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常用的Linux指令

人應該活的真善美。不虛僞、不做作、直率、幹脆,這是真;以同情之心待人,以恻隐之心夫妻,這是善;溝通心靈和儀表,融合人類與自然,這是美。以真善美的品味做人,其樂無窮。

關機 (系統的關機、重新開機以及登出 )

shutdown -h now 關閉系統(1)

init 0 關閉系統(2)

telinit 0 關閉系統(3)

shutdown -h hours:minutes & 按預定時間關閉系統

shutdown -c 取消按預定時間關閉系統

shutdown -r now 重新開機(1)

reboot 重新開機(2)

logout 登出 

檔案和目錄

cd /home 進入 '/ home' 目錄'

cd .. 傳回上一級目錄

cd ../.. 傳回上兩級目錄

cd 進入個人的主目錄

cd ~user1 進入個人的主目錄

cd - 傳回上次所在的目錄

pwd 顯示工作路徑

ls 檢視目錄中的檔案

ls -f 檢視目錄中的檔案

ls -l 顯示檔案和目錄的詳細資料

ls -a 顯示隐藏檔案

ls *[0-9]* 顯示包含數字的檔案名和目錄名

tree 顯示檔案和目錄由根目錄開始的樹形結構(1)

lstree 顯示檔案和目錄由根目錄開始的樹形結構(2)

mkdir dir1 建立一個叫做 'dir1' 的目錄'

mkdir dir1 dir2 同時建立兩個目錄

mkdir -p /tmp/dir1/dir2 建立一個目錄樹

rm -f file1 删除一個叫做 'file1' 的檔案'

rmdir dir1 删除一個叫做 'dir1' 的目錄'

rm -rf dir1 删除一個叫做 'dir1' 的目錄并同時删除其内容

rm -rf dir1 dir2 同時删除兩個目錄及它們的内容

mv dir1 new_dir 重命名/移動 一個目錄

cp file1 file2 複制一個檔案

cp dir/* . 複制一個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到目前工作目錄

cp -a /tmp/dir1 . 複制一個目錄到目前工作目錄

cp -a dir1 dir2 複制一個目錄

ln -s file1 lnk1 建立一個指向檔案或目錄的軟連結

ln file1 lnk1 建立一個指向檔案或目錄的實體連結

touch -t 0712250000 file1 修改一個檔案或目錄的時間戳 - (yymmddhhmm)

file file1 outputs the mime type of the file as text

iconv -l 列出已知的編碼 

檔案搜尋

find / -name file1 從 '/' 開始進入根檔案系統搜尋檔案和目錄

find / -user user1 搜尋屬于使用者 'user1' 的檔案和目錄

find /home/user1 -name \*.bin 在目錄 '/ home/user1' 中搜尋帶有'.bin' 結尾的檔案

find /usr/bin -type f -atime +100 搜尋在過去100天内未被使用過的執行檔案

find /usr/bin -type f -mtime -10 搜尋在10天内被建立或者修改過的檔案

find / -name \*.rpm -exec chmod 755 '{}' \; 搜尋以 '.rpm' 結尾的檔案并定義其權限

find / -xdev -name \*.rpm 搜尋以 '.rpm' 結尾的檔案,忽略光驅、捷盤等可移動裝置

locate \*.ps 尋找以 '.ps' 結尾的檔案 - 先運作 'updatedb' 指令

whereis halt 顯示一個二進制檔案、源碼或man的位置

which halt 顯示一個二進制檔案或可執行檔案的完整路徑

挂載一個檔案系統

mount /dev/hda2 /mnt/hda2 挂載一個叫做hda2的盤 - 确定目錄 '/ mnt/hda2' 已經存在

umount /dev/hda2 解除安裝一個叫做hda2的盤 - 先從挂載點 '/ mnt/hda2' 退出

fuser -km /mnt/hda2 當裝置繁忙時強制解除安裝

umount -n /mnt/hda2 運作解除安裝操作而不寫入 /etc/mtab 檔案- 當檔案為隻讀或當磁盤寫滿時非常有用

mount /dev/fd0 /mnt/floppy 挂載一個軟碟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挂載一個cdrom或dvdrom

mount /dev/hdc /mnt/cdrecorder 挂載一個cdrw或dvdrom

mount /dev/hdb /mnt/cdrecorder 挂載一個cdrw或dvdrom

mount -o loop file.iso /mnt/cdrom 挂載一個檔案或iso鏡像檔案

mount -t vfat /dev/hda5 /mnt/hda5 挂載一個windows fat32檔案系統

mount /dev/sda1 /mnt/usbdisk 挂載一個usb 捷盤或閃存裝置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user,password=pass //winclient/share /mnt/share 挂載一個windows網絡共享 

打包和壓縮檔案

bunzip2 file1.bz2 解壓一個叫做 'file1.bz2'的檔案

bzip2 file1 壓縮一個叫做 'file1' 的檔案

gunzip file1.gz 解壓一個叫做 'file1.gz'的檔案

gzip file1 壓縮一個叫做 'file1'的檔案

gzip -9 file1 最大程度壓縮

rar a file1.rar test_file 建立一個叫做 'file1.rar' 的包

rar a file1.rar file1 file2 dir1 同時壓縮 'file1', 'file2' 以及目錄 'dir1'

rar x file1.rar 解壓rar包

unrar x file1.rar 解壓rar包

tar -cvf archive.tar file1 建立一個非壓縮的 tarball

tar -cvf archive.tar file1 file2 dir1 建立一個包含了 'file1', 'file2' 以及 'dir1'的檔案檔案

tar -tf archive.tar 顯示一個包中的内容

tar -xvf archive.tar 釋放一個包

tar -xvf archive.tar -c /tmp 将壓縮包釋放到 /tmp目錄下

tar -cvfj archive.tar.bz2 dir1 建立一個bzip2格式的壓縮包

tar -xvfj archive.tar.bz2 解壓一個bzip2格式的壓縮包

tar -cvfz archive.tar.gz dir1 建立一個gzip格式的壓縮包

tar -xvfz archive.tar.gz 解壓一個gzip格式的壓縮包

zip file1.zip file1 建立一個zip格式的壓縮包

zip -r file1.zip file1 file2 dir1 将幾個檔案和目錄同時壓縮成一個zip格式的壓縮包

unzip file1.zip 解壓一個zip格式壓縮包 

檢視檔案内容

cat file1 從第一個位元組開始正向檢視檔案的内容

tac file1 從最後一行開始反向檢視一個檔案的内容

more file1 檢視一個長檔案的内容

less file1 類似于 'more' 指令,但是它允許在檔案中和正向操作一樣的反向操作

head -2 file1 檢視一個檔案的前兩行

tail -2 file1 檢視一個檔案的最後兩行

tail -f /var/log/messages 實時檢視被添加到一個檔案中的内容 

字元設定和檔案格式轉換

dos2unix filedos.txt fileunix.txt 将一個文本檔案的格式從msdos轉換成unix

unix2dos fileunix.txt filedos.txt 将一個文本檔案的格式從unix轉換成msdos

recode ..html < page.txt > page.html 将一個文本檔案轉換成html

recode -l | more 顯示所有允許的轉換格式 

備份

dump -0aj -f /tmp/home0.bak /home 制作一個 '/home' 目錄的完整備份

dump -1aj -f /tmp/home0.bak /home 制作一個 '/home' 目錄的互動式備份

restore -if /tmp/home0.bak 還原一個互動式備份

rsync -rogpav --delete /home /tmp 同步兩邊的目錄

rsync -rogpav -e ssh --delete /home ip_address:/tmp 通過ssh通道rsync

rsync -az -e ssh --delete ip_addr:/home/public /home/local 通過ssh和壓縮将一個遠端目錄同步到本地目錄

rsync -az -e ssh --delete /home/local ip_addr:/home/public 通過ssh和壓縮将本地目錄同步到遠端目錄

dd bs=1m if=/dev/hda | gzip | ssh user@ip_addr 'dd of=hda.gz' 通過ssh在遠端主機上執行一次備份本地磁盤的操作

dd if=/dev/sda of=/tmp/file1 備份磁盤内容到一個檔案

tar -puf backup.tar /home/user 執行一次對 '/home/user' 目錄的互動式備份操作

( cd /tmp/local/ && tar c . ) | ssh -c user@ip_addr 'cd /home/share/ && tar x -p' 通過ssh在遠端目錄中複制一個目錄内容

( tar c /home ) | ssh -c user@ip_addr 'cd /home/backup-home && tar x -p' 通過ssh在遠端目錄中複制一個本地目錄

tar cf - . | (cd /tmp/backup ; tar xf - ) 本地将一個目錄複制到另一個地方,保留原有權限及連結

find /home/user1 -name '*.txt' | xargs cp -av --target-directory=/home/backup/ --parents 從一個目錄查找并複制所有以 '.txt' 結尾的檔案到另一個目錄

find /var/log -name '*.log' | tar cv --files-from=- | bzip2 > log.tar.bz2 查找所有以 '.log' 結尾的檔案并做成一個bzip包

dd if=/dev/hda of=/dev/fd0 bs=512 count=1 做一個将 mbr (master boot record)内容複制到軟碟的動作

dd if=/dev/fd0 of=/dev/hda bs=512 count=1 從已經儲存到軟碟的備份中恢複mbr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