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上有多少位仁宗皇帝?哪位仁宗更值得稱道?宋仁宗趙祯(1022年-1063年在位)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1311年-1320年在位)明仁宗朱高熾(1424年-1425年在位)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1796年-1820年在位)結語

作者:夜讀史書

大多數中國人對太祖、太宗這些古代帝王的稱号并不會感到陌生,但知道這些稱号含義的人卻并不多。其實這些帝王稱号有一個專屬名稱——廟号。所謂“廟号”是指帝王在駕崩後被後人供奉于太廟中奉祀時追尊的名号,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廟号并不是随便亂取,而是要按照封建禮制的規定。廟号由兩個字組成,代表着對帝王生前功過得失的評價。今天夜讀史書就借着廟号這個話題,來說說中國曆史上的仁宗皇帝。

“仁宗”意為寬厚仁慈。中國曆史上共有6位廟号是仁宗的皇帝,如果将作為地區性政權帝王的西夏仁宗李仁孝和西遼耶律夷列排除在外的話則是4位,他們是:宋仁宗趙祯、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明仁宗朱高熾、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下面我們就來着重看看這4位大一統王朝時期的仁宗皇帝是如何以仁治天下的。

中國曆史上有多少位仁宗皇帝?哪位仁宗更值得稱道?宋仁宗趙祯(1022年-1063年在位)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1311年-1320年在位)明仁宗朱高熾(1424年-1425年在位)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1796年-1820年在位)結語

宋仁宗畫像

宋仁宗是曆史上的第一位仁宗皇帝。他在位期間北宋的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後世将他的統治時期稱為“仁宗盛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仁宗一朝人才濟濟,範仲淹、歐陽修、蘇轼、蘇洵、蘇轍、包拯、王安石、曾鞏、狄青、畢昇等家喻戶曉的曆史人物都活躍在宋仁宗執政時期。

不過,宋仁宗在位期間亦有不少過失,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正和他猶豫不決的性格相關。許多迫在眉睫的軍國大事都因為宋仁宗的舉棋不定而無法得到貫徹。明末清初思想家在他的著作《宋論》中稱宋仁宗“無定志”,這三個字可謂是直中要害。

中國曆史上有多少位仁宗皇帝?哪位仁宗更值得稱道?宋仁宗趙祯(1022年-1063年在位)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1311年-1320年在位)明仁宗朱高熾(1424年-1425年在位)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1796年-1820年在位)結語

宋仁宗劇照

宋仁宗的個人能力并不強,是以北宋在他執政期間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沒有解決諸多隐患。不過身為一位帝王,宋仁宗在“仁”字上确實做到了極緻。他是中國曆史上最寬容仁厚的皇帝,沒有之一。宮女太監們犯了點小錯,他不僅不計較,還幫宮女太監們隐瞞過失,以免他們受到責罰。大臣們直言進谏,有時候會說出一些很過分的話,他也不會是以處置這些大臣。甚至有一次包拯在直言進谏的時候不小心将口中的唾沫飛濺到宋仁宗臉上,結果宋仁宗隻是用衣袖擦了擦臉,繼續聽包拯吐槽。曆史上是以而多出了一個名詞叫“唾谏”。

宋仁宗一生正處在北宋經濟最繁榮的時期,但他卻極盡節儉。有一次宮廷宴會上有一道菜是28隻螃蟹,可當宋仁宗得知每隻螃蟹要一千錢後當場發怒,自此以後宋仁宗再也沒碰過一隻螃蟹。宋仁宗臨終前召宰執大臣們進入大内福甯殿交代後事。可是當宰執們生平第一次進入皇帝寝宮後卻被眼前的樸素陳設看呆了,宋仁宗卻很平淡地對衆人說:“朕居宮中,自奉止如此爾。此亦生民之膏血,可輕費哉?”

宋仁宗有善于納谏,勤儉律己,施行仁政等美德,但也有魄力不足,決策大事猶豫不決等缺點。《宋史》中對宋仁宗有一句非常貼切的評價:“為人君,止于仁,帝誠無愧焉。”

中國曆史上有多少位仁宗皇帝?哪位仁宗更值得稱道?宋仁宗趙祯(1022年-1063年在位)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1311年-1320年在位)明仁宗朱高熾(1424年-1425年在位)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1796年-1820年在位)結語

元仁宗畫像

元仁宗是元朝的第四位皇帝,他自幼熟讀儒家典籍,有較深厚的文化修養。元仁宗奉行以儒治國,在位期間大力進行改革,減裁冗員,整頓朝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恢複了中斷已久的科舉制度。清朝史學家魏源在《元史新編》一書中評價元仁宗“仁心仁聞,恭儉慈厚,有漢文帝之風”。

不過,元仁宗在皇位繼承這件事情上幹得很不厚道。原先他的皇位是其皇兄元武宗傳給他的,并約定“兄弟相襲,叔侄相繼”。按照這個約定,元仁宗在去世後應該将皇位傳給元武宗之子,可是他卻違背約定傳給了自己兒子。此舉不僅違反道德,有愧于仁宗的稱号,而且造成後來元朝長達二十年的政治混亂及宮廷鬥争。

中國曆史上有多少位仁宗皇帝?哪位仁宗更值得稱道?宋仁宗趙祯(1022年-1063年在位)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1311年-1320年在位)明仁宗朱高熾(1424年-1425年在位)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1796年-1820年在位)結語

明仁宗畫像

明仁宗在位時間不足一年。按照常理來說,執政時間這麼短的帝王應該沒多少存在感,可明仁宗卻是例外。他在位時間雖短,但卻幹了不少大事。比如取消一批重大計劃和在建工程;終止朝廷無限制征用金銀、木材等商品;頒布诏令讓在永樂年間為逃避過于沉重田賦、勞役而流亡各地的百姓重返故裡,免除他們所欠的所有稅款,并給予今後兩年免征田賦、勞役的政策……在明仁宗的努力下,短短幾個月時間内,大明王朝就從民生凋敝的狀态下迅速走出,全國各地都出現生機勃勃的新氣象。這為後來他兒子明宣宗在位期間的盛世打下了堅實基礎。

明仁宗在位期間提拔了一批非常能幹的官員,這些大臣在仁宗、宣宗兩朝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為“仁宣之治”的最大推手。同時,他還淘汰了一大批可有可無的官員,減輕了朝廷的财政負擔,也更有利于打造清明的政治環境。

明仁宗性格寬厚,善于納谏。他鼓勵大臣們直言不諱,不必擔心遭到報複。雖然有時候一些過分的指責會使他惱羞成怒,但事後他總是能檢討自身并要求得到大臣的原諒,這項品質在中國曆史上的帝王中非常罕見。此外,明仁宗還下令寬恕當年那些忠于建文帝而遭到處罰的“罪官”及其家屬,并發還他們被沒收的财産。

《明史》盛贊明仁宗“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

中國曆史上有多少位仁宗皇帝?哪位仁宗更值得稱道?宋仁宗趙祯(1022年-1063年在位)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1311年-1320年在位)明仁宗朱高熾(1424年-1425年在位)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1796年-1820年在位)結語

清仁宗畫像

清仁宗是清朝的第七位皇帝,後人更習慣于稱其為嘉慶皇帝。清仁宗在位二十五年,這在中國曆代帝王中算是比較長久了,可是他留給世人的主要印象卻僅隻有懲治和珅這件事情。

清仁宗是一位典型的平庸天子,他并沒有什麼過錯,但也沒什麼作為。他勤于政務,但因能力有限,是以沒給國家帶來任何令人驚喜的變化。結果原本就暮氣沉沉的大清王朝在他統治期間無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

中國曆史上有多少位仁宗皇帝?哪位仁宗更值得稱道?宋仁宗趙祯(1022年-1063年在位)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1311年-1320年在位)明仁宗朱高熾(1424年-1425年在位)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1796年-1820年在位)結語

在上述四位仁宗皇帝中,宋仁宗和明仁宗更符合一代仁君的形象。不過,宋仁宗雖有諸多美德,但身為一位帝王,他卻沒有乾剛獨斷的魄力,在大政方針上經常猶豫不決,在軍事方面的表現更是一塌糊塗。宋仁宗是一個好人,但卻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

明仁宗是一位開明的儒家君主,他堅持簡樸、仁愛、誠摯的理想,及時糾正了其父永樂皇帝執政期間諸多嚴酷和不得人心的政策。雖然他沒有像他的爺爺朱元璋、父親朱棣那樣在軍事上取得巨大成就,但對明朝百姓而言,明仁宗這樣的皇帝才是他們真正渴望的大明天子。明仁宗是一個好人,也是一個好皇帝,雖然他執政時間隻有短短八個多月,但卻為大明王朝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産。夜讀史書認為,在所有仁宗皇帝中,明仁宗當屬其中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