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聲明:本文為新華網用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号”賬号作者上傳并釋出,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号的立場及觀點。新華号僅提供資訊釋出平台。
“我變化不太大,一直在訓練。現在有大把時間訓練了。”在和筆者說起近況時,李子成笑稱。
這位中國最有名的體制外跑者,參加的最後一場比賽是今年廈馬,可惜他因為腳傷沒有跑完。
他完成的最後一場比賽,則是元旦在黑龍江撫遠(佳木斯轄下)舉行的東極(黑瞎子島)冰上馬拉松。
“也是被邀請去的。那個比賽挺有意思的:零下二三十度,風很大;風特别大時都呼吸不過來,挺有挑戰性的。”
那天李子成上身内穿抓絨衣,外面是連帽風衣;臉上戴着頭套(“不擋風”)。腳上穿普通跑鞋,下面套冰爪。因為套反了,他還跑斷一雙冰爪,被迫中途更換。
最終他“好像跑了76分還是78分”,收獲半程第一。
他完成的最後一個全馬是12月15日深圳馬拉松,跑崩了,兩小時二十幾分,沒有獎金(深馬不設中國籍選手獎)。
之是以最後兩場全馬都沒跑好,是因為自己此前連續作戰,“把身體掏空了。本來下半年狀态就不好”,李子成分析說。
此前一個月,他連跑五六場比賽:
11/03 杭州馬拉松,2:16:51,國内第一,獎金2萬元;
11/10 金華婺城區半馬,1:07:18,季軍,4000元;
11/17 諸暨西施馬拉松,2:22:05,冠軍,1萬元;
11/24 湖州長興太湖圖影馬拉松,2:22:26,冠軍,1萬元(他拿獎金的最後一個全馬,主辦方“還給了點車馬費”);
⋯⋯
事實,去年上半年他戰績相當出色,三場大賽,三奪國内第一:
廈門 2:15:04,獎金2.5萬元,這是他的個人年度最好成績,可惜沒跑進2:15,否則可獲5萬全獎;
無錫 2:15:08,獎金5萬元(如進2:13可獲10萬);
東營 2:16:39,獎金4000元(國際第十)。
“廈門、無錫、東營都比得挺猛的,對我身體消耗挺大的。”
如今回頭看來,那三場比完以後,李子成本應進入調整期。但他卻繼續四處征戰,總覺得這一場和那三場的差距不大,還想再加強加強、擴大優勢。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那時候已經疲勞了。這叫當局者迷。”他總結說。
加上前兩三年他密集參賽,且強度較大,身體積累疲勞,隻是一直沒太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
“人在上升通道時,總是以為自己還可以,一直在緊螺絲,緊到最後身體就出問題。”他感慨道。
高原訓練,過猶不及
去年下半年李子成狀況欠佳,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高原訓練時間把握得不太好:待的時間太久,下來以後整個人就迷氧。我的幾個隊員也是,比得都不好。”
李子成每年都率領他的田徑俱樂部上高原。以前在山東時他們不太去,因為山東氣溫還能接受。定居甯波以後,他覺得當地夏季太悶熱,讓人受不了。
去年甯波高溫來得早,他們5月20日就西行貴州,先在遵義練了兩個月,随後又在畢節待了一個半月,前後三個半月。
“時間太久了。正常的話,一般兩個月就可以。”
遵義海拔1000米左右——雖說是亞高原,但仍有一定難度。而他們去的畢節下屬自治縣海拔達到兩千兩百多米(相當于青海多巴)。
李子成原先并不打算在高原待那麼久,隻因兩個隊員比完大學生運動會後受傷,練不了,想在高原上多待一段時間。為了照顧他們,他隻得臨時改變計劃,延長了逗留時間。
對于回甯波後的身體不适,他一直以為是醉氧。後來問一個醫生,他說醉氧倒簡單了,過幾天就會好;你這個不僅僅是醉氧,而是迷氧。
他解釋說,迷氧屬于醉氧的一種;“我是平原人,剛到高原不适應。居住時間長了适應以後,再回平原又不适應。大量的氧吸進來,身體不能進行轉換。”
李子成田徑俱樂部目前有六七個隊員,比去年5月前的三四個多了一半。
他們都是他的山東老鄉,且都是大學生或高中生。後者又分兩類:
一類體校生,以前是打青少年省比賽的。年齡超了以後,不能繼續再替學校比賽。他們聽說李子成田徑俱樂部之後,就想跟着出來比賽、掙錢。
另一類是高中生,希望通過提高運動水準,作為體育特長生考大學。
這些隊員均實力不俗。“女的趙娜馬拉松2小時40分,還有幾個2小時50分左右的;男的林鑫半馬66分,68到70分的也有兩三個,最慢也有71分。”
“去年9月來的一個男孩,剛來時半馬76分。大概也就練了半年多,現在我估計跑跑68分問題不大。前兩天跑30公裡訓練,他用3分半的平均配速跑下來。”
疫情高峰期,李子成人在老家山東,訓練并未受影響,原因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我們早上出來得比較早,5點半就出來。冬天山東要7點天才亮,這時我們基本上已經回家了。我們回小區時,門口的保安還在睡覺。”
清晨他們可以放心大膽地跑,因為幾乎碰不到人;下午他們從小區直接開車到山上,山上人更少,很安全。
不能跑體育場也有壞處:他們的訓練全部在公路上,對肌肉考驗較大,恢複可能會慢一些。好在3月10日他們回到甯波後,當地體育中心已經開放。
冬季他們的周跑量達到200公裡,現在降到160公裡左右——天熱消耗大,恢複慢。
由于今春甯波雨水多,天氣不太熱,他決定晚一點再上高原。
經濟和成績,雙雙無壓力
對李子成來說,報好名的比賽因疫情被取消或推遲的情況并不存在。
原因是他不報比賽——參賽幾乎都是應邀出場。
由于主辦方邀請的時間通常比較晚,開放大衆報名時,“我們壓根不去考慮。想去參加的話,提前一個月或多少天聯系一下,基本上都能去跑,問題不大。可以說不缺比賽吧”。
元旦後再無獎金收入的他表示:“經濟上我沒有太大壓力。因為從大滿貫結束以後,對于獎金這塊,我覺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在“中國馬拉松大滿貫”2017至2018賽季四站五場比賽中,李子成一人獨得2017北馬、廣馬和2018漢馬、北馬四站國内第一,當選競技組賽季最佳男運動員。
2019年3月30日,頒獎典禮在重慶舉行,他與同組最佳女運動員李丹各獲50萬元重獎。
除獎金收入和積攢的存款之外,李子成在他待過的城市棗莊、濟南、甯波、遵義等地還擁有幾套住房,每月租金有一萬多塊,“夠家庭開銷(笑),因為跑了好多年了嘛”。
至于其他同行的境況,他分析道:“對于我們這些職業運動員來講,我覺得也還好,壓力不是很大。
“我們沒有什麼太大花銷。因為一般的運動員都有贊助商,服裝、鞋子都不需要買,營養品一般隻要你成績好,沒有贊助商也會有廠商定期提供,大部分人都有。
“剩下的正常生活開支,如果你住家裡的話,吃飯一個月一兩千塊錢總夠了吧?”
即使在疫情過去、比賽全面放開之後,以前比較注重參賽數量的他,也會改而更注重每場比賽的品質。
事實上,他每年的參賽數量已經從幾年前的最多四五十場,逐漸減少到去年的二十來場(其中全馬肯定超過10場),今後幾年可能還會繼續縮減。
“我出來比賽比較早。畢竟運動生涯已經沒幾年了,大概再跑三五年也就差不多了。”
目前甯波已經開始出現一些小規模、數百人的比賽,但李子成沒去參加,因為覺得意義不大;“以前參賽太多,沒時間訓練,靜下來也挺好的。”
對于另兩位體制外高手管油勝、賈俄仁加去年突破2:15大關一事,李子成表示自己并不擔心:
“年輕人進步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促進。2:14也還好吧。畢竟他們的成績是在柏林跑的,那個賽道比較好跑,因為水準相近的人比較多,大家可以互相帶。”
他自己并無計劃也去跑柏馬:“現在我對于這種特别快的成績,沒有很急迫的心情。”
盡管如此,2010年曾在上馬創造pb 2:11:49并奪得亞軍的他,對馬拉松解封後自己的表現顯得信心十足,因為他還從未如此長時間地閉關修煉過。
“3月份回甯波連續練了六個禮拜。現在休息時間長了,感覺身體好很多,練得也比較紮實,應該算我運動生涯中練得比較好的階段。
“這幾年一直在忙比賽,沒有大的突破,始終是2:15左右。下半年如果比賽放開的話,肯定能突破,隻是突破多少的問題。”他笑道。
來源:新華号 馬拉松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