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作者:古詩詞好文章朗讀

弗朗西絲·霍奇森·伯内特(frances hodgson burnett),世界家喻戶曉的女作家,1849年11月24日出生于英國, 1865年随全家移民美國。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她有三部兒童文學作品最為出名:1886年發表的《小勳爵》,1905年發表的《小公主》和1911年出版的《秘密花園》。尤其是《秘密花園》,一經出版,立刻風靡一時,被無數次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一百多年來,一直是英美家庭的傳統讀物。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秘密花園》的故事是這樣的:

小女孩瑪麗出生在英國殖民地時期的印度,父親是英國政府職員,母親喜愛社交,并不關心她。每天陪伴她的是印度奶媽和仆人。瑪麗長得不好看,對奶媽和仆人驕橫粗魯。

連她的家庭教師們都不喜歡她,沒有哪一個教得長久。一天霍亂爆發,瑪麗的奶媽父母和很多其他的人都死了,房子裡沒死的仆人也跑光了。一個認識她父親的軍官來到這座房子,震驚地發現這座被遺棄了的房子裡還有一個小女孩活着。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瑪麗被人帶回英國,目的地是阿奇博爾德-克蘭文先生的莊園。克蘭文先生是瑪麗的姑父,将成為她的監護人。來接瑪麗的是莊園的管家莫得勞克太太。

瑪麗到達莊園,被告知主人不想見她。照顧她的女仆叫瑪莎,瑪麗對待瑪莎很是無禮,瑪莎并沒有生氣,隻是告訴她該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瑪麗認識了莊園裡的一個老花匠,還結識了一隻知更鳥做朋友。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一天,在和鳥玩的時候瑪麗發現了一個花園,但花園被牆包圍着,怎麼也找不到進去的門。仆人瑪莎告訴她這個花園是已經去世的克蘭文夫人的。夫人去世後這個園子就被關閉了。夜裡,瑪麗聽到房子裡有哭聲,但瑪莎告訴她那是風聲。

一些日子後瑪麗又聽到哭聲,但沒人告訴她怎麼回事。

春天來了,瑪麗漸漸開始喜歡女仆瑪莎,還意外撿到了通往秘密花園的鑰匙。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瑪莎經常給瑪麗講自己家的事,也給家人講瑪麗的事。瑪莎從家裡帶了根跳繩給瑪麗。瑪莎家雖然很窮,但瑪莎的媽媽還是花錢買了根跳繩讓女兒帶給瑪麗。這位媽媽希望瑪麗能強壯快樂起來。在知更鳥的帶領下,瑪麗意外地發現了秘密花園的門:它 就被掩蓋在常春藤下。

瑪麗進入了花園,并興奮地在花園裡幹了好幾個小時的活。在宅子裡,瑪麗又聽到了哭聲。

女仆瑪莎讓弟弟迪肯給瑪麗帶來了做園藝的工具和一些花籽。瑪麗和迪肯來到秘密花園,一起修整這個園子。瑪麗很喜歡迪肯。

莊園主人克蘭文先生要見瑪麗。因為女仆瑪莎的媽媽跟這位莊園主談到瑪麗。克蘭文先生是個不快樂的人,駝背。

瑪麗終于發現了哭聲的來源。原來在這座宅子裡還住着一個小男孩,叫科林,是莊園主人克蘭文的兒子。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這個男孩終日卧床,父親不願見這個虛弱的兒子,選擇大部分時間在外遠遊。整座宅子裡的人都相信這孩子的後背也會像父親那樣變形,而且不會活很久。

科林脾氣很壞,容易歇斯底裡。他的醫生是父親的堂弟,有些希望這個孩子死去,這樣将來他就可以作為親戚來繼承這個莊園。

科林對同齡的瑪麗很感興趣,吩咐仆人和醫生自己要常常見到瑪麗。

瑪麗與迪肯經常在花園裡幹活。科林與瑪麗吵架,互相罵對方自私。

科林半夜開始歇斯底裡,女仆和護士毫無辦法。護士找來瑪麗,瑪麗訓斥科林,檢查他的後背,發現根本不存在變形。大人散去後,瑪麗握着他的手唱歌哄他入睡。

不知不覺中,瑪麗發現自己沒有以前那麼令人讨厭了。瑪麗告訴科林他們有個秘密花園,科林希望有一天和他們一起去看。

瑪麗經常和科林講外面的世界,科林精神狀态漸漸好起來。他的醫生雖然有些失望,但還不失正直。

科林指令家裡的仆人們不許靠近花園,他終于親眼看到了這個花園,并得知這是他媽媽的花園。科林種下了玫瑰。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天氣好的時候,科林每天都在花園裡和瑪麗,迪肯一起勞作,玩耍,他一天一天強壯起來。雨天的時候科林和瑪麗就在巨大的宅子裡探索那些沒有人住的房間。

一天,女仆瑪莎的媽媽來到他們的花園,她帶來了食物給他們。她母性的光輝使每個人都感到快樂溫暖,科林真的希望她就是自己的母親。

科林的父親收到瑪莎的母親寫給自己的信,希望他能回家。科林的父親遠遊歸來,驚喜地發現兒子已經變成一個結實英俊的小夥子。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秘密花園》這本書寫了兩個人的變化,一個是莊園主人的兒子科林的,一個是小姑娘瑪麗的。科林的變化強烈而奪人眼目,在每一行描寫他的字裡行間跳動着。出場時他是個蒼白虛弱的小男孩,相信自己會遺傳父親的駝背。他的世界如同冰窖,他吵鬧卻沒有任何存在感:仆人覺得他是一個歇斯底裡的小主人,很快會死去,他最親的人父親也不願看到他。

他的醫生也希望他死去,以便自己将來可以以親戚的身份繼承這個莊園。這個孩子像個隐形人一樣生活在這個幽深的宅子裡,瑪麗很久都不知道她有這樣一個表哥。科林害怕一切,覺得外面的空氣都會殺死他。

表妹瑪麗的到來改變着這一切。她把科林看作是一個平等的人,不買他壞脾氣的賬。她堅信大自然會使這個男孩好起來,她帶來外面的資訊,有關植物的,有關動物的,有關朋友的,有關花園的,然後她堅持帶這個男孩去到他們的秘密花園。

在花園裡,科林沐浴着陽光,沐浴着友誼,沐浴着生命的生機勃勃,把那個陰冷的世界遠遠甩在身後。科林日漸強壯,終于成為了一個健康英俊的男孩子。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與科林這種強烈變化相對比,小女孩瑪麗的變化多少有些隐形的味道。瑪麗出場時并不吸引人,她長相平平,脾氣很壞,對待奶媽和女仆十分惡劣。她被母親忽視,不懂得去愛别人。當被送到姑父的莊園後,她對待女仆瑪莎頤指氣使,沒有一點禮貌。

但她發現了外面的世界,結識了花匠,還結識了一隻知更鳥,後者讓她開始意識到被喜歡的溫暖。再後來她開始喜歡瑪莎,喜歡瑪莎的弟弟迪肯。

感受到瑪莎的媽媽帶給她的溫暖。當看清科林的情況後,這個曾經那麼令人不愉快的小女孩卻成了這裡唯一一個在乎這個正在死去的小男孩的人。

她堅持用自己相信的方式帶給他生的希望,使他的生命從死亡的邊緣醒轉,慢慢站起,到最終變得強大。而她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成熟堅強。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這本書中讓人感覺最溫暖的是女仆瑪莎的媽媽。很精彩的是這位媽媽直接出場的次數極少,她的出現主要在别人的口中。但她的形象卻異常清晰慈祥。

她養了很多孩子,允許他們在荒原上自由地奔跑。她的家很窮,但在大女兒瑪莎的心裡卻是天堂,每一次可以回家時都開心不已。她聽女兒講瑪麗的事情,雖然沒見過那個令人讨厭的小東西,她卻對這個孩子充滿着母愛和了解。

她囑托莊園的女管家善待瑪麗,甚至忽略自己卑微的身份,鼓起勇氣找莊園的主人克蘭文先生談話,提醒後者莊園裡還有一個小女孩,不要對她的生活置之不理。瑪莎的媽媽沒有什麼錢,卻義無反顧地拿出兩個便士買了一根跳繩讓女兒送給瑪麗,因為她想讓這個瘦弱的小女孩強壯起來。

莊園主人克蘭文在外遊蕩時,她寫了一封信給這個父親,要他回到自己的家來看一看。瑪莎的媽媽特别懂得孩子,莊園女管家莫得勞克太太曾講到:“昨天我去斯威特村的時候在她的農舍停下來,我們聊了聊。她對我說:‘嗯,薩拉·安,她也許不是一個好孩子,她也許不是個漂亮孩子,但是她是個孩子,孩子需要孩子。”在故事的結尾,科林靠着瑪莎的媽媽“很近地站着,眼睛盯在她身上,帶着一種着迷的愛慕,突然他抓住她藍色罩衣的布,緊握着。“你就像我——我想要的,”他說,“我但願你是我的媽媽——也是迪肯的!”

故事中還有一個令人愉快的人物就是女仆瑪莎。瑪莎沒讀過什麼書,是一個有着衆多兄弟姐妹家庭的長女。她平時作為女仆工作,休息日就回家幫媽媽幹活。在一個貧困的家庭長大,在一個冷漠的環境裡工作,但這些負面的東西似乎都沒有在瑪莎身上留下任何不好的印記。

她快樂,善良,單純得就像她愛的原野上的風,給陰冷的大宅子裡一個寄居的小女孩帶來春的溫暖。她讓這個女孩子懂得她可以被照顧,但也應該學會獨立。

她還讓這個令人不愉快的小女孩懂得生活可以很清苦,但快樂就在那裡。可以說,這個樸實自愛的姑娘才是小女孩瑪麗的第一個老師。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同作者其他的兒童作品一樣,這個美麗的故事裡也有些東西現實得讓人不寒而栗。在小女孩瑪麗和表兄科林那充滿生命激情的變化後面是一個冷徹骨髓的事實:他們都是被抛棄的孩子。瑪麗的媽媽很漂亮,但她的生活裡就像沒有這個孩子一樣。

她熱愛社交,總是讓奶媽和女仆把小姑娘帶到不要幹擾她的地方。以至于人們隻是聽說他們的大房子裡有一個孩子。當霍亂發生人們死得死逃的逃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這個房子裡還有一個小女孩活着。

科林從小沒有母親,他的父親相信他會繼承自己的駝背,然後活不到成年就會死去。是以他選擇遠離這個孩子,常年在外遊蕩。

科林的醫生也希望他死去,這樣他就可以在未來繼承莊園。周圍的其他人毫無惡意地營造了一個恐怖的氛圍,那就是這個孩子的後背将來會駝,他活不長久。直到瑪麗進入他的生活。

這個女孩就像《皇帝的新裝》裡那個唯一一個說實話的孩子,她檢查科林的後背,告訴他他的後背沒有任何鼓起來的地方,告訴他他不會死。就這樣,兩個最初被大人世界抛棄了的孩子攜手活了下來。

心中有花園,永遠有春天,5分鐘品讀《秘密花園》

很喜歡書的名字,《秘密花園》。故事中的莊園被荒原包圍着,在這清冷的環境裡,秘密花園聽起來格外溫馨。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或長或短,我們都會經曆冬天。但隻要我們内心裡有自己的秘密花園,我們就會一直擁有春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