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1931年,紅軍在進行反革命圍剿中取得了勝利,紅軍戰士在收集戰利品時發現了一部無線電台,毛主席知道無線電通信對于戰場的重要性,是以立刻召集人員前去檢視。

一衆幹部看着這個“黑匣子”後面面相觑,大家誰也不會用,這時,一名國軍俘虜站了出來,表示自己會用電台,看着這名髒兮兮的俘虜,大家都笑了,這個俘虜其貌不揚,怎麼會用這麼先進的東西呢?然而,毛主席卻十分認真地說:“好,那你就來試試吧!”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令人吃驚的是,這名俘虜真的會使用電台,解決了紅軍的難題,并且在25年之後,他還成長為了一名開國中将。那麼,這名俘虜是誰?他又是如何從俘虜一躍成為開國中将的呢?

這名俘虜名叫吳人鑒,曾在南京軍事交通學院學習無線電技術,畢業之後在國民黨18師中擔任報務員的工作。

在擔任報務員期間,吳人鑒為國軍在戰場上傳遞消息做出了許多的貢獻,深受上級的重視,由于他在崗位上的優異表現,被上級授予中尉軍銜,當時的吳人鑒不過21歲,年紀輕輕就成為了中尉,可謂是風光一時。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但是,吳人鑒卻沒想到他的命運,卻因為一次戰役發生了改變。

1930年11月5日,蔣介石決定對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吳人鑒作為報務人員跟随着18師前往江西。戰鬥打響之後,紅軍戰士憑借着高超的作戰技巧,大獲全勝,18師全軍覆沒,就連師長張輝瓒也被活捉。

除此之外,紅軍還繳獲了18師的通訊部的一部電台,并俘虜了吳人鑒等報務人員。由于國民黨對紅軍的惡意宣傳,導緻許多國民黨士兵對紅軍戰士有着諸多的誤解。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是以一些報務兵被俘之後,十分恐慌,害怕自己受到虐待, 吳人鑒和其他士兵一樣惴惴不安。

但是吳人鑒卻發現事實并非是他們想象的那樣,來到紅軍隊伍中後,紅軍戰士并沒有捆綁他們,隻是将他們集中到一個地方,看管起來,一日三餐都和普通紅軍吃的一樣。

沒過多久,有一名長官模樣的人來到俘虜營中,吳人鑒頓時緊張起來,以為自己要被拉出去槍斃,沒想到這名長官卻十分和善對他說:“同志,我知道你是個人才,如果願意留在紅軍隊伍中,我們都會非常歡迎,如果不願意,我們也會給你發路費讓你回家。”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這名長官是參謀處長郭化若,根據毛主席的訓示來勸降吳人鑒,毛主席為什麼會對吳人鑒這麼重視呢?

其實是因為在幾個月之前,紅軍攻打長沙時屢次失利,毛主席認為攻打長沙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但是紅軍沒有電台,軍團之間沒法聯系,錯失了戰機。

毛主席意識到如果以後紅軍隊伍中還是沒有電台,那麼隻會屢戰屢敗,電台便成為了毛主席的一塊心頭病。好在當此次反圍剿戰役勝利後繳獲了一部電台,由于紅軍隊伍中誰也不會用電台,是以毛主席便親自下令,讓郭化若來與被俘的國民黨電台人員談話。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郭化若的真誠讓吳人鑒非常感動,他聯想到自己這幾天在紅軍隊伍中的生活,認為紅軍戰士絕非是國民黨口中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土匪,他們反倒比國民黨更加有人性。

是以,吳人鑒立即決定留在紅軍隊伍中,成為紅軍隊伍中的第一名電台人員,為了避免親友遭到國民黨的迫害,吳人鑒從此之後改名為王诤。

郭化若看到王诤的轉變後十分欣慰,立刻帶着王诤去見毛主席。來到毛主席的辦公室後,很多紅軍幹部都以為王诤隻是一個普通的俘虜,并不相信他會使用電台,隻有毛主席親切上前與他握手并說:“歡迎你加入紅軍。”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接着, 王铮在對電台進行了仔細檢視後發現發報機已經被砸壞了,隻剩下收報機可以使用。于是他便衆人說:“這部電台隻能算是半部電台了。”

郭化若便問:“那這半部電台還有沒有用呢?”

王铮想了想回答道:“可以用來收聽國内外的新聞電訊稿和傾聽情報。”

就這樣,這半部電台便成為了紅軍第一部無線電偵察台,王诤用它來收聽國民黨中央社的消息,并擇要抄錄給毛主席。毛主席看到王铮的抄錄後,非常高興地說:“這不就是報紙的報紙嘛!”王诤聽到之後也笑了起來。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不久之後,紅軍在東韶戰鬥中又繳獲了一部完好的15瓦電台,1931年1月中旬,紅軍的第1個無線電通信隊正式成立,毛主席親自任命王诤為隊長,并每個月給王铮發50銀元的技術津貼。

這比王铮在國民黨隊伍中的津貼還要多,可見毛主席的惜才之情。對此王铮覺得十分感動,但是當他得知毛主席每個月隻有5塊銀元的津貼時,他覺得羞愧萬分,立刻向上級請求免發技術津貼。

同年4月,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發動了第二次圍剿,毛主席要求王诤用電台來偵聽敵軍動向。因為國民黨不知道紅軍已經有了電台,在用電台聯絡時,仍然使用沒有加密的聯絡方式,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此時的紅軍隊伍中不僅有電台,還有一名專業的電台人員。

王诤在偵聽國民黨軍電台的時候,發現與紅軍對戰的第二十八師向吉安留守處發出一串消息,王诤快速地記錄下來進行翻譯,這份電報顯示二十八師将于明早前往紅軍總部駐地東固,看來敵軍是準備向紅軍總部進攻,王诤雖然不懂打仗,但是他感覺到這個資訊十分重要,是以立刻将電報抄錄好交給了毛主席。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毛主席在收到消息之後,便根據這個情況迅速地調整戰略部署,在明早之前在東固占領有利地形,在當地進行伏擊。到了第二天,第二十八師果然來到了東固,國民黨軍毫無防備,進入了紅軍的伏擊圈中,随着一聲号角,紅軍突然發起進攻,敵軍瞬間亂作一團,經過了一天一夜的戰鬥後,我軍大獲全勝。

在蘇區軍民歡慶勝利的集會上,毛主席高興地稱贊電台是制勝的一大法寶,他拍着王诤的肩膀說:“這還都要靠王诤同志,等到将來勝利了,全國的電台都讓你來管。”毛主席的贊賞給了王诤無盡的動力,他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并熱切地期待着勝利的到來。

東固一戰結束之後,王诤的工作比之前更加忙碌了,因為我軍又繳獲了一部100瓦的電台,無線通信隊中又來了幾名新成員,是以王诤不僅要給新成員做教育訓練工作,還要做好戰場的通訊工作。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但在如此繁忙之中,王诤帶領着成員們運用不多的電台,巧妙地發揮電台的聯絡、偵查、破譯、僞裝的綜合功能,使得毛主席在指揮作戰時能夠全面的了解敵人的情況。

這一天,王诤和往常一樣用電台偵聽敵軍電台,發現了一封蔣介石發出的加密電報,根據王诤在國民黨隊伍中的經驗,他意識到這份電報肯定不簡單,因為隻有十分重要的檔案才會用到這麼複雜的加密方式,普通的電台人員根本無法翻譯這樣的電報。

好在王诤經驗豐富,很快便破解了這份電報,電報中顯示蔣介石決定趁紅軍主力出擊贛東、閩西之時,對贛南地區進行突襲。毛主席根據王诤提供的這份電報立刻下令讓一、三軍團主力回到贛南,以運動戰的方式,避其主力,打其虛弱,就這樣國民黨的第三次圍剿也失敗了。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毛主席在戰後總結會上激動地站起來說:“我們紅軍有了無線通信,部隊就更能撒得開,收得攏了,再也不會因為聯絡問題吃敗仗了。”

随着這幾次戰鬥的勝利,紅軍的電台越來越多,無線通信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到了1934年時,王诤已經從通信隊長成為了通信聯絡局的局長。

在長征期間,敵軍對紅軍進行了瘋狂的轟炸,每天都有幾十架偵察機在紅軍隊伍上空轟鳴,地面還有幾十萬的敵軍進行圍追堵截,紅軍一直處于頻繁作戰的狀态,戰略部署幾乎是一日一變。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在這樣緊張的戰局之下,王诤不僅要擔負起各個軍團的通信聯系工作,還要不斷地偵聽敵軍的動向,使得中央軍委能夠正确的指揮作戰。當時的電台數量雖然足夠使用,但是專業的電台人員卻很少,是以,王诤便下令所有的電台人員交替行軍和工作,保證一天14小時都有電台工作。

王诤身為通信聯絡局局長不僅要指揮聯絡工作,還要和普通的電報人員一樣值班工作,休息的時間很少,經常翻譯着電報就要睡過去。除此之外,在敵人密集的槍炮之下,電台的安全也成為了一個問題。

此時的國民黨軍隊已經知道紅軍有了電台,是以會特意尋找紅軍的電台人員對其進行轟炸。王诤雖然經曆過許多場戰争,但他并不會使用槍炮,是以面對敵人的炮火,王诤隻好和其他人員抱着電台狂奔。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後,确立了毛主席在中央的上司地位,王诤欣喜萬分,準備把遵義會議的決議發往紅軍的各個軍團,然而正當王诤要發出消息時,敵軍突然開始了轟炸。王诤急忙帶着電台往外跑,在逃跑的時候不小心被炮彈片劃到,衣服都燒焦了,王诤還抱着手中的電台不肯撒手。

到了安全區域後,一名通信兵說:“局長,剛才多危險啊!你怎麼不考慮自己的安全呢?”王诤仔細地看了看手中的電台,看到電台完好無損後長舒了一口氣,這才回答道:“我軍的聯絡通信發展到今天這一步不容易,決不能損失一部電台。”

接着,王诤沒有做絲毫的停歇,繼續投入到了工作之中,順利地把遵義會議的消息傳遍整個紅軍隊伍。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遵義會議之後,紅軍隊伍又面臨着一個嚴峻的考驗,蔣介石在遵義四周布下了天羅地網,準備将紅軍主力部隊全部殲滅。毛主席臨危不亂,指令通信局及時偵聽敵軍的動向,王诤不負衆望,将國民黨的電報幾乎全部截獲,使得毛主席能夠在指揮時心中有數,實作了“聲東擊西”的作戰意圖,最終讓紅軍突破了幾十萬的包圍圈,這就是毛主席最為得意的“四渡赤水”戰役。

抗日戰争時期,王诤為了日軍擷取情報,和戰友們夜以繼日地鑽研日軍的幾種密電碼,很快便破解了已迫近武漢的日本海軍遣外艦隊司令部、上海的日本海軍司令部、華中派遣軍司令部的一些往來密電,接着又成功地破解了日寇蒙疆駐屯軍司令部與華北派遣軍司令部的幾份密電,内容都是有關軍隊調動和作戰安排方面的。

紅軍繳獲電台後不會用,一國軍俘虜效勞,25年後成為我軍開國中将

王诤

當時正值國共合作時期,兩軍之間會互通擷取的日軍情報。是以當王诤把這些内容交到毛主席手中後,重慶方面也會收到消息。蔣介石看到之後非常吃驚,贊歎延安電訊情報人員的高效率,他還不知道這名被他稱贊的情報人員曾經屬于他的陣營。

1955年,在解放軍的第一次授銜儀式上,王诤備受矚目,畢竟他曾經是一名紅軍俘虜,王诤也明白他的人生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靠黨中央對他的信任與賞識,是以當周恩來總理親自授予中将軍銜時,王诤激動地落下了眼淚。

授銜結束之後,王诤繼續研究無線電通信,在他的努力下,我國的短波無線電通信裝置進入世界先進行列,這種裝置不僅能夠用于國防建設,還可以為民用通信提供了友善。正如李先念主席對王诤的評價“半部電台起家一生征戰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