紊亂。
止吐藥用來幫助控制嘔吐。嚴重貧血需要輸血。脂肪肝建議采用腸内營養、氨基酸、抗氧化劑和膽結石藥。抗氧化劑和膽道化合物用于發炎性肝病和肝壞死。溶血性支原體、化膿性膽管炎和敗血症需要抗菌劑。糖皮質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劑)用于免疫抑制,免疫介導的溶血性貧血、淋巴細胞性膽管炎和發炎性腸病。建議對淋巴瘤采用基于chop的方案進行化療。膽道梗阻可能需要手術。可能需要膽道支架或轉移。膽道腹膜炎也需要手術。手術也可用于切除局竈性惡性良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