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FC總裁白大拿:李小龍才是鼻祖。李景亮被制服前為什麼不肘擊?

作者:楊zhenc

一、什麼是ufc

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 中文意思是終極格鬥冠軍賽,是目前世界上最頂級和規模最龐大的職業mma(綜合格鬥)賽事。

1、每年舉辦超過20期,按次付費比賽直播,賽事擂台為标志性的八角籠,簽約ufc的職業格鬥選手都經過系統而科學的格鬥訓練,具備綜合運用各種格鬥技術的能力。

2、ufc在1993年首辦于美國丹佛,比賽擂台為标志性的八角籠,目的是在開放式規則下為不同國術流派的格鬥家提供統一的競技平台,進而産生終極冠軍,原本隻準備舉辦一屆的賽事因超高的關注度延續了下來。

3、ufc組織秉承競技綜合格鬥的悠久曆史和傳統,其曆史和傳統可追溯到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約80年前,巴西的綜合格鬥形式——vale tudo(無限制格鬥)點燃了當地人對于這項體育運動的興趣。

4、ufc組織将綜合格鬥(mma)引入了美國,目的是以最優秀運動員參加的競技比賽為理念,最後産生"終極格鬥冠軍",這些運動員必須精于所有格鬥的各種訓練項目。包括:空手道、柔術、拳擊、跆拳道、擒技、摔跤,相撲和其它格鬥項目。赢得競技比賽的運動員将成為終極格鬥冠軍。

二、他是鼻祖!

無論你來自什麼國家,說什麼語言,隻要你骨子裡有格鬥基因,你就會愛上我們的比賽。我們的運動推崇個人英雄主義,就像拳王阿裡、泰森和李小龍,這些人都可以獲得全世界的認同,”白大拿在談到ufc這項運動的魅力時說道。

UFC總裁白大拿:李小龍才是鼻祖。李景亮被制服前為什麼不肘擊?

不管你們信不信,我是來勸架的!大家有話好好說!

說到李小龍時,他說:“不錯,李小龍是綜合格鬥的鼻祖。1960年,李小龍就創造了這個運動,1973年的電影《龍争虎鬥》是李小龍的巅峰作品,電影裡也将他推崇的mma運動介紹給了大家。”

UFC總裁白大拿:李小龍才是鼻祖。李景亮被制服前為什麼不肘擊?

他才是鼻祖

如果你看過ufc的宣傳廣告,你就知道ufc最早起源是由于李小龍,對于李小龍與mma先驅性的偉大貢獻,日本權威武刊《空手道》雜志曾這樣點評道:偉大的中國國術家李小龍--綜合格鬥的始祖。2007年,在tv李小龍日的紀念活動上,ufc總裁就曾經公開評價李小龍為mma之父,更值得一提的是,白大拿與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也有不錯的私交,或許李小龍在美國國術界的宗師地位是連接配接ufc和中國國術的最好橋梁。

事實上,很早以前,李小龍就提出過"綜合格鬥競技"的國術理論,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這也正是截拳道精華的所在,事業性mma比賽的分指手套和截拳道中使用的分指手套如出一轍,現在世界武壇全接觸的自由搏擊制的擂台形式,主要推動者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初号稱美國踢拳宗師的喬-劉易斯,而喬-劉易斯正是李小龍三大冠軍級深造弟子之一,他的全接觸自由搏擊職業賽的理念,正是間接源自他的導師李小龍。

UFC總裁白大拿:李小龍才是鼻祖。李景亮被制服前為什麼不肘擊?

能打赢就行!!!

李小龍說,在國術的久遠曆史中,盲從與模仿似為多數國術家、老師與學生之通病,原因半系人的天性使然,半系與保守與傳統的派别有關,他們并不真面對實際的搏擊,大多數國術家均與真正的功夫相去甚遠,實際的搏擊是簡捷且直接的,而他們不是曲解了它,便是空想。并不會直接入真正的核心、關鍵,妄憑花巧的招式與人工化的技巧,欲求符合實際的搏擊情況。李小龍認為應該熟練對你有用的東西 , 抛棄沒有用的 。與其說愚者因智者的回答而學到東西 , 不如說智者因愚者的質問而得到更多 。 能夠克服自己 , 就是成功的開端 。

李小龍正是在習練中國傳統國術的基礎上,也是以看到了其在當代發展中的優缺點後,才依據實戰需要,讓中國國術與跆拳道、空手道、西洋拳擊、巴西柔術、俄羅斯桑博等,走向融會貫通的路徑,形成了“綜合”格鬥的先驅:“截拳道”!!!

三、規則和限制

雖然是綜合格鬥但是還是有規則的:

1、 所有比賽都将由三位判分員(或稱場裁)進行打分,三位判分員圍繞拳台分别坐在不同位置對場中選手的表現進行評估;裁判不可以兼任判分員。

2、 比賽采用10點扣分制,例如某一回合,給予該回合的勝者10分、敗者9分,以此類推計算;但也有特殊情況,例如雙方場面上難分難解,此時可以給雙方打上10:10的比分。

3、判分員可将選手的技術表現作為評估标準,例如有效的打擊、纏鬥、節奏的控制、場面上的主動性以及防守等。

4、 在評估選手的技術表現時,應将拳腿打擊力效率更高、纏鬥能力更強、控制得更好、進攻更主動、防守更嚴密等的一方作為優勢方,進而在打分上評出優劣。

5、 選手的打擊是否有效将由他的合法攻擊的總數來決定。

6、 選手的纏鬥是否更具優勢取決于成功的扭摔及地面扭纏的次數;例如一位選手在站立狀态直接下潛抱摔扭倒對手、躲過地面雙腿布置的防守後占據騎乘位,而下位的選手積極部署的雙腿guard等,這些都是纏鬥的評判标準。

7、 比賽的控制優勢取決于選手在對決中的節奏、所處的位置與形勢等;例如在對方嘗試抱腿摔時屹立不倒并反擊,反将對手拖入地戰并嘗試制服技術,突破地面防守占據騎乘位為有力的地面打擊創造條件等,這些都可在視作比賽控制方面的表現。

8、 進攻性方面的優勢展現在積極地移動壓迫對手并伴以打擊。

9、 優勢防守意味着避免或減少對手有威脅的進攻、抱摔與糾纏等所造成的傷害,并能保持反擊。

UFC總裁白大拿:李小龍才是鼻祖。李景亮被制服前為什麼不肘擊?

那ufc又有什麼限制呢?有的問會給李景亮支招,但是很多攻擊動作确是被禁止的:

違規行為有

  1.頭撞(現在規則是允許頭撞)

  2.插眼

  3.咬

  4.抓頭發

  5.摳嘴

  6.擊裆

  7.用指頭摳挖對手的七竅或傷口

  8.小關節關節技(撅手指頭、腳趾頭)

  9.擊打後脊柱或後腦(現在的可以打後腦)

  10.用肘尖向下擊打

  11.擊打喉嚨,包括扭抓氣管

  12.揪、扭、撓對手的肌肉

  13.抓對手鎖骨

  14.踢擊躺在地上的對手

  15.膝擊躺在地上的對手

  16.踩躺在地上的對手

  17.用腳跟擊打對手腎部(當對方倒了時,允許用腿或腳踢對方踩對方身體裆部和腰部除外)

  18.将對手以頭部或頸部着地擲向地面

  19.将對手扔出八角籠

  20.拉扯對手的短褲或手套

  21.向對手吐痰

  22.因不光彩行為導緻對手受傷

  23.抓住八角籠鐵網不放

  24.在八角籠内用辱罵言辭

  25.在回合結束時仍舊攻擊對手或在回合休息間攻擊對手

  26.攻擊已經在裁判看護下的對手

  27.在比賽結束後仍然攻擊對手

  28.蔑視裁判

  29.膽怯,總是避免與對手接觸,故意或持續地吐出護齒或僞裝受傷

  30.助手幹擾比賽

  31.在比賽期間抛入白毛巾

 比賽結果

  比賽一般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結束:

  降服(submission):一位選手清楚地拍打地面或者他的對手;或者通過語言告知裁判認輸。(就是康納和小鷹比賽時候,連續輕拍他)

  擊倒(ko):一位選手被合法擊中後昏迷或者無法立刻繼續比賽。

  技術性擊倒(tko):如果一位選手無法繼續比賽,比賽則以技術性擊倒而結束。

UFC總裁白大拿:李小龍才是鼻祖。李景亮被制服前為什麼不肘擊?

哎!哥們,行了,我們關系沒那麼好,别再抱我這麼緊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