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明珠在我國古代民間又名叫“夜光壁、夜光石、放光石”,相傳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夜間能發出光芒的奇石。有專家指出“夜明珠”事實上就是能發光的螢石。夜明珠的主要材料有螢石、方解石和一些鑽石,其中螢石最為常見。“熒石”是普通礦石,一種并不稀罕的工業原料,主要成分為二氟化鈣,是生産氫氟酸的一種化工原料。
稱謂由來
“夜明珠”是在黑暗中,人眼能明視的,天然的、能自行發光的珠寶。在古代“夜明珠”又稱“夜光璧”,“明月珠”等。著名“夜明珠”有“随珠”、“懸黎”、“重棘之璧”、“石磷之玉”等。
我國民間流傳的“夜明珠”,都有着奇異的發光性能,能在無光的環境中發出各種色澤的晶瑩光輝。“夜明珠”在中國5000年文明史中是最具神秘色彩,最為稀有,最為珍貴的珍寶,并為皇權私有。“夜明珠”有着很深厚的曆史底蘊和文化内涵。
夜明珠的發光原理
實體學中,夜明珠的發光原理是由具有磷光物質的石頭在受日照之後,吸收外來能量,然後又在黑暗中将這些能量釋放出來,形成銀白的光華。這與礦物晶體中微量雜質有密切關系。
夜明珠根本算不上寶石,其價值根本無法與單晶體的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翡翠等相比。人們之是以對其有一種神秘感,一是由于古書上有很多夜明珠的傳奇記載,二是它“會發光”。
“會發光”并不神奇,含錳解理石、含稀土礦石、鋇鎳礦等都會發光。“熒石”夜明珠在吸收外來光後,會發出熒光或磷光。随着現在科技的發達,要“人造夜明珠”就像人造大理石、人造鑽石、人造水晶一樣容易,在普通礦石中加入一些發光物質,即會發光,“就像以前的鐘表夜光一樣”。
元素構成
世界上,自然界的礦物種類數以千計,其中有二十多種礦物,它們在外來能量的激發下,能發出可見光,這就是礦物的發光性。例如:螢石、金剛石、锂輝石、祖母綠等稀有礦物。這些發光的礦物,發光時間有長有短,有強有弱之别。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種具有磷光現象的螢石。它含有各種稀有元素而呈紫紅、粉綠、翠綠、墨綠和斑爛狀的雲霧白色。螢石礦物在結晶過程中,有一種特有的稀土元素進入晶格時形成自身光源的“發光中心”。它的摩氏硬度為4~4.5。其石貌絢麗多姿、五彩斑斓。經過工藝加工成小則珠形,大則球狀。在濃濃的夜幕下,珠形如星光閃爍,球狀似皓月吐銀。而且有的優質螢石磷光珠,強光熠熠,恒光不衰,這就是世人傳說的“夜明珠”。
夜明珠的種類
品種
從現代已知的夜明珠品種看,主要有螢石夜明珠、水晶夜明珠、鑽石夜明珠、紅寶石夜明珠、祖母綠夜明珠、(石榴石)夜明珠、锂輝石夜明珠、锆石夜明珠、變石(金綠寶石)夜明珠、方解石夜明珠、冰晶石夜明珠、綠松石夜明珠、歐泊(寶石蛋白石)夜明珠和雷公墨夜明珠等。
主要分類
“夜明珠”按照基體材質的不同可分兩大類。
1.動植物性“夜明珠”:動物界有夜光者如著名的螢火蟲,人人皆知。唐代蘇颚《杜陽雜編》記唐代宗寶曆元年,南昌國獻“夜明犀”。植物界有夜光者很多,如《本草綱目》記載靈芝中的“木威喜芝”、“參成芝”、“七明九光芝”都發熒光。
2.礦物寶石類夜明珠:從固體實體學角度礦物性“夜明珠”的基體材料都是無機鹽類晶體中的激活晶态磷光體。
所謂激活晶态磷光體是指由于晶體晶格點陣畸變而獲得“發光”本領的晶體,而這種畸變,又多半是由于基質内含某些重金屬雜質(激活劑)所引起的。例如ZnS中含少量的Cu就能發出黃綠色磷光,此ZnS稱為基質,Cu稱為激活劑。
由于激活晶态磷光體中激活劑的不同可将激活晶态磷光體也就是“夜明珠”分兩類:
①永久發光的夜明珠: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能量進行激發,而是靠自身含有激活劑,如14C. 3H. 147Pm. 226Ra.232Th.等放射性同位素,能自身激發而發光的。
②長餘輝蓄光型夜明珠:磷光體中的激活劑沒有放射性,必須靠外界的日光、紫外線等光源激發後才能發光的。
目前常用的磷光體不下百種,它們的化學成分除了堿金屬鹵化物外,都是二價金屬(ca、sr、ba、cd、mg、zn)的化合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矽酸鹽,鋁酸鹽,鎢酸鹽,磷酸鹽和鹵素磷酸鹽類。夜明珠”——這一稀世珍寶,古往今來有很多神奇和美麗的傳說,尤其反映在古典戲劇、電影、小說及宮廷中,涉及夜明珠的體裁頗多。自古曆代皇帝登基、太子還朝,夜明珠便作為“鎮國之寶”陪伴皇帝及龍子龍孫入宮。是以,古時候,夜明珠成為一個國家至高、至上、至尊、至崇的權利和富貴的象征。披着濃濃神秘色彩的夜明珠在人們傳統的意識中,既同帝王将相權威同位人格化;又同天地日月星辰般的聖潔而神靈化。
曆史典故
據史籍記,早在史前炎帝神家時就已出現過夜明珠,如神農氏有石球之王号稱“夜礦”。春秋戰國時代,如“懸黎”和“垂棘之壁”,價值連城,可比和氏璧。當時隻有大官家陶來公(範合)和價頓(戰國時大商人)二人買得起。晉國曾以“垂棘之壁”為誘餌“假首與虞以代編”。楚、秦、魏等國的大夫曾借夜明珠寓意哲理,讨論國家大事。秦始皇殉葬夜明珠,在陵墓中“以代膏燭”。漢光武皇後的弟弟郭況“懸明珠與四垂,晝視之如星,夜望之如月”以炫耀其富有。武則天賜與玄宗玉龍于夜明珠,玄宗又回子(世宗)一清珠,光照一室。唐有車時,一顆名為“水珠”的夜明珠,售價億萬。宋元明時,皇室尤喜夜明珠,其中成吉思汗夜明珠,在台灣曾被偷盜,後被破案,物歸原主。元明曾派官員到斯裡蘭卡買到紅寶石夜明珠和石榴石夜明珠。明代内閣曾有數塊祖母綠夜明珠,夜色有光明如燭。
有人視為珍寶,有人棄之如履。古代有人不識寶,曾将懸黎夜色明棄之灣濘。魏國一老農得到徑尺大的明珠,見夜色光大怖,于是丢至遠野。也有人把夜明珠當成“禍水”而“打之沙石間”。雖然有些隻是傳說,但夜明珠憑借其美麗、高貴及神秘在我國曆史上已自成一種文化。
曆史記載
有關于夜光石的記錄如下:“白色有銀絲,體輕能浮水面。夜間擲地有光,淡藍色,明如曉星。如光微暗,用水浸之,光如初。”,據說長白山就有。
石頭—般是不發光的,除非寶石。但在長白山,卻有夜間發光的石頭,令人生奇。
劉建封在考查長白山時,有關于夜光石的記錄:
白色有銀絲,體輕能浮水面。夜間擲地有光,淡藍色,明如曉星。如光微暗,用水浸之,光如初。此夜光石,是自然形成的,還是火山爆發後岩漿冷卻成的?大概是後者,但不算定論。
還有一種夜間可以發光的石頭,不能浮于水面,被稱為“星星石”劉建封在考查長白山天池時實錄道:
星星石,在避風石南。石形圓大,夜有異光,人呼為星星石。雖然也能在夜間發光,盡卻與夜光石不同,—個石形圓大,一個體輕可浮水面,—個夜有别光,一個光淡藍色。
它們發光的原因是不是相同呢? 這兩種石頭,會不會有特殊的用途呢?
長白山除了有能發光的石頭外,還有會發光的木頭。
“松根披風吹倒,年久不變之故,木色微黃,每逢陰雨夜而放光如燃硫磺,晝則不見”。(劉建封考查長 白出時收錄)。即使現在,長白山林區夜間也可以看到能發光的木頭。這些木頭,一般均為朽木,當地百姓稱作“爛木香。爛木香會發光,對長白山人來說,不算稀奇,但發光的原因,卻很少有人能說得清。
長白山除了會發光的石頭、木頭外,還有。一種蘑菇也能發光。白天觀察這種蘑菇,同普通的蘑菇差別不大,但到夜間,卻放出鮮明的熒光,百米之外也看得見。倘若夜間進入密生着發光蘑菇的山林,腳下到處一片星光,猶如置身天空,飄然若仙了。撫松縣幾位采到發光的蘑菇者,競末敢食,怕其有毒。
真僞識别
天然夜明珠是極稀有和罕見的,我們鑒定它的真僞,除了用寶玉石方面的檢測儀器科學進行鑒别外,還可以根據它具備的許多特性進行識别。專家介紹,假的夜明珠經過強的放射源照射之後,會發出熒光,有的可以保持三五個月甚至一年。許多發光礦物質都含有放射性,如果沒經過放射性安全檢測,最好不要靠近或長期接觸。
天然夜明珠
(1) 須經光照15分鐘,能在數十個小時内連續發光的淺灰色螢石。
(2) 具有磷光現象,既能産生夜明珠準效應者。
(3) 顔色美麗,半透明,無須任何光照,即永久主動發光,并且發光能量較大。
(4) 一定要把螢石的螢光和磷光區分開來,磷光現象是在外加光源作用,去掉後還能保持一定的發光時間。
(5) 觀察它的發光長世界上最大夜明珠(5張)度、均勻度,及半衰期,餘輝長短。
人造夜明珠
(1) 在自身不發光的螢石裂隙中填充螢光粉,僅局部或線條狀發光。
(2) 發光部位通過光照後,時間短瞬即逝。
(3) 填充發光物,破綻楚楚,有明顯的痕迹,肉眼觀看,比較容易識破。
由于純天然夜明珠價值較高,在鑒定真僞時,要持嚴肅、認真的态度,應有國家寶玉石權威檢測機構出具鑒定證書作依據。
夜明珠的價值
1、唐睿宗時, “水珠”的夜明珠“價值億萬”,胡人用四千萬貫(方孔錢一千為一貫)買走。
2、元代“照紅殿”紅寶石夜明珠,重一兩三錢(合265.625克拉),價十萬錠。
3、元代(石榴石)夜明珠,重一兩三錢(合203.125克拉.)官估值中統錢十四萬錠。
4、明内帑曾藏祖母綠夜明珠“故為至寶,其價六等”,大一二錢者,可值萬餘換。
5、清慈禧夜明珠,重四兩二錢七分(合667.1875克拉)“值一千零八十萬兩”;宣統元年估價均漲十倍,至民國二十五年又行估價須漲百倍,時至今日已無法計算,隻能視為“無價至寶”。
【本内容文字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