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小福 編輯|樸芳
再談網絡電影精品化。
距離網絡電影精品化,被提出已經走過了兩三個年頭。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網絡電影行業,面對這樣一個行業痛點問題,從業者們從未停止摸索,卻至今懸而未決。
周期短、投入低的網絡電影身上有着難以掩蓋的快消品氣質,它注定難以類比需要曆經長時間打磨的影視項目。這也是為什麼,盡管很多頭部網絡電影投資規模已經足夠可觀,仍然很難在口碑上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同。
但來到今年後,伴随憑借豆瓣開分8.3創造網絡電影史上第一高分、分賬票房突破3100萬的《硬漢槍神》,和以豆瓣開分7.0成為網絡電影曆史動作題材最高分的《血戰虎門》接連上映,我們對網絡電影的固有認知開始被打破。有趣的是,這兩部高品質影片,都出自華文映像全資子公司白馬流星。

資料截至撰稿前
截至目前,《硬漢槍神》《血戰虎門》仍以7.1和6.8的豆瓣評分穩居今年網絡電影新片中的前兩名。一部高口碑網絡電影的誕生或許有它的偶然因素在,但連續兩部高口碑網絡電影的湧現,必然存在其被市場接納的共性。
在此之前,我們提起華文映像這家年輕的公司大多是在院線電影領域,而現在,除了頻繁投資院線電影爆款以外,我們又找到了這家公司的一個新關注點:究竟是如何打破“網絡電影市場定律”的?
帶着這些問題,犀牛娛樂見到了《血戰虎門》的制片人,華文映像全資子公司白馬流星的總裁千山森,好好聊了聊這部影片背後的故事,以及白馬流星在網絡電影領域的更高願景。
《血戰虎門》誕生記
近兩年來,主旋律網絡電影逐漸走進觀衆們的視線中。然而,相較同類題材中預算更充足的院線電影,對于客觀條件限制更大、人員創作經驗普遍有限的網絡電影行業而言,主旋律就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這也意味着,主旋律網絡電影創作将更加考驗項目主創團隊的操盤能力。
《血戰虎門》項目誕生于2019年。最初,主創團隊本意是創作一部圍繞林則徐展開的民族英雄作品。由于那一年适逢建國70周年,全民愛國熱情高漲,同年又發生了中美貿易戰激烈交鋒、加拿大毒販在中國被判處死刑,卻遭加方阻撓等事件,主創團隊在諸多時事新聞中看到了“虎門銷煙”與現實的共鳴,進而确定了現在的改編方向。
在權衡曆史題材、主旋律與作品商業性的問題上,《血戰虎門》的主創似乎并未糾結太久。在千山森看來,“按公司的要求來講,不論是做很商業的題材還是主旋律的題材,它一定要是個好作品。”主旋律,不是難點所在。
“我們去解讀曆史一定要與今天的價值觀相符。”如果隻是機械地複述曆史,那麼改編也将失去意義,“是以我們把一個以林則徐為核心的‘偉人之所為’的虎門銷煙,改成了一個‘民之所為’的虎門銷煙。”
最終,主創團隊确定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樣一個主旨,以謝苗飾演的華繼良這個小人物代表為切入口,借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曆史事件,來講述普通群眾意識覺醒的曆史瞬間。而在内容包裝上,通過将動作元素與人物設定的深化來将故事“藝術化”,做出了這部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兼備的優質作品。
事實上,這樣一部完成度頗高的主旋律網絡電影,在拍攝和制作周期上其實與大部分網絡電影并沒有太大差别。這主要得益于來自白馬流星的主創團隊以及華文映像整個集團,一直以來在踐行的影視工業化制作流程。
而高标準的制作規格也換來了來自行業上級的高度認可。據悉,在《血戰虎門》的創作過程中,不僅得到了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還獲得了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的扶持。
無論在《血戰虎門》還是在其他項目中,創意先行是始終秉承的理念。
“在制作這個項目過程中,首先是在确定創意後找到編劇來創作劇本一稿。根據一稿劇本再度确認内容導向及項目可行性後,我們找到張哲導演與編劇楊秉佳等核心主創來繼續跟進修改劇本,最後才是謝苗、姚橹、杜玉明等演員團隊的加入。”千山森向我們介紹道。
除了嚴格把控劇作層面,在實際拍攝與後期制作環節中的時間可控,則是主創團隊第二個要求重點。據悉,《血戰虎門》的拍攝共計25天,制作周期同行業内大部分作品相當。但最後呈現出的成片質感卻是毫不含糊,故事節奏緊湊、動作場面一氣呵成、服化道皆不廉價。上線一個月有餘,評分始終維持在6.6-6.8之間,較為穩定,已經足夠佐證《血戰虎門》的高完成度。
“一開始共情找得準,後續工作推進就變得順利了很多。”千山森道。
品質是不變初心
步入2021年以來,網絡電影上新數量進一步下降,月均上新數量創造近三年新低,跌近網絡電影發展初期水準。而與此同時,提質減量的效果也逐漸凸顯。
截至11月1日,今年上線的網絡電影中已經有7部作品達到了豆瓣及格分以上,其中的《硬漢槍神》《浴血無名川》《贅婿之吉星高照》《興安嶺獵人傳說》更是市場中為數不多的口碑票房雙收作品。
在這些頭部項目背後,其主創團隊的專業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現。正如收獲了網絡電影豆瓣評分前兩名的《硬漢槍神》《血戰虎門》的出品方白馬流星。這兩部影片的誕生,秉承不變的是華文映像及白馬流星對品質一以貫之的高要求,這也是他們一直在強調的初心。
在千山森看來,在目前的網絡電影市場,打造一部有好票房的電影要比打造好口碑電影容易一些,好票房電影每年很多部,但僅做到好票房是不夠的。白馬流星作為一家入局網絡電影時間不久的新選手,迫切需要找到自己的特點。
“網絡電影正處在轉型期,我們倒不如跑更快一步,先把精品化拿出來。真正好的精品,會得到觀衆和行業的雙重口碑認可。”千山森表示。
《硬漢槍神》《血戰虎門》兩部作品的出世,其實已經達到了白馬流星的最初設想,初步完成了對公司制作能力口碑的建立和品牌認知的建構。而通過這兩部項目,千山森也對網絡電影内容更新有了新的經驗總結。
在他看來,真正意義上的網絡電影内容更新,離不開兩個要點。
首先應該具備共情的主題。無論商業片還是主旋律,無論項目體量大小,能夠把握住共情并且有效地表達出來,才做到了内容更新的第一步。“現在大多數網絡電影遇到的就是這個問題,隻有表達的内容明确、有共性,觀衆才能夠快速的了解影片内涵。”
其次便是尋找與現實中的共情元素來建構世界觀,實際上也是共情的具體化衍生。在敲定項目主題後,結合當下社會來衍生出現實的元素,再充實進故事、角色中,這才真正能夠達到觀衆與影片的共鳴。千山森謙虛道,“其實《血戰虎門》在共情方面還有一些上升空間,這個故事也可以再精細化,現在我們做到了差不多60%-70%。”
接下來,白馬流星也将繼續在網絡電影領域加足馬力,不僅要打造高口碑的優質項目,也會針對市場來創作一些商業性較強的影片。據千山森向我們透露,明年白馬流星将自制推出6個左右的項目,其中仍會有對标《硬漢槍神》《血戰虎門》這樣的高水準作品。
而在項目制作方面也将進一步優化。接下來白馬流星的所有項目劇本基本都将出自華文映像旗下的策劃編劇公司“丹砂成金”,在縮短整個創作周期的同時,盡可能創作出更符合主創預期的作品。
工業化是不變願景
可控。
這個關鍵詞将成為白馬流星未來項目創作的核心。“品質可控、時間可控以及流程可控、模式可控、資金可控、創作可控,所有的一切東西都是可控的,那這個可控就建立了工業化的核心”,千山森解釋道。
事實上,在白馬流星上一階段的計劃中,票房表現不是最主要的訴求。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标是追求口碑的可控,完成對高口碑項目的工業化模式,在建立起工業化模式基礎後,繼續開展第二階段的産品創作。
依托于華文映像在影視投資、内容制作、編劇、導演、演員、制片管理、宣發、器材租賃等多個領域的業務布局,白馬流星利用網絡電影項目來率先做出對工業化模式的探索與建構。
衆所周知,網絡電影具備周期短、體量小、門檻低等特點。在過往多年間,這似乎成了網絡電影發展的桎梏,然而現在越來越多從業者開始意識到:在影視工業化的求索之路上,網絡電影其實是一塊上好的試金石。
未來,在白馬流星完成第一階段的模式探索後,華文映像旗下的劇集制作公司也有望在新的内容品類上複用成功經驗,網絡電影、劇集、院線電影......以此循序漸進地拼湊出中國影視工業化的完整形态。
長遠來看,影視工業體系的建立不但極大程度提高項目制作、人才流通效率,更将成為“講好中國故事”、文化出海的助力。
影視工業化終究還在路上,正如也在這條路上的網絡電影。網絡電影不過7年曆史,既誕生過單平台票房奇迹《大蛇》、全行業票房天花闆《奇門遁甲》、女性向網絡電影“先鋒”《倩女幽魂》,也誕生了《硬漢槍神》這樣口碑票房雙收的創新題材作品。對比已經百年的中國電影,網絡電影的成長速度堪稱突飛猛進。
這也是千山森專注網絡電影的理由,“希望未來網絡電影的深度和廣度能繼續增強。擴大網絡電影的閱聽人,進一步打破與院線電影的界限,把工業化和提升品質進行到底。”相信白馬流星會不斷創作優質網絡電影,護航優質網絡電影。
“我相信在同行的共同努力下,這一切都會很快實作。”千山森充滿信心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