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季夏之月,腐草為螢。這是古詩詞賦予螢火蟲的絕美意境。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但比起這種高雅的形容,我更願意把螢火蟲當成是我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相信童年有過螢火蟲陪伴的你們,現在一定還記憶猶新,是冰棍、西瓜、蒲扇還有螢火蟲陪我們度過那一個個無聊又充實的夏天。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雖說螢火蟲是兒時朝夕相處的"小夥伴",但你真的了解它嗎?也許大部分還停留在螢火蟲在夏天的夜裡會發光,以植物花蜜為食......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這位'熟悉的陌生人'吧!首先就得從螢火蟲的一生說起,螢火蟲的一生要經曆四個階段:卵、幼蟲、蛹和成蟲。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首先是卵時期,卵時期的螢火蟲是以圓形的白色卵的形式存在,而且卵時期的螢火蟲就已經會發光了,像不像一顆夜空中的夜明珠?這些"夜明珠"常見于潮濕的草叢中。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然後是幼蟲時期,幼蟲時期是螢火蟲一生經曆最長的一段時光,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左右。在這将近一年的時間裡,幼年螢火蟲會發出一些讓人目瞪口呆的事情。

介紹它這些黑曆史之前,先來認識一下這個小家夥,幼年的螢火蟲長的像一隻毛毛蟲,不過它的身體是扁長的,在其腹部下長有6隻腹足。其實還有一點最能表明它的身份——發光,不僅在卵時期會發光,幼蟲時期螢火蟲腹部還是會發光。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那麼,螢火蟲幼蟲的黑曆史又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它的捕食方法,你絕對想不到"輕羅小扇撲流螢"的美麗螢火蟲,在它的幼蟲時期竟然是個捕食手法有些殘忍的食肉動物。通常它是以蝸牛、蛞蝓、蚯蚓、淡水螺等行動較為緩慢的動物為食。

在發現獵物後,幼蟲會爬到獵物的身上,然後将上颚插入獵物的體内,并且注入其消化道内産生的一種有毒的液體。隻需很短的時間,毒液就會分解獵物的身體組織,使其變成肉糜狀液體。最後幼蟲再通過上颚像用吸管喝飲料一樣,一飲而盡。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這就是整個幼蟲時期螢火蟲每天的主要任務,若是運氣好,沒有慘遭天敵的毒手,經過 3 ~ 5 次的蛻皮,螢火蟲便會迎來'蟲生'最後的一個階段——蛹期。

即将進入蛹期的螢火蟲會鑽進松軟的地下,尋找合适的地方建造蛹室,然後就開始"化蛹成蝶"。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一種螢火蟲的蛹

大暑已至,暮色蒼茫之時,度過漫長的冬季之後,螢火蟲破蛹而出,變成一隻完全意義上的螢火蟲。此時的螢火蟲猶獲新生,一閃一閃的,在夏天的夜晚中自由自在的飛舞盤旋......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不過,在這絕美的場景下卻隐藏着一個殘酷的事實——螢火蟲隻剩不到兩周的生命!兩周的時間能幹嘛?對我們來說,在繁雜的工作中兩周一眨眼就過去了,但對螢火蟲來說,兩周時間卻大有可為。

在最後兩周中,螢火蟲要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傳宗接代。在夏天的夜晚我們看到在草叢中"忽閃忽閃"的螢火蟲,它們就是在求偶。而螢火蟲腹部發出的"熒光"就是它們的求偶儀式。螢光能攜帶不同的資訊,讓同類感覺到。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通常,夜晚時飛在空中的大多數都是雄性螢火蟲,它們漫天飛舞,用醒目的熒光展示自己,并向雌性螢火蟲傳達想交配的資訊。

既然雌性螢火蟲不在空中,它們又在哪兒呢?其實它們是藏在草叢裡,抓過螢火蟲的人應該都清楚,有些螢火蟲會安靜的趴在草叢中一閃一閃。這些螢火蟲多數都是雌性螢火蟲。那雌性螢火蟲趴在草叢中幹嘛呢?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其實它們是在物色對象,雌性螢火蟲通過觀察空中雄性螢火發出的熒光來判斷誰适合交配,然後再散發出相應的熒光吸引雄性過來交配。

原來夜晚那美妙絕倫的螢火蟲飛舞是它們的交配儀式,但深入一了解就會發現這"浪漫"的背後卻是步步殺機!螢火蟲的這場"求偶狂歡"也是其它動物的"狩獵狂歡"。被熒光吸引過來的可不僅僅是螢火蟲,還有它們的天敵們。比如青蛙、蜘蛛、蜈蚣等,它們躲在暗處中,伺機而動,獵食着這些為愛瘋狂的螢火蟲們。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就比如圓蛛,早已布下了重重陷阱等待着螢火蟲上門,當一隻螢火蟲不慎被蛛網纏住,這是圓蛛會立刻撲上去将其包成一個"粽子",這還沒結束,落入蛛網的螢火蟲不會馬上死去,即使死去後螢火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發光,這就意味着能吸引更多的螢火蟲自投羅網。

還有更令人防不勝防的生物,它們是生活在美洲的女巫螢,會模仿出雌性螢火蟲求偶時的熒光,等雄性螢火蟲被吸引過來後将其吃掉。是不是有點像希臘神話中的海妖——塞壬,在茫茫的大海上用美妙的歌聲引誘船員,緻使其觸礁,屍沉大海。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而那些僥幸活下來的螢火蟲則将進行最後的一件事——交配,交配時螢火蟲是采用傳統的"背後式",雄蟲趴在雌蟲的背後,并且在交配的過程中不斷的用兩根觸須拍打着雌蟲。安撫它躁動的心情。交配完成後,雌蟲會馬上尋找合适的地方産卵,最後慢慢死去,這就是螢火蟲的一生。

大家應該有過這個疑問,螢火蟲都哪去了?也都有個答案——螢火蟲的栖息地被大量破壞,失去賴以生存的環境,是以螢火蟲越來越少見了。

是的,這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其實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燈光。也就是人造光,如今的夜晚霓虹閃爍,各種絢麗的燈光充斥着大街小巷,夜晚比起白天也是不遑多讓。據估算,全球陸地23%的地區夜間都存在人造光,這意味着螢火蟲大部分的生存區域都有跟人類交集。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燈光對螢火蟲的有什麼影響呢?相信有的人已經猜到了,燈光影響螢火蟲的交配,因為螢火蟲就是依靠"捕捉和散發光"進行交配的,而人造光的存在恰恰影響螢火蟲對光的判斷,進而影響螢火蟲的正常交配。

試想,當生命剩下最後兩周的時間,本來躲過天敵的捕食就已經十分不容易了,再加上人造光的幹擾可能導緻:誤判後進入人類區域,給天敵送上門,然後找不到對象了......

那漸行漸遠的螢火蟲,那熒光閃閃的妙曼夜晚還會回來嗎?也許隻剩下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記憶,安慰着疲憊的我們吧。

螢火蟲的黑曆史,攜帶“化屍水”,喜歡将獵物化成肉糜再飲用螢火蟲的一生如煙火般絢麗的最後兩周為何現在的螢火蟲這麼少見?小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