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于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其實仔細想想,有時候愛情的确觸手可及。
對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一瞬間的邂逅,便成全了彼此一生的美好。
隻是一見鐘情終究隻是少數,大多時候,仍會是擦肩而過,即使曾經擁有過短暫的甜蜜。
也許這就是成長,成長又似乎總是和漫長的等待、無解的追問、冰冷的孤獨聯系在一起。
在多年之後,我們也會寄情于“如果”,隻可惜一直前行的人生不會存在如果。

是以馬克·吐溫才說:“生命在最美好的時候開始,在最糟糕的時候結束。”
同為美國著名作家的弗蘭西斯·菲茨傑拉德受此靈感啟發,寫就了短篇小說《本傑明·巴頓奇特的一生》,時隔85年後又被大師級“鬼才”導演大衛·芬奇翻拍成了電影,搬上大銀幕。
《返老還童》丨2008
擷取觀影方式(點選)
導演:大衛·芬奇
主演:凱特·布蘭切特 / 布拉德·皮特 / 朱莉娅·奧蒙德 / 芳妮·a·錢勃絲 / 伊萊亞斯·科泰斯
如果一定要在好萊塢找一個人來拍攝時間,定格時間的流動,勾勒出湍急與緩慢,以及對生命的腐蝕,對愛情的試煉。能夠把時間拍得既深沉又細膩、既哀豔又釋然的那個人,應該是大衛·芬奇。
整部影片故事極為流暢,從劇本、台詞、鏡頭到人物塑造都無可挑剔,甚至不少影迷在讀完原著小說後認為小說遠不及電影精彩。
這也是為何影片能夠在2009年獲得第81屆奧斯卡13項提名,其中包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等多個重量級獎項,最終也成功拿下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化妝、最佳藝術指導三項大獎。
在影片一開始,便通過一則故事,來引入“時間倒流”的概念及背後的深層寓意。
鐘表匠師為了紀念在一戰戰場身亡的兒子,刻意将鐘表逆時針的旋轉方向改成了順時針,經曆了喪子之痛的他是多麼希望時間可以回轉。
耗盡匠師心血的巨大鐘表被懸挂在新奧爾良火車站,多年之後戰争勝利,街上滿是人群在慶祝,一個富人家庭的嬰兒也就在此時出生了。
父親托馬斯急急忙忙穿過人潮趕回家,卻發現眼前的孩子像個将死的老頭,滿臉皺紋,還不停啼哭,妻子也為此難産而死。
心痛萬分的托馬斯立刻抱起嬰兒奪門而出,直接放在了養老院的台階上,好心的奎尼收留下了嬰兒,并取名本傑明,别人問起她邊說這是我姐姐家的孩子,以後由我照顧。
一群老人看着與自己同樣衰老面龐的嬰兒,倒并沒有覺得太大驚小怪,很快便習慣了。
但醫生在診斷後告訴奎尼嬰兒器官衰弱,四肢僵硬,還患有白内障,可能撐不了太久。
但奎尼還是堅持留下了本傑明,當自己親兒子一樣呵護。
意外的是,本傑明并沒有被滿身疾病奪去生命,随着年齡漸長,身體反而變得略好轉些。
本傑明坐着輪椅度過了自己的童年,5歲時才第一次顫顫巍巍學會了走路。
在這個滿是老年人的大家庭裡,年幼而衰老的本傑明反而受到了所有人的喜愛。
有退休的女歌唱家教他如何彈鋼琴。
有同樣坐着輪椅的大爺一直在跟他分享自己7次遭雷劈的故事。
還有個同樣受盡外人異樣目光的侏儒男子,帶着本傑明頭一次進入外面世界,感受花花世界的美好。
在本傑明11歲時,也遇到了年齡相仿的小女孩黛西。
一個是步履蹒跚的老頭,一個是天真爛漫的少女,卻都有着一顆稚嫩無邪的心。
黛西每天和本傑明一起聽着奎尼媽媽講童話故事,她也不害怕本傑明惡魔般的面龐,倆人走得越來越近。
隻是黛西的奶奶卻不允許孫女被“蠱惑”,甚至咒罵本傑明不知羞恥。
本傑明16歲那年,決定獨自一人闖蕩世界,他跟着一艘貨船去往各處。船長在聽說本傑明還沒嘗過葷時,還決定幫這個老人一把。
隻一次本傑明便上瘾了,仍舊懵懂的他甚至把這當成需要賺錢的目的。
但不管走到哪裡,他都兌現着給黛西的承諾,定期給黛西寄明信片。
二戰爆發後,本傑明跟着船長駕船支援美國海軍,也正是在這段時間,本傑明經曆了戰争的殘酷,親眼目睹了人生悲劇的發生。
随着歲月的流逝,本傑明的體型和外貌已近于常人,隻是臉上仍留有皺紋。
魅力初顯,一名有夫之婦開始每天深夜和他品茶談情,本傑明也初次感覺到了什麼是愛情。
隻是這段地下戀情沒過不久便随着對方離開而結束。
二戰結束後,本傑明重返美國,回到了從小長大的養老院。
此時的他已然擺脫了幼年老态的模樣,成長為魅力十足的中年人。
與黛西見面之後,雙方互相為對方的容貌而驚歎不已。
黛西在本傑明離開後被芭蕾劇團看中,多年的訓練後出落成一位身姿曼妙、表演驚豔的芭蕾舞者。
隻是26歲的她還太年輕,顯得太過浮躁,急急莽莽,對一切也都無所謂。
但見過無數大場面的黛西卻讓本傑明覺得很自卑,甚至黛西對“性”的開放也讓本傑明難以适從。雖然本傑明很希望能夠和黛西成為戀人,但還是婉拒了黛西“一夜情”的好意。
生父托馬斯日益年老,一開始隻是和本傑明以朋友相處,臨死之際還是把本傑明帶到了家族工廠,告知了倆人是父子的真相,并把家族産業全部留給了本傑明。
生父離世後,本傑明去紐約找到正在演出的黛西,希望可以訴說自己内心的哀愁。隻是黛西隻顧着和劇團成員飲酒作樂,把大老遠跑來的本傑明晾在一邊。
看着黛西和其它男人卿卿我我,本傑明隻得忍痛離開,尤其當黛西說出“你要我為了你放棄我自己的生活嗎”。
沒有牽挂也好,繼承了一大筆遺産的本傑明每天旅遊探險,生活也很自在。
臉上的皺紋也完全消失,帥氣的面龐吸引了不少女性為之瘋狂。
他以為自己的人生再也不會與黛西産生交集,直到他接到一個醫院打來的電話。
黛西在演出之後,出門時遭遇車禍,被一輛計程車撞斷右腿,5處骨折,臉上也多處擦傷。
黛西不願意以這樣的模樣面對本傑明,但在身體痊愈後,還是回到了養老院。
此時倆人都已年過40,對于倆人來說,都是真正愛上彼此的最合适年齡。
在年齡和外表都完全比對的情況下,本傑明和黛西度過了幾年美好的幸福時光,轟轟烈烈大愛了一場,每天無所牽挂,心中隻有彼此。
“你的臉上幾乎沒有皺紋,而我每天都會多長出幾條,不公平。”
“但我喜歡你的皺紋,每一條都愛。”
但當孩子出生後,開始讓本傑明内心産生了擔憂。他清楚地明白自己老年以後會是什麼樣子,不願黛西和女兒将來面對這一切。
也為了讓女兒能有一位長久陪伴在身邊的合格“父親”,于是本傑明變賣了所有家族産業,将錢全部留給了妻女,之後毅然選擇離開。
若幹年後,已是少年模樣的本傑明忍不住回去看望女兒,也終于和曾經的妻女再次相聚。
隻是當他再次回來後,早已命中注定的悲劇也愈發臨近。
關于這部分劇情,皮哥就不再劇透了。
《本傑明·巴頓奇事》帶來的震撼,不隻在于愛情故事的令人心碎,幻想和結構的獨出心裁,更充滿了對世事滄桑人生如夢的輕輕慨歎。
那時的你是最好的你,現在的我是最好的我,值得幸運的是,我們仍舊還有故事可聊。
片中黛西遭遇車禍是最令人感觸的一段。
影片構思極巧地将車禍發生前的各種“小事”細數了一遍,如果計程車司機沒有停下買漢堡,如果計程車沒有被行人擋道,如果女乘客本應乘坐的上一輛車沒有被行人搶占,如果黛西出門前沒有幫舞伴系鞋帶......
但是生活沒有如果,隻有一連串互相交錯的意外。
也許這就是命運,無人能夠控制。
本文為原創,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皮皮電影(ppdian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