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勃曾在《滕王閣序》中提到自己:"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然而近現代有一位功勳甚重的人,也是一路經曆坎坷奮鬥,終成一代名将,家庭稍有遺憾也算圓滿,教導有方,子女發展都很不錯。說的便是陳錫聯将軍,早年參軍入黨,為之奮鬥一生。于公無愧,于私,妻兒是他難舍的牽挂。
陳錫聯于1915年出生于湖北省紅安縣。1929年,年僅14歲的陳錫聯,加入工農紅軍隊伍。如今14歲的孩童仍舊在教室讀書,享受教育的美好,他們享受是以前一輩人打下的江山為前提。
雖然他年紀小,但機智果敢,智勇兼備,是以并不能成為他前往一線,加官進爵的阻力。年紀尚小的他好比一股新鮮的血液,添加到紅軍的隊伍中,壯大其力量。
許是,年少熱血又滿懷抱負,小小年紀的他取得不少驕人的成就,但他沒有絲毫懈怠,而是躊躇滿志,再接再勵。1931年,便擔任政治指導員,參與反圍剿,并且助力所在隊伍取得勝利。也因其英勇作戰榮獲"小鋼炮"之名。
陳錫聯将軍投身于此,即是滿心熱愛,也是嫉惡如仇。若說抗戰之前的戰役勝利是小打小鬧,那麼在抗戰中,他則發揮最大精力,勢必将侵略國土之人,趕出他所熱愛的土地。
全面抗戰初期,陳錫聯将軍率領部将夜襲陽明堡日軍機場,炸毀日軍戰機24架。出師第一仗,便便取得如此成就,不可謂不喜人。此次戰役不僅使得陳錫聯信心倍增,也令八路軍威望高升,有力的打擊了日軍的侵略勢力。
此後的陳錫聯更是一路高歌猛進,在"百團大戰"中,率部進攻日軍,牽制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為紅軍破襲行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戰鬥中,不缺魯莽軍漢,難得的是如同陳錫聯的小謀略。豫北戰役中,避其鋒芒,聚而殲之,取得以少勝多的光榮一戰;淮海戰役中,前沿考察,周密部署,終是一夜激戰,全殲敵方。
這些戰役的勝利,使得兩方戰力及局勢發生了鮮明對比,極大的減少了我黨軍隊的作戰壓力給予敵對勢力迎頭痛擊,使得戰争形勢向我方傾斜,為全面抗戰的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然而他的貢獻遠不止于此,建國後,除卻任炮兵司令員外,後身兼數職,任炮兵學院院長,為新中國的炮兵發展做了開創性工作。飛彈選址,他多次深入荒漠,積極勘察,掌一手資料,為其做出重要貢獻。
俗話說鐵漢柔情,即是在外如何英勇善戰,也需要内人的溫柔。在上海的修整落腳,使得陳錫聯遇到此生的良緣。王璇梅是陳赓妻子的妹妹,自其妻子逝世後,也多有照顧。
畢業後,王璇梅參加南下工作團,途徑上海,前往探望母親,巧合之下,與在此休整的姐夫陳赓相遇,其見妻妹出落的落落大方,便留有撮合的心思。而其與陳錫聯并肩作戰,對其為人也多有了解,遂介紹兩人見面。
也許僅是有撮合之心,不成便罷。誰知兩人一見鐘情,在聊天中更是惺惺相惜,漸生好感,認為彼此即是此生的良緣。好事不拖延,沒過多久,兩人便結成伴侶,雙宿雙飛。
于此之前,陳錫聯曾有一妻,并孕育一子。許是條件的艱苦,身體虛弱,其妻子便早早的去了。如今,與王璇梅的婚姻中,他也将其長子交由其撫養。
王璇梅素來為人和善,心思正直,對于撫養丈夫前妻的兒子,也沒有怨言,如同親生仔細看護。奈何長子體弱多病,早年又無母親悉心照顧,在王璇梅接手照顧孩子不久,孩子不幸染病夭折。長子的夭折,也成為了陳錫聯心中無法磨滅的痛,畢竟早些年,他并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照看兒子。
陳錫聯與王璇梅琴瑟和鳴,兩人結婚後,于和平不久,便孕育有3子1女,從現在看來,其子女的發展也都不錯。長子陳再強,生于1950年。結合時間以及名字,便可知陳錫聯将軍對國家富強粉強烈期盼。長子如同父親一般,雖是和平年代,卻仍志在報國,投身軍事。
雖有身居高位的父親,但絲毫沒有想要利用父親職務之便的想法,腳踏實地,最終受銜大校。如此有抱負之子,不靠他人,也是難得。
次子陳再文,僅比長兄小一歲,自小喜愛飛機模型,與哥哥同樣一心為國。兒子志在為國,陳錫聯也十分欣慰。他終是進修空軍,成為一名優秀的空軍飛行員。如果他的飛行事業持續下去,必然是前途光芒一片。天有不測風雲,陳再文在一次飛行任務中,由于飛機失事,在男人一朵花的年紀不幸遇難。
小兒子名為陳再方,也許意為,好男兒志在四方。他們家庭可以說是軍人世家,不出意外的,陳再方也于1968年參軍入伍。同樣,他是他們家庭中,文憑較高的一人。
197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按照他的意思也許是,軍人也需要能文能武,既要出手能保衛國家,也要靜坐了解國家文化曆史。他被授予少将,不過幾年便升為中将軍銜,曾擔任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副主任一職。
陳錫聯兒子衆多,女兒卻隻有一位,也是視若珍寶,但也恰恰是女兒在衆多子女中為最令人敬佩的存在。她就是陳再紅,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受盡了父母兄長的寵愛,也是如此,身為女兒身的她,并沒有同父兄一般早早的投身軍隊,而是投身于教育事業,在她的教育生涯中,她兢兢業業,做好身為老師的本分。
在她教育生涯中,也斷斷續續為國家輸送了不少各行各業的人才,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教育人士。陳錫聯将軍,一生戎馬,也終得一身功名。他的子女,也不負期望,于各行業中發光發熱,各有建樹。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删除内容!特别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于商業類别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