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

<b>摘要:</b>雲栖techday活動第二十三期中,宏優資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王珏總經理帶來了題為《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的分享,他主要與大家分享醫療大資料中資料治理的重要性,并結合具體案例來講述大資料治理的架構和應用心得。

目前it現在最頭痛的事情之一。就是業務系統顯煙囪式,大多在是10到30個之間,那麼很明顯,醫療資訊共享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

采用醫療大資料來促動醫療資訊化發展和醫療管理精細化,第一點是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大家知道為什麼阿裡巴巴這麼受歡迎,你們為什麼上淘寶,就是因為購物體驗是相當好的。

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

今天醫療行業面臨最大的挑戰(政府都差不多),就是怎麼消除資料孤島。如何通過資料流實作業務流程的優化,去合理規劃醫療資源的利用。今天上海市要求二級醫院的醫生給患者看病不能低于8分鐘,但是醫生有沒有這個耐心的,多花時間與患者交流,這個跟他的績效考核有關系。那麼績效名額基于什麼,基于大資料自然會更科學。

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

醫療大資料的治理跟流程有關。首先,資料怎麼采集進來;第二,資料怎麼治理,弄清楚中繼資料,主資料和資料品質。

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

以往資料采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要經過etl的轉化。大家知道增加一個節點就是增加一個噪音,增加噪音就會衰減很多,也會丢很多資料,這就是傳統的資料倉庫技術正逐漸被大資料分析技術替代的原因之一。大資料技術的優點之一,就是可以将源資料全部拿過來,就像韓信點兵一樣,多多益善。再通過大資料治理,提高資料品質,為下一步資料處理或開放提供基礎。

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

大資料不僅包括傳統資料庫裡的海量結構化資料,更包含以往的内容管理(即針對非結構資料,如視訊、音頻、文本、圖像和圖形),須做内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這要有一個很重要的流程:怎麼做擷取,怎麼做分類,怎麼做處理,怎麼做儲存。像電子病曆、電子健康檔案,從你出生那天開始就應該有,也包括父母的,涉及很多遺傳病。

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
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

再談談治理、風控與合規對資料品質的影響。它們可提高資料品質,確定資訊的準确性和價值,進而為機構提供可靠和可信的資料。

治理governance:這包括管理和確定企業資料的可用性、可通路性、品質、一緻性、可審計性和安全性所需的流程、政策、标準、結構及技術。測量和監控,以持續證明資料得到保護。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風險管理是在機構中部署的協調性活動,用以降低事件的負面影響;如進行敏感資料的定義和分類(如 艾滋);

合規性compliance:遵守外部法律法規和公司政策與流程的行為以及相關證明。合規性管理是指遵守内部和外部強制性法律法規所需的協調性活動,如hippa。資料脫敏,以符合各種合規性标準。

機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可信賴且高品質的資料,以滿足業務治理、風險管理和合規性的需求。機構發現低品質資料會嚴重影響其支援業務流程、遵守行業法規和作出正确決策的能力,為此,必須通過一系列資訊管理計劃提高資料品質活動的可見性。

最後,介紹一下在這方面的應用實踐。我們做的一個應用實踐是來自于一個架構,這個架構在國外是相對比較流行的。第一個是在資料采集和治理應該是混合在一起,第二個在國外做資訊化的時候一定有管理工具配套指導的。因為中國從1977年開始高速發展了40年,但整個來講是比較粗放型的,粗放型帶來的副效應是對管理和技術的應用要求并不是太高。那麼因為高速的發展也讓我們人認為我們管理是非常好的,但目前的新常态語境下的産業更新對技術和管理有更高的要求和需求。第三個就是在機構做大資料應用,必須與業務流程整合,全面預算就是典型的案例。

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

細節是魔鬼,是以要做精細化一定要關注細節,這也是大資料的強項。剛才講了管理工具,我們在整個醫療機構引入了平衡計分卡,平衡計分卡在中國醫療行業用的比較少,在國外是比較流行的,發達國家80%醫療機構均利用平衡計分卡做戰略管理工具或績效管理,是以他們互相交流是有一種共性的。平衡計分卡從四個層面來監控機構的整個戰略實施:營運層面、患者層面、财務層面和學習成長層面。平衡計分卡還需有一個支撐,知識管理。在整個服務性行業,知識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要做到知識共享。平衡計分卡最大的好處是平衡計分卡和戰略協調結合在一起,最大的特點是衡量你的無形資産。

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

最後講一點全面預算。因為中國的企業基本上做全面預算都是基于erp的,是以企業整個預算是比較規範。中國的政府包括醫院做全面預算是基于特定應用的,做預算的時候,每次讨論問題的時候他們都很不是思路很清晰,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資料依據。做預算的時候,首先編制的參考依據就是文檔(合規的表現),基于參考依據在把考核資料放進去,扯皮的時間少,明顯可加快預算的速度。前面提到大資料要與業務流程結合,這是一個基本原則,是以我們講大資料一直強調的是流程。

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

最後小結一下,如果大資料不能夠覆寫全面業務的話,那依然是頭痛治頭,腳痛治腳。肯定要基于一個管理體系,去整合所有業務。最重要一點,就是大資料最大的目的,是要把想法變成規劃,然後把規劃變成決策。決策就形成行動。

從資料治理看醫療大資料的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