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煲湯好幾年,從未失手過,這樣煲湯,鮮香美味,營養豐富

首先,廣東煲湯喜歡放各種藥材。生地,熟地,北芪,陳皮,土茯苓,黨參,蟲草,槐花,枸杞,黨參,魚米,雲苓,石斛,玉竹,紅棗,冬麥,桂圓,白果,蜜棗這些中藥材反正在廣東精通煲湯的師奶的小倉庫和收納箱裡基本是必備的還有各種豆子以及一些堅果:眉豆,紅豆,綠豆,扁豆,黃豆,黑豆,黃豆,花生,核桃,南杏仁。在家裡也是常備。反正我媽以上這些材料基本是必備,家裡的儲物室放不下就放到客廳,拿架子擱起來一周最少煲足五日湯。

煲湯好幾年,從未失手過,這樣煲湯,鮮香美味,營養豐富

基本頓頓飯無湯不歡煲湯用的肉類:主要是雞,水鴨,鴿子,龍骨,排骨,豬骨,豬腳,豬尾,鲫魚,羊肉海貨一般有蚝豉,淡菜,響鑼片,瑤柱煲湯時間一般在1小時以上,2小時之内。看情況也會炖湯。其次,說廣東人口味淡,其實是廣東人注重吃食材的本來味道,而非吃辣椒香料味精之類調味料的味道。要吃出食材的本味,必須選上好的、新鮮的主食材搭配上适合的輔料,隻需少許鹽就能調出食物的鮮味、甜味。

煲湯好幾年,從未失手過,這樣煲湯,鮮香美味,營養豐富

加了其他味料就浪費了食材。記得一位退休的酒店行政主廚(粵菜)跟我講過,他去江浙還是上海交流學習,當地廚師把一條貴價新鮮淡水魚炸了,淋上醬汁,很期待得到他的認同,他用筷子挑了一點,說:很好!其實心裡想:把那麼貴的魚炸了,傻子!粵菜處理海鮮河鮮多用清蒸,最考驗廚師技藝,清蒸食客才能最大限度地吃出食材的新鮮度、鮮甜味。本人吃清蒸蝦蟹不沾醬油,本味就很鮮甜。

煲湯好幾年,從未失手過,這樣煲湯,鮮香美味,營養豐富

記得旅遊時與一位英國人讨論魚的做法,她說她吃過最好的魚是在倫敦一家中餐廳,蒸的,非常新鮮,肉質很好,但很貴。我笑而不語,必是粵菜廚師的出品。看紀錄片,新疆還是内蒙的人就愛白水煮羊肉,就地取材,新鮮宰殺的羊,膻味不太重,就無須加味料了。記得我在杭州一連鎖面食店,要求湯餃的湯不要放味精遭拒,煮餃子的小夥子說:你們廣東人愛吃甜吧?

煲湯好幾年,從未失手過,這樣煲湯,鮮香美味,營養豐富

我說:廣東的甜品很好吃,但菜很少是甜的,我們吃食物的本味,推薦你看“尋味順德”。新鮮、上好、适配的食材,少味料,花大量時間精力的烹饪,能吃不出食物的鮮味?我想食物本來的味道就是好味道吧。廣東的湯讓你喝出食物的本味,是以就好喝吧。在家煲湯二十年,從未失手過。為什麼好喝?因為廣東煲湯實在講究。我總結如下:首先,食材是靈魂。廣東的湯最講究一個鮮,鮮從哪裡來?就是食材啊。能活着煲的就不要死的,能現殺的現摘的就不要擱置的。我老媽的選豬骨頭就是要本地土豬,專門找熟人找殺完不久的。你說當天的呢?在廣東沒有當天的概念,隻有活不活的!第二,是搭配。

煲湯好幾年,從未失手過,這樣煲湯,鮮香美味,營養豐富

這塊主要是沿用了長輩和傳統的食材搭配精髓了。哪些食材跟哪些食材搭配一起煲出來味更美呢?!比如我們家喜歡涼瓜排骨湯,這個湯要加黃豆,還有黑豆排骨湯,這個湯要加點生地,還有蓮藕煲豬尾,這個湯要加點新鮮的八爪魚幹。這些基本是标配,加其他味道就不一樣了。最後說火候。煲湯基本是小心慢煲,用時特别久。就一個湯煲個兩三個小時是再普遍不過了。而其他省份的湯,很多都是快手湯,當然味道也就不一樣了。

感謝閱讀,關注《小張美食坊》每天都更新不一樣的菜單與做法、技巧,喜歡的給小編點個贊吧!歡迎分享、收藏。以下留言互動,您的輕輕一點是對我付出的肯定,謝謝大家,最後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