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銀川:棋如其人》 作者:特級大師莊玉庭
頭一次聽說許銀川這個名字是在1986年的廣東省象棋運動會上,看他比賽讓我感到有點驚訝,這是一般少年選手下的棋嗎?

在我的印象中,強記别人曾經走過的激烈的開局變化,然後進行大膽的攻擊,是少年棋手特有的風格。
可是許銀川卻完全不一樣,他總是選擇飛相局。這種“密雲不雨”的陣勢通常都被認為是隻有經驗豐富的棋手才能運用,對于國小生來說,是難以掌握的。
然而許銀川對戰理的領悟能力卻遠高于同齡人,而且他的情緒也出奇地穩定,赢棋不喜形于色。
就這樣,出身寒門的許銀川為汕頭市奪得了一塊金牌(少年組),接着他小心翼翼地來到廣東省隊集訓,穿着秋季的衣服在廣州度過了第一個寒冬臘月。
廣東棋隊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廣州市二沙島,許銀川十年如一日總是準時來到訓練室,他給人的印象是腼腆、文靜、畢恭畢敬。
跟許銀川複盤最有意思的是,你本來覺得他對局中的表現已很出色,可是他仍追求更完美的結果,然後有條不紊地擺出精确走法,其深邃的構思令人十分折服。
運動隊食堂的用餐方式為自助式,各類項目的運動員齊聚一堂,每逢受歡迎的菜肴出爐,别人都會争先恐後地去搶,許銀川卻總是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候,然後很有節制地夾少量的幾樣,慢悠悠地品嘗,最後将碗碟裡的飯菜吃得幹幹淨淨。
不過如果有人據此就斷定許銀川事事都慢半拍的話,那就錯了。平時我們到外面吃飯,幾乎每次都是許銀川偷偷地提前把賬結了,這方面他一點都不慢。
下午訓練完畢,棋隊除了教練們堅持跑步外,男隊員們都喜歡踢足球。許銀川踢的位置總是後衛,但你可别以為許銀川踢球也喜歡防守反擊,真正的原因則是隊友們個個都争着目前鋒,是以他又選擇了謙讓。
踢球的過程中,很少見到他加速狂奔助攻的鏡頭,但也很少見他出現低級失誤。他最喜歡看巴西隊的足球比賽,隊友們占位協調,左右逢源,全面配合,不急不緩地入侵對方陣營。
許銀川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經常有一些機關邀請他去助興表演車輪戰什麼的,但如果出現原則分歧,他顯得很硬,有時甯可拒絕豐厚的報酬,也不願意為那些不懂棋的老闆作商業性表演。
他在棋隊住的宿舍不到10平方米,有兩張上下鋪的單人床,他自己再擺放了一張寫字台和一個大書櫃,房間幾乎就變得滿滿的了。夜幕降臨,他擰亮台燈,遨遊書海,倒也惬意。
許銀川很清楚藝無止境的道理。當人們稱贊他的時候,他或許正在為沒有達到自己所追求的境界而苦惱。當一項娛樂不再是“娛樂”,而成了一個人的終生職業時,注定會發生許多令人困惑的問題。
在棋局面前,無論棋手有無頭銜、榮譽,都人人平等。棋手必須一次又一次地通過棋局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對許銀川來說,各個頭銜已成過去,他每天都如履薄冰、未雨綢缪地做好賽前準備,随時迎接明天巨大的挑戰。這正是跋涉者的步伐,也是象棋運動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