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作者:這胖子愛看電影

我是沖着羅伯特·羅德裡格茲去看《阿麗塔:戰鬥天使》( alita: battle angel)的。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這個用《殺出個黎明》建立反叛“作者性”風格的狂人,總能用一種超正常的類型元素擊打中你的期待神經。當他不管不顧的沉浸在自己的電影語言系統中時,我們看到了快感和喜感兼備的《恐怖星球》,以及獲得商業與藝術雙方統一認可的《罪惡之城》。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喜愛工整,擅長建立世界觀的詹姆斯·卡梅隆能和羅伯特·羅德裡格茲合作,的确能互補其短闆,摩擦出令人期待的類型範式。是以,《阿麗塔:戰鬥天使》讓我期待滿滿,賽博朋克、廢土世界、機器與肉體的撕裂,這些元素和沖突都是風格化的沃土。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一旦注入無常,就會看點十足。羅伯特·羅德裡格茲是這方面的好手,他是“阿麗塔”最大的變量。可惜。《阿麗塔:戰鬥天使》藏在了保守的藩籬之後。給你看,但不允許讨論和發揮,更不給出結果和答案,甚至不提供抵達終點的可能。最危險的往往不是答案本身,而是指出可能會抵達的路徑和方向。《阿麗塔:戰鬥天使》取材自日本著名漫畫《铳夢》,漫畫中有這麼幾句對白:“如果讓她活着,就會摧毀萬物的秩序”,“沒有所謂的正義與瘋狂,隻有瘋狂的一千種面孔”。電影繼承了漫畫的基底,但沒有聚焦和解剖的野心。影片講述了一個末日後的未來。大戰之後300年,世界被分為天上和地下。天上的撒冷是極樂世界,是權貴的栖息地。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而下方的鋼鐵廢土,賽博朋克城隻是待宰割和收刮的供養地。幾根粗壯的管道連接配接了天上和地下,但管道的作用是友善上面榨取下面,管道隻能傳送物品,那不是人跨越階層的通道。要想實作跨越,隻能參加一個商業化的比賽,優勝者才有資格從角鬥士變成“人上人”。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令人瘋狂的比賽不過是幾千年前,轉移大衆注意力的角鬥場,提供希望,麻醉反抗,是大衆緻幻劑的噴灑地。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影片的女主角阿麗塔和她的朋友,一度以為她來自天上的撒冷,而其實她是反抗失敗的,墜落下來的戰士。是以“摧毀秩序”的異種,不是參與遊戲的韭菜。《阿麗塔:戰鬥天使》的核心本來是權力和秩序的颠覆重建,但為了降低觀影的難度和了解度,它僅僅把主題閉合在了女孩的成長上。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弄清楚自己是誰”,本來需要置入特定的場域空間,才能得到最“合适”的答案,可影片抽空了環境,降低了那些階層區隔闡釋空間。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于是,我們看到了全片的中心,變成了殺手女孩的尋找身體,尋找内心,甚至尋找愛情的傳統好萊塢“成長”電影。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人類藝術的終極使命就是要弄清楚我是誰,“不知道自己是誰,這是最孤獨的感覺。”阿麗塔通過依德博士找回了自己的生命,通過記憶和基因找回了戰鬥的身體,一路發展下去,重重困難負責激發她的暴力基因和身體反應,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人物弧光出現時,依德博士告訴她:決定行為的不是可以再造的機械身體,而是始終屬于你的大腦。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男孩雨果臨死前安慰她,感謝她,“謝謝你拯救了我”,他失去了身體,但獲得了靈魂的救贖。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雨果從肢解他人機械身體來販賣的小偷,變成了懂得為愛不顧一切的男人。依德博士也通過照顧阿麗塔再次獲得了“父親”的身份和稱謂。阿麗塔在片尾舉起利刃,朝向天空,觀衆擁簇她為新的明星,新的英雄,地下的反抗之火開始燃燒。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這是《阿麗塔:戰鬥天使》依靠漫畫龐大基地而展現的奇妙世界觀。但影片在劇本和人物上失去了水準,在所有該細緻的地方敷衍了事,形迹可疑的匆忙奔向規劃好的終點。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為什麼反感暴力的醫生會為阿麗塔訂制比賽的輪鞋?為什麼绮蓮博士博士會被年輕人的愛情打動,喚起偉大的母性?太多的疑點和轉折都靠簡單的台詞一筆帶過,沒有了步步為營的伏筆,讓所有的突轉都化為一場“主題先行”。就像阿麗塔和雨果的愛情萌芽一樣,始終擦不出靓麗的火花,讓人感覺生硬和過于戲劇化。阿麗塔解決一切沖突和沖突的方式隻剩下暴力,這未免太過單薄。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阿麗塔:戰鬥天使》的切入點應該是通過女孩的成長,發現自己是誰的認知之路,來窺探社會,發現權力的蹤迹,階層之間的冷酷。撒冷,那個天空之城是權力的禁區,是賽博版的《1984》,我們可以看到它,但無法進入它,或者成為它,這才是《阿麗塔:戰鬥天使》文本的核心。但失去了高度,放棄深度的故事,讓影片有點乏善可陳。但這也降低了體驗和了解的門檻,避免了《銀翼殺手》因為超前而引發的商業尴尬。工整的打磨甚至馴服了導演羅德裡格茲的狂骜,這讓阿麗塔始終隻是拼湊起來的工業商品,少了些手藝人的心力。當阿麗塔小女孩的臉、機械的身體,熱血的靈魂與大反派格魯依什卡蛆蟲的身體,常年在下水道裡生活的背景對比沖突時,影片開始要散發出靓麗的光彩,但戰鬥消解了一切,文本和主題止與身體的撕裂和反抗。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阿麗塔:戰鬥天使》選擇了點到為止,這能提供好處,也給出了受人指點的軟肋。的确不能完全否定影片中的那些光彩點。比如開頭醫生拿出的橘子,那是自然和原始的味道,辨識苦澀和甜蜜,這是人性的美好,是文化的碩果。比如阿麗塔激動的拿出自己高科技的心髒,“我可以把我的心給你,拿去賣掉,完成你的夢想”,這是少女對愛情的憧憬,以及為此奮不顧身的可愛。

平庸的大片!《阿麗塔》比《頭号玩家》差了一部《殺出個黎明》

無論是那顆橘子,還是金屬的心髒,在他們手裡,都藏着人類最美好的東西——善與愛。生活的常态是橫無際涯的庸常,這種庸常的腐蝕性如此強大,以至于我們的那點痛苦,被稀釋得很像是矯情。可當小女孩阿麗塔的成長和熱血英雄的成長,被現代科技焊接到一起後,柔弱不再是軟弱, 悲劇性裡不單單是悲觀的哀鳴,暴力可以是熱血的一種噴薄方式,恐懼可以是熱愛到極緻的轟響。阿麗塔和他身邊的人,讓我們在科技的鋼鐵寓言裡,擁抱到微弱跳動的人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