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年度掃黑除惡題材大劇《巡回檢察組》将于今晚收官。7日,該劇在湖南衛視的收視率已突破5%,連續多日位列全國第一。作為《人民的名義》姐妹篇,由原班人馬制作的《巡回檢察組》(原名《人民的正義》)可謂收視和口碑雙豐收。

在這部戲骨雲集、神仙打架的電視劇裡,我們又見到了熟悉的面孔——實力派演員馮雷。在臨近收官之際,我們和他聊聊這部劇創作背後的故事和他的表演之道。
看過《人民的名義》的觀衆,對馮雷飾演的反派boss趙瑞龍難以忘懷。這也導緻觀衆在追《巡回檢察組》時一直在“擔憂”:他飾演的副檢察長熊紹峰究竟是不是壞人?為何種種迹象都很可疑?一直追到倒數第二集,觀衆心裡的石頭才落地。原來政法系統裡的内鬼“甩棍”是丁海峰飾演的武副檢察長武強,熊紹峰是清白的。
馮雷在接演《巡回檢察組》前并沒有多想,完全是奔着導演李路和《人民的名義》那波演員來的。“當時我們主要是沖着《人民的正義》(《巡回檢察組》原名)這幾個字。加上不論是導演還是演員,組裡都是熟人,我們正好也想找個機會一塊來聚一聚。”
當時,他在熊紹峰和武強這兩個角色中,選擇了熊紹峰。“本來導演也很猶豫我和丁海峰到底演哪個角色。我一想,正好丁海峰在《人民的名義》演的趙警官一個正面形象,我演的趙公子(趙瑞龍)是一個反面形象。是以我就覺得可能我演熊紹峰效果會更好,給觀衆的視覺傳遞的資訊量會比其他演員更豐富,給觀衆更多想象空間。不到最後,都猜不透熊紹峰是正派還是反派。比如網友總擔憂我這次到底演好人了沒?有這種擔憂,說明找我演就太對了!不管是懸疑劇還是破案劇,一開始讓大家猜到底,是特沒勁的一個事。”
從風光無限的副檢察長和司法口大v,到差點淪為階下囚的最強“背鍋俠”,熊紹峰這一路可謂大起大落。從早期的愛慕虛榮和貪圖表現,到被馮森懷疑後針鋒相對的争吵,到被組織調查後的“蔫”和一蹶不振,以及證明清白後的欣喜若狂。馮雷将這個角色拿捏得恰到好處,代入感極強。
尤其是熊紹峰在海邊對着陳明忠用家人發毒誓證明自己沒貪腐那一段,更是感人肺腑。馮雷通過手勢、眼神、表情将熊紹峰心裡的委屈和不公,想哭又哭不出來,壓根都不知道怎麼解釋的絕望演繹得淋漓盡緻。
馮雷認為這是熊紹峰全劇最華彩的一個段落。“因為這個台詞本身是給了我極大的震撼,觸動很大,就完全不是以前那種說教,而是真正的一個共産黨員的自白。是以每次在說起這段戲的時候,包括在演的時候,我都努力的控制住,克制自己,不要痛哭流涕。因為講到那兒的時候,我自己本身就會被感染到。我就特别怕我一旦哭出來,這口氣就洩了,這傳遞給觀衆的資訊就沒那麼強烈了。是以表演的時候,一切都是要在那個點上,這個點做好了,就進階,這個點做不好就水了。”
作為戲齡超過25年的資深演員,馮雷出演過各種各樣的角色。
比如:《風流少年唐伯虎》憨憨的祝枝山,《小姨多鶴》裡樸實善良的工廠技術員小石,《五月槐花香》中壞到極緻的索巴,《幸福美麗綻放》中“老好人”周大海,《人民的名義》裡心狠手辣的趙瑞龍……
他演過的每一個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也因為戲路多變,演什麼像什麼被稱為“戲包袱”。
在馮雷眼中,隻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是以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無論主角還是配角,他都力求把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他表示:“我也演了很多正面角色,收視沒那麼好而已,也還挺奇怪,反派全被人記住了。我演好人也像,隻不過演好人沒有演壞人這麼受關注。之前演《小姨多鶴》裡的小石是一個好人,反響還不錯。其實演好人壞人,技術上都是一樣的,你隻要把角色演精彩就行。壞人隻是做壞事,它是戲景,劇本決定的好與壞,跟演員表演本身沒有直接關系。”
聊到當演員這件事,馮雷認為天賦是第一位。“天賦最終能決定你在表演上能走到什麼高度,後天的努力能決定你在這個圈能不能活的更好。因為演戲是這樣,你知道的多了,越演越難。但越難越有意思,你在不斷的解難題,是以越演越有意思。”
當下的影視圈,各種浮躁之風洶湧流動。而馮雷仍然堅持着自己的初心。“之是以這個圈子被妖魔化了,還是部分從業人員利欲熏心,包括一些資本的不正常的介入,是以我們還是要端正心态。我最大的優點就是無欲則剛,沒有太強烈的欲望,更多的是跟着自己的内心去走。對未來的規劃不是特别明确,有好的戲就去演,有好的制作就去制作。我認為我是那種能演到老的演員,能演到什麼時候,取決于自己的體能和興趣。目前階段我還是想專心把戲演好。”
戲外的馮雷,生活更是低調。平時不拍戲的時候,他基本都是在家裡呆着。“看看書,看看碟,一方面是積累自己,一方面是放松,我就長年養成看碟的習慣,什麼戲都看,好戲、壞戲都看。我們演員的樂趣就在于:人家是放松的時候我還在工作。我既放松了又能工作,看看人家這個戲怎麼拍的,好在哪、壞在哪,對我來說都有益處。有時候也喜歡約朋友到家裡來喝酒,聊聊天兒。休息的時候也是在觀察生活,這些一點一滴未來都可以融入到我的創作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