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0年聯考報名人數1071萬,187萬複讀生再戰考場,應屆生好難!187萬的複讀生會給應屆生帶來哪些挑戰呢?一、很多複讀生明明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但是為了沖擊211或985名校,卻放棄名額,這就直接浪費了當年的招生名額!二、因為複讀生的存在會在某種程度上拔高錄取分數線,這在整體上對于應屆生不利!三、複讀生的存在除了資源浪費,還有可能對應屆生造成不良行為導向!四、很多學校為了提升本校的升學率,對于複讀生高看一眼,本就有限的高三教育資源勢必造成對學生的配置設定不均!

清華大學“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追蹤研究”曾研究發現:2011-2018年,全國大學大學裡第一代大學生(即特指父母沒有讀過大學、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進入大學的學生)一直保持在70%以上的占比。同時,與非第一代大學生相比,更多的第一代大學生參加過多次聯考(即複讀),占比達到19.91%。

如果據此推算的話,全國大學高校大學生中預計有17.47%的學生曾複讀過。2020年3月31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新聞釋出會,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介紹,2020年全國聯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如果17.47%的考生為複讀生的話,那麼今年的複讀人數将高達187.1萬。

2020年聯考報名人數1071萬,187萬複讀生再戰考場,應屆生好難!187萬的複讀生會給應屆生帶來哪些挑戰呢?一、很多複讀生明明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但是為了沖擊211或985名校,卻放棄名額,這就直接浪費了當年的招生名額!二、因為複讀生的存在會在某種程度上拔高錄取分數線,這在整體上對于應屆生不利!三、複讀生的存在除了資源浪費,還有可能對應屆生造成不良行為導向!四、很多學校為了提升本校的升學率,對于複讀生高看一眼,本就有限的高三教育資源勢必造成對學生的配置設定不均!

187萬是什麼概念呢?我們的鄰國南韓,2020年聯考報名人數是54萬;另一個鄰國日本,2020年聯考報名人數為55萬!換句話說,僅僅我們的複讀生數量就要比南韓或日本聯考總人數的3倍還要多!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某省的一本上線人數是500人,比如第501位就差一分沒有進入一本,可是有一個考了前100名的考上了,但是他卻放棄了,選擇複讀,這就相當于浪費了一個一本名額,本來如果沒有他,那個差一分的就擠進一本線了,是以這既是資源浪費,更是使得很多人明明還有名額卻隻能望洋興歎,無可奈何!

我們不能寄希望于所有人都成為聯考狀元,絕大多數的學子都是普通水準,幾乎很少會有超常發揮的可能,但是對于複讀生來說,尤其那些本來基礎就相當好的複讀生,他們的存在無形之中就拔高了錄取分數線!

比如正常都是應屆生的話,可能一本線是500,比方說原來錄取計劃是300人,正好都在500分以上,但是由于當中的複讀生成績偏高,500分以上的遠遠超出了300人,這樣的話分數線就隻能往上提,比如提到510分,那麼500到510分區間的考生,就與大學擦肩而過了!

2020年聯考報名人數1071萬,187萬複讀生再戰考場,應屆生好難!187萬的複讀生會給應屆生帶來哪些挑戰呢?一、很多複讀生明明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但是為了沖擊211或985名校,卻放棄名額,這就直接浪費了當年的招生名額!二、因為複讀生的存在會在某種程度上拔高錄取分數線,這在整體上對于應屆生不利!三、複讀生的存在除了資源浪費,還有可能對應屆生造成不良行為導向!四、很多學校為了提升本校的升學率,對于複讀生高看一眼,本就有限的高三教育資源勢必造成對學生的配置設定不均!

本來聯考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絕對公平的,但是由于複讀大軍的存在,讓應屆生感覺到想要沖擊好大學,就隻能靠複讀,進而形成複讀想法的循環往複,同時部分複讀生不是因為沒考上複讀,而是因為沒有考進重點大學而複讀,這對于應屆生的影響也是相當負面的,總不至于所有人都能考進重點大學吧?難道隻有考進重點大學才有出息?那普通大學存在的價值又是什麼呢?

這就像一個學生在國中還能排到班級裡的前幾名,可是進入高中,由于都是各地上來的尖子生,自己一下子就排到了20名開外,自然就不屬于老師眼中的優等生了,老師的重視程度也一定跟國中不可同日而語!

同樣的一個班級裡面如果塞進來十幾個複讀生(按照規定,目前嚴禁單獨組織複讀班),如果趕巧程度都還挺好,比如前十名裡面,複讀生就占了七個,那就相當于原來的前十名裡面的七個應屆生就被擠了出去,出于升學率的考量,對于不同名次的學生,老師的關注度肯定是不一樣的!而且站在應屆生的角度,他們當然也會感覺不舒服,但是這就是現實!

2020年聯考報名人數1071萬,187萬複讀生再戰考場,應屆生好難!187萬的複讀生會給應屆生帶來哪些挑戰呢?一、很多複讀生明明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但是為了沖擊211或985名校,卻放棄名額,這就直接浪費了當年的招生名額!二、因為複讀生的存在會在某種程度上拔高錄取分數線,這在整體上對于應屆生不利!三、複讀生的存在除了資源浪費,還有可能對應屆生造成不良行為導向!四、很多學校為了提升本校的升學率,對于複讀生高看一眼,本就有限的高三教育資源勢必造成對學生的配置設定不均!

因為種種客觀原因沒有考上,比如考試拉肚子或其他疾病耽誤的、考試時候因為各種複雜原因,情緒上受到影響發揮失利的,這些情況再給一次機會,這确實是出于公平的考量;但是對于那些明明考上了比較不錯的大學,卻非要由着自己的性子一次甚至多次參與複讀,削尖了腦袋往名牌大學裡鑽的人,必須得有個說法了,這樣的惡性循環帶來的隻有無休止的盲目攀比和資源浪費,對于聯考的導向性來說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