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王瑞
春回大地,萬物複蘇。
從桃花山下到祖厲河畔,從華嶺山麓到引水灌區,會甯處處生機勃發,佳音不斷——
疫情防控卓有成效——白銀市會甯縣唯一一例确診患者治愈出院,聯防聯控實行網格管理,精準發力,無縫對接,“小網格”發揮了大作用;
複工複産有序推進——境内道路暢通無阻,一輛輛務勞工員專車從會師塔下駛向省内外生産一線,一家家企業開門營運,一條條生産線緊張忙碌,商貿流通企穩回升,群衆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全面恢複;
春耕備耕掀起熱潮——初春季節,乍暖還寒,但一座座大棚内,青苗吐翠,綠意油油,晴空之下,成片的塑膠大棚銀光閃閃,田間地頭,機聲隆隆,農民揮鍁培土,播種希望。
一幅生機盎然、充滿希望的美好畫卷正在會師大地徐徐展開。
不誤農時 守護農民“錢袋子”
在會甯縣中川鎮萬畝蔬菜産業園裡,到處可以看到村民們忙碌備耕的身影,有的忙着翻地,有的忙着施肥、澆水,一派熱火朝天的場面。
今年,梁堡村村民梁新亮建了6個塑膠大棚,其中3棚草莓,3棚聖女果。在他的精心操持下,棚裡的草莓長勢喜人,将在一個月後上市。“最近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大棚裡草莓的非常時期。”梁新亮說,“給草莓澆水、施肥,哪樣活兒都離不開人。關鍵時期,把咱自己防護好,更得把大棚照顧好,這可是一年的奔頭。”
在土門岘鎮的塑膠大棚裡,村民正在運肥、覆膜、松土、栽植。他們之間沒有了往日勞作之餘的寒暄,各自忙碌。鎮上組織從業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搞服務,協調解決農民在春耕生産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提及土門岘鎮“疫”後農業生産工作,鎮長劉向軍說:“我們将積極應對疫情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動員農民不誤農時開展春耕生産,組織做好農産品及農資調運儲備,強化技術指導與服務。”
做好春耕備耕直接關系百姓“米袋子”和農民“錢袋子”,也關系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搶農時,促生産,會甯縣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全力抓好春季農業和畜牧業生産,保障種子、化肥、農藥、飼料等生産供應和運輸暢通。
有序推進 打好複工“新戰役”
在漢唐街民俗文化演藝廣場,會甯縣為300多名即将奔赴江蘇、上海、蘭州等地的外出務勞工員采取“點對點”包車配送服務,助力他們順利返崗複工就業。鑫博人力資源會甯縣辦事處負責人南僖紅說:“疫情期間,我們給會甯的廣大農民朋友對接了很多務工崗位,當地政府免費配車,一大批務勞工員已經送往上海、江蘇、浙江。”
“測體溫、戴口罩、勤消毒……”複工以來,位于北城工業園區的金富鑫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會甯分公司,員工每天上班前都要認真落實防疫措施。看到公司在防疫上的種種舉措,身為員工的張啟東,此前心中的顧慮煙消雲散,“現在就要好好幹,把之前耽誤的時間補回來。”
作為會甯縣首批複工企業,金富鑫公司深感責任重大,既要讓員工盡快就業,增加收入,又要做好防疫,為全縣複工複産起好頭、帶好步。“目前隻開一個工廠中的房間,一條生産線,一條線上15個人,其餘人員進行輪班次上崗,維持複工及生産的正常秩序,確定員工及員工家屬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公司品質主管周謹說道。
沒有“熱火朝天”,但是“穩步有序”, 分步、有序組織複工複産成為特殊時期會甯企業的共同選擇。
細化措施 當好企業“服務員”
戰“疫”情,抓發展。會甯正在春潮湧動中闊步前行。
複工複産,交通運輸是“先行官”,縣委、縣政府根據省市要求,第一時間打通域内“大動脈”,暢通全縣“微循環”,并積極聯系全國各大勞務公司,有序組織務勞工員跨區返崗。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開工季延遲,也比往年艱難,衆多企業正面臨着種種考驗,缺人手、缺原料、缺物流、缺資金、缺訂單……會甯縣正視複工複産面臨的困難問題,從逐漸解除管制、暢通交通、公共場所有序開放,到降成本、降租金、金融暖企、财稅支援等,會甯縣送出暖心“政策包”,打出惠企“組合拳”,拿出“真金白銀”,統籌各方面工作,提振企業複工複産信心,讓企業吃下“定心丸”,聚力“加速跑”,弘揚長征精神,彰顯會甯擔當。
全縣各相關部門牢牢盯住企業防疫鍊條上的重點部位、關鍵環節,與企業黨組織一道,做好體溫檢測、組織篩查、個人衛生、中藥預防、食堂消毒、集體宿舍管理、工廠防疫和責任體系建設等工作,督促企業在每個工廠中的房間、宿舍、樓棟都實行專人管理,確定疫情防控全覆寫、無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