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陽西泰安堡:中共橫山國小支部舊址

視訊加載中...

橫山國小支部舊址位于陽西縣塘口鎮泰安堡内,它是金橫地區第一個黨支部,見證了黨上司兩陽人民為民族獨立、家鄉解放而艱苦奮鬥的曆史。今天《紅色印記》系列報道就帶大家走進橫山紅色文化基地—泰安堡,一起感悟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記者 李陽:泰安堡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公元1807年),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距今已有200多年曆史。古堡内的劉氏宗祠就是原來的橫山國小,也是金橫地區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橫山國小支部舊址。目前,為了加強紅色文化保護,正對宗祠進行修葺改造。在宗祠斜對面,有一口跟古堡同時期修建的古井,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群衆和革命者,被後人稱為“革命源泉”。

陽西泰安堡:中共橫山國小支部舊址

1940年,黨組織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移到農村。同年8月,中共陽江縣委通過統戰關系安排廖紹琏 到橫山國小任校長,在陽春縣金堡、陽江縣橫山一帶開展黨的地下工作。9月,在橫山泰安堡内建立了金橫地區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橫山國小支部,林元熙任支部書記。自此,黨在農村的地下工作以星火燎原之勢展開。

橫山村老黨員 劉再炯:當時,黨組織配置設定他(廖紹琏)到這裡教書,借教書之名,蘊藏了革命的種子,培養學生,宣傳馬列主義。日寇侵略中華時,他又組織帶領了一支自衛隊,組織人民協助抗日。黨組織為了擴大力量,派了陽江城的林元熙,他剛從韶關學習回來,直接配置設定回來任支部書記。内戰時,也經曆了很多艱苦日子,在這個地方蘊藏了革命種子,相當于橫山地區人民群衆是革命火種的保護力量。

市委黨史研究室黨史編研科副科長 黃嘉麗:橫山黨支部建立後,一方面在當地開展統戰工作,團結争取社會進步人士對革命工作的支援;另一方面深入發動群衆,辦農民識字班,組織文藝宣傳隊,穿村過寨宣傳抗日,動員群衆參加抗日。

陽西泰安堡:中共橫山國小支部舊址

2017年12月,橫山村被列為第二批省定“紅色村”。泰安堡成為了陽江市的黨員教育基地和愛國教育基地。近年來,橫山村黨總支部以“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建設為契機,投入600多萬元建成了陽江橫山紅色展館、修繕了革命遺址泰安堡、建設了陽西縣委黨校橫山分校,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與保護利用紅色資源緊密結合起來,活化紅色資源,傳承“泰安烽火”革命精神,使革命老區釋放出發展新動能。

橫山村黨總支部書記 陳華清:目前,正對劉氏宗祠進行修繕,竣工後,将在裡面布置展館,下一步,我們将充分利用泰安古堡的紅色資源,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文字:劉贻敏,麥月賢

攝像:董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