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根據趙乾乾的高人氣小說改編的校園愛情劇《緻我們甜甜的小美滿》登陸騰訊視訊獨播,這是“緻我們”系列作品的第三部,開播前已經積攢了一批該ip的忠實粉絲,他們等待這部甜而不膩的飯後甜點般的作品已久。
意料之中的選角
與許多宏大叙事的大制作劇集不同,這類小體量的校園愛情劇通常不涉及太多社科、倫理話題,劇情輕松,多以真摯情感打動閱聽人。演員作為傳達情感的“載體”,是作品的重中之重,選角尤為重要。也正是因為重視演員的挑選與搭配和拍攝時的指導,才使得“緻我們”系列ip的每一部作品都像是小生、小花風向标,演員們總能在不久的将來更上一層樓。
在《緻我們甜甜的小美滿》(以下簡稱《小美滿》)中,安泳暢飾演的朱璐被稱作是藝術系的女神,身上帶着生人勿近的氣場,是室友媽媽口中“不好相處”的那一類人。
學霸、學渣、默默無聞的好學生、社團愛好者等等,這些是校園劇中主要角色的人設構成。其中,“校花”是最難在第一時間取得觀衆好感的一類角色。按照戲劇創作的規律,這類角色大多在前期與人設讨喜的主角不和,難免會使得代入主角的閱聽人對其産生偏見,且“校花”大多伴有更多優點,當一個角色身上有着過多優勢時,便容易激發閱聽人天然的敵意——如何使角色重獲觀衆的喜愛,是這類角色的扮演者的難題。
如何诠釋“不好相處”?安泳暢沒有落入俗套,簡單地以高傲的表情示人,而是選擇以細節營造氣場。
室友家人弄壞了朱璐的畫,安泳暢雖然想表現憤怒,卻也意識到對方終歸是長輩,故隻用眼神表達了不滿,而沒有套路化地翻白眼或是瞪視,而更像是在生悶氣。
是以,觀衆雖察覺到朱璐不算随和的人,但也願意承認她生氣是事出有因。同樣地,被周遭人誤認為不好相處時,安泳暢沒有真的展現出冷漠,而更突出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并非排斥外界的人,這也給了之後的反轉以空間,不會令角色有人設混亂之嫌。
影視劇中,有一類角色很像是“高嶺之花”,貌美,但隻可憧憬,難以觸及——安泳暢就像是“高嶺之花”類型角色的代言人。除了朱璐,成名作《太子妃升職記》中的趙王妃江映月也是如此。
在那部古裝喜劇中,安泳暢自出場就帶來不一樣的畫風,在隻有一部鼓風機的拍攝現場,她衣袂飄飄,展現出的是可以令觀衆忽視貧瘠道具的仙鶴般的形象,總帶着委屈的眼神令觀衆雖對其帶有恨意,卻又不得不了解劇中人為之傾倒的原因。
除人設本身的負面特點之外,某角色引起觀衆不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演員沒能演出角色的“不得已”,但安泳暢抓住了這一要點。在影視劇中,立體的角色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有着多面性,安泳暢懂得找到角色的隐藏面并将其放大,是以即便是高冷的角色,卻也總引得觀衆希望去了解與親近。加上她身上的清冷氣質,許多觀衆調侃她是“女神角色專業戶”,倒也不足為奇。
意料之外的反轉
江映月的性格與外形極為貼合,且貫穿全劇,而五年後出演的《小美滿》中,安泳暢飾演的朱璐帶了些反轉的戲劇效果。
在被室友、室友家長、同學等身邊的人蓋章為“不好相處”之後,一次醉酒令她流露出了與她的外形似乎挂不上鈎的不自信的一面。她的冷漠源于友誼的缺失,因自認不受室友歡迎,便選擇主動封閉自己,造成了誤會。
當她紅着臉自稱為“小鹿”時,觀衆與劇中角色一同吃驚,卻也不覺得突兀。與羽毛球明星謝逸星相處時,她再次把自己藏進油鹽不進的高冷軀殼,卻在一次次稍顯幼稚的鬥嘴中流露出少女心的一面,觀衆高呼“又甜又飒”,換句話說,安泳暢十分靈動地同時展現了朱璐的ab面,使其更加鮮活。
或許是對同類天生的敵意,許多女性閱聽人對待“校花”型的角色保有戒心,卻也被安泳暢打動。有朱璐的鏡頭時,彈幕裡常是不吝啬任何一句贊美之詞。
安泳暢偏愛朱璐這類無法一眼看透的飽滿的角色,《青春須早為》中的蒙淅淅也是如此。這部戲像是《小美滿》的都市版,角色已離校步入社會,她飾演的蒙淅淅從一個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在經曆了一系列事件後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女強人,性格與對愛情的觀點皆在社會曆練中成長。
不論是由高冷變得俏皮,還是由懵懂變得自強,在規定的篇幅内展現變化不是易事,且影視創作并非按照時間線拍攝,時常出現多個相反情緒的戲在同一天内拍攝的情況,這考驗的便是安泳暢對于角色的了解能力,且需要有充沛的情感以供随時“調用”。這是她作為演員感性的一面。
“我有一個習慣,當我拿到劇本看完之後,會把角色從頭至尾梳理一遍,在開拍之前清楚地了解這個人的性格特點、成長環境、家庭背景等。”
拍攝《我的狐仙老婆》時,她需要同時展現(外星)人與狐仙兩種狀态。開拍前,安泳暢觀看了大量外星題材的影視作品,以找尋在奇幻題材裡的展現“真實感”的平衡點。同時,她還十分細心地觀看了大量狐狸相關的紀錄片,試圖從真實的狐狸身上找到拟人化的支點。
這是她作為演員的敬業之處。
拍攝前期理論、素材的積累,和拍攝時對角色發自内心的感性的了解,二者相結合,她便真正地成為了角色,也能展現角色的各個階段。她出演了許多有着變化的人物,她們身上常帶着意料之外的反轉,但因表演到位,便也不意外了。
藏于角色身後
出道至今,安泳暢演過大大小小八個角色,許多觀衆是通過作品認識她,也因她塑造的人物形象揣摩她本人的性格。或許是因為出演高嶺之花型角色太過深入人心,環繞着她的關鍵詞也多為“清冷”、“文靜”等。
“我是一個比較直爽,喜歡直來直去的人。而且我平時的穿衣風格以休閑為主,很少穿裙子,因為常大大咧咧的,也不太适合穿裙子。”
事實上,安泳暢既不似《太子妃升職記》中的江映月那般柔弱,也與《小美滿》中顯得有些高傲的朱璐不太相似,她在鏡頭前有着千萬種姿态,卻與她們不同,更為活潑,性子也更為強硬。
清冷的外表常會激發人們的保護欲,但安泳暢自認十分獨立。的确,雖說有許多孩子都曾做過演員夢,但甚少有像她這樣雖并非出身演員世家,卻仍在14歲這樣小的年齡,且毫無表演經驗與人脈的情況下堅定參加試鏡,積極為自己的演員事業鋪路。
《太子妃升職記》是她在學生時期的作品。那年她大二,在此之前,表演于她而言隻是教科書上的知識,她并沒有實質上的拍戲經驗,卻在一衆成熟藝人裡毫不露怯,殺青後即刻返校學習,在深宮女子與在校大學生這兩個天差地别的身份裡來去自如。
她喜歡挑戰,旁人對她形象的定位不會大篇幅影響她對于戲路的選擇,劇本與拍攝班底是擇戲的優先參考物。
或許,下次出現在小熒幕上的她不再高冷、柔弱,而是活潑、親切的,甚至有可能是陰郁、腹黑的。觀衆猜不透她,也猜不透下一個角色人設。但身為演員,她可以藏在各式角色身後,也成為每一個角色。
《緻我們甜甜的小美滿》七月開機,九月底殺青;《青春須早為》七月開機,十月底殺青——近兩年,安泳暢總是在酷夏進組,天氣轉涼的初秋殺青。每個夏天,她都有機會成為另一個人。
這個夏天,你猜她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