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乒乓球隊人才輩出,“小魔王”孫穎莎就是其中的人才之一。17歲的孫穎莎戰勝多名優秀運動員,沖進國家一隊。2017年12月,孫穎莎不負衆望地在世錦賽上一舉奪得女團、女雙、女單冠軍,成績斐然。但是,這位2000年出生的小将,帶給大衆的驚喜遠不止這些......

孫穎莎5歲時和大多數孩子一樣上着學前班,之後她被父母送到石家莊市的和平西路國小,開始練習乒乓球。
這是一所乒乓球特色傳統學校,1959年該校組建了第一支乒乓球隊,60多年變遷,和平西路國小的乒乓球教學水準隻增不減,還培養出多位乒乓球世界冠軍。
好的環境有了,想要打出名堂就要靠自身努力了。
小小年紀的孫穎莎對乒乓球是真的感興趣,啟蒙教練評價她:
“孫穎莎眼裡隻有乒乓球,不僅如此,她練球像吃了蜜一樣,打不厭,打不煩。”
屈指可數的幾個揮拍動作,天天練,不停練,反複練,常人看起來枯燥無味,孫穎莎卻樂此不疲。
就這樣一天一天地堅持着,10歲的孫穎莎憑借優秀的球技進入省隊,繼續深造。邁向更高一層的台階意味着付出也要更多,比賽和訓練隻多不少。
參加亞青賽的孫穎莎更是令人記憶猶新,年僅15歲的她就做到了在賽場上處變不驚,不慌不忙,認真計算球的落點,主動把握比賽的節奏,每一招每一式都有闆有眼。
十幾年過去了,如今的孫穎莎在賽場上依舊不驚不燥,穩穩地發揮出自己的實力。
東京奧運會之前,孫穎莎六次戰勝伊藤美誠,二次負于伊藤美誠。看戰績是孫穎莎更勝一籌,但是在奧運比賽未開始之前,誰也無法打包票。
日本隊為了保密,在奧運會的前幾個月不參加一些賽事,這讓中國隊無法研究對手的套路,同時也增加了拿金牌的難度。
教練們也隻能通過過往的一些比賽視訊給與孫穎莎指導,真正到了賽場,碰到了伊藤美誠,還是要靠自己。
東京奧運會半決賽上,兩人相逢了。
第一局比賽孫穎莎速勝,伊藤美誠反手使用的生膠處于适應對手旋轉階段,後面的局勢也并不明朗。
慢熱的伊藤美誠在第二局開始發力,直接讓孫穎莎吃發球,将比分差距拉開到5分,此時孫穎莎0:5落後,真的考驗心髒的時刻來臨。孫穎莎在開局不利的情況下,一分一分追,堅守自己的技戰術,充分肯定自己的實力,連追8分,逆轉拿下第二局。
氣松人散,伊藤美誠的氣在第二局過後就漸漸松散,她發現搏殺也好,接發球也好,發球也好,都不能很好地克制住孫穎莎,心态起起伏伏,不出意料,孫穎莎穩穩赢得第三局。
三次失利對伊藤美誠的打擊很大,而孫穎莎在第四局凝神靜氣,乘勝追擊,順利拿到決賽入場券。
縱觀全局,孫穎莎從頭至尾壓制伊藤美誠,不停變化節奏,接發球時而擺短,時而劈長,發球也追求多變,盡最大限度得不讓伊藤美誠适應,簡言之,就是用伊藤美誠的打法打伊藤美誠,戰術可謂精妙絕倫。
這場比賽意義非凡,結束後孫穎莎也發文感謝道:
“能夠代表中國站在奧運賽場上,是我最榮耀和最寶貴的時刻。感恩中國乒乓隊這個偉大的集體,讓我成為了今天的自己,感謝在背後默默付出的所有教練、隊友和從業人員!謝謝所有支援中國乒乓隊的大家,你們的鼓勵我們都收到了。”
這不僅僅是一場奧運會乒乓球半決賽,更是世界乒壇關于未來的對話,兩位年齡相仿的運動員,往後的日子交手的機會不會少,未來10年,敬請期待!
2015年到2020年是東京奧運會周期,也是孫穎莎迅速成長的周期,回顧這個時間段,她自2015年9月全國青少年乒乓球錦标賽上奪冠,進入國家二隊後,一路高歌猛進。
孫穎莎先是在國家隊升降賽八選三中脫穎而出,進入國家一隊,而後又在2017年的日本公開賽上逆風翻盤,戰勝陳夢,拿到她的第一座公開賽獎杯。
就在大衆認為孫穎莎能闖出一番天地的時候,她卻迎來了2018年這個寒冬期。7月南韓公開賽,孫穎莎輸給了石川佳純。11月瑞典公開賽,孫穎莎以大比分2:4輸給了劉高陽,直接止步于資格賽。
冬去春來,最低谷的最難熬的日子她經曆了,技術上的短闆如接發球、反手攻防轉換也在迅速突破,2019年是時候春暖花開了。
2019年日本公開賽、澳洲公開賽、德國公開賽,孫穎莎驚豔四座,三場均奪冠。19歲的孫穎莎在群英荟萃的國乒脫穎而出。
很多人喜歡孫穎莎不僅僅是因為她球打得漂亮,還因為她的品質,那種勇敢自信、一往無前的品質。
期待孫穎莎帶着這些良好的品質勇攀高峰,從“小魔王”蛻變為“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