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中有一句“嘗罷河鲈不思魚”,形象的表達出了河鲈的美味,從釣魚人角度出發,河鲈同時也是很好的垂釣對象魚,吃食兇猛,掙紮力量大,釣過河鲈的朋友都對此念念不忘。本文就來詳細聊一聊一種不太常見的河鲈——五道黑,自然生長繁殖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我國的新疆北部的河流裡,部分地區有養殖。有機會各位釣友可以嘗試一下垂釣五道黑,也可以作為增加閱曆來看一看,豐富自身對魚種的認識。既然從釣魚的角度出發,那麼:
什麼是五道黑,它的生活習性是什麼?
什麼釣法是最佳的垂釣手段?
什麼餌料最合适?要不要打窩?
從以上3點我們可以找出垂釣五道黑的線索,想釣好一個魚種,必須要先了解它的習性,了解它的覓食習慣,喜歡栖息的場所,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去垂釣的,才能保證漁獲,是以這也是我一直提倡的,到一個地區釣魚,最快的了解當地情況的方法是,多和當地釣友交流,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魚情水清的了,是以:
五道黑

五道黑屬鲈科魚類,為肉食性兇猛魚類。學名赤鲈。是分布于歐亞大陸溫帶和寒帶地區的淡水魚類。生活于植物叢生的江河、湖泊中。通常有兩個類群:一個種群生活于沿岸淺水區,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個體較小,生長也慢些;另一個種群栖居于深水區,以小型魚類為食,個體大些,生長較快,三冬令可達成熟,最大個體可達500mm。仔魚以浮遊動物為食,體長達40毫米時,則以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亦食些水生昆蟲和甲殼類。
鲈魚有很多種,今天我們主要談的是河鲈中的一種,以身上有5道明顯的黑色條紋而被戲稱為五道黑,其實它的條紋有5-7條,隻不過最明顯的有5條,非常漂亮,我也曾在北京作為觀賞魚養過它,每天釣點餐條、抓點小泥鳅喂它,看它吃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通常假裝不經意的在水裡溜達,或者藏在假石後面,蓦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小魚發動攻擊,攻擊一氣呵成堪稱完美。通過這些習性我們得出了一些結論,五道黑屬于肉食性魚種,喜歡藏身在障礙物中來發動突然攻擊,攻擊性強,那麼就可以找到釣獲它的辦法。
通過上面了解五道黑的習性後,總結出來兩種最好的垂釣方法,第一種是路亞,高頻率的抛竿加跳底動作是垂釣五道黑很好的手段,同時路亞釣獲的個體也比較大,第二種就是海竿守底,用多根海竿來增加中魚機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選擇。
路亞相對裝備簡單,無論是德州釣組跳底來搜尋石頭區域,還是全水層的vib都可以,甚至半沉的米諾、亮片、鉛筆也有一定的效果,但針對這種對象魚,德州釣組軟蟲跳底我認為是最好玩的。不停的在不同的石頭區域搜尋,“掏”石頭縫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至于手法就看個人喜好了,揚竿跳動,斜拉抽搐等等手法都可以,我個人更喜歡一跳一跳的方式,常常在挑杆尖後軟蟲在下降的過程中出現咬口。軟蟲我更偏向于卷尾和t尾,顔色上個人感覺亮綠色和墨綠色彩點的中魚率高些,步進蝦沒嘗試過,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嘗試。
海竿是我最喜歡采用的釣法,一般5、6根海竿組裝好串鈎後,挂蚯蚓或者小魚抛投出去,耐心等待就可以了,因為這種釣法需要耐心等待,是以我還會單獨留一根海竿,3米左右的長度,使用墜上鈎的方式,隻用一個單鈎挂活餌,向上高挑杆尖的方式向回拖釣,這個方法是我借鑒了傳統釣中長杆短線挂蝦拖釣鲈魚的方式,隻不過用海竿搜尋面積更大。線組最下方用一個鉛墜固定,上面10多公分處系一個短子線,長的太容易纏繞,子線我一般用碳線,仿咬能力強一些。找到障礙區後,先抛遠後向回拖,到達障礙區後可以明顯感覺到石頭的磕碰,因為子線在上方,不容易挂鈎。跟路亞的方式很類似,隻不過用的是活餌罷了,感覺這樣的效率更高些。
至于标點我通過幾次垂釣過程發現,淺水區五道黑小,口很多,但經常空杆,深水區,亂石多的地方五道黑體型大一些,但口要少點。這個就看您自己的選擇了,想過瘾就釣小五道黑,頻率快的很,一會就能釣個1、20條,想釣大體型的就要耐心的在深水區搜尋了,有可能一個咬口中的魚就抵10條小五道黑的大小,溜起魚來也很過瘾,如果能遇到洗鰓就更完美了。
如果是采取路亞和海竿的方式是不需要打窩的,打窩也沒有意思,隻有台釣定點釣才需要打窩,是以窩料就不多累述了。至于釣餌也很簡單,任何活餌、葷食都可以,最簡單的就是蚯蚓,其次是小魚,小蝦,我還聽說用魚眼睛也可以當做釣餌,但有點殘忍,一直沒嘗試過。釣餌中蚯蚓成本最低,活蝦效果最好但成本也高,這個自行選擇吧。其實釣餌都差不多,我覺得釣這類魚種,動态更重要些,路亞都是假餌,也是通過模仿小魚的動作來引發攻擊,是以讓釣餌不停的在運動,加上活餌的味道刺激,效果更好。
五道黑大體上很少有釣友能有資源去垂釣,隻不過它的習性和其他鲈魚類似,如果有釣其他鲈魚的經驗,有機會遇到五道黑的地方很容易就釣獲它了,它的顔色我認為是非常漂亮的。希望本文的介紹能讓您了解到一些稀奇的魚種,如果覺得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我,随時分享有趣的小魚小技巧,我是釣魚人烏蘭,一個純粹的釣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