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遊桃花潭寄友人

【題記】《随園詩話補遺》記載:有一位素不相識的汪倫,寫信給李白,邀請他去家鄉旅遊,信上熱情洋溢地寫道:“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問桃園酒家在什麼地方,汪倫回答說:“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萬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數日離去,臨行時,寫下流傳千古的《贈汪倫》。
阿莉快出發,潭邊看落花。
桃花無數裡,酒店僅一家。
試過平潭水,再量千尺崖。
遊吟歌歲月,詩酒趁年華。
七律-春遊桃花潭

桃如雲彩柳如煙,潭水清明白鹭翩。
花港觀魚憐過客,草堤漫步惜流年。
品茶香榭知春味,聞笛芳洲識鳥宣。
天上風筝波上燕,倚紅偎翠亦悠然。
注:鳥宣,鳥言,鳥叫聲。
七律-桃花潭掠影

十裡煙花霧鎖樓,一灣春水繞芳洲。
和風細柳垂潭碧,滴露扁桃夾岸羞。
古渡浮雲遊子意,灞橋夕照汜人愁。
誰家玉笛飛香榭,且踏清音歸晚舟。
注:扁(pian1)桃,小桃花
浣溪沙-桃花潭黃昏

兩岸桃花霞滿天,風斜楊柳拂輕煙。
閑抛渡口打漁船。
日落潭中山影遠,月升波上半帆懸。
春愁漠漠獨憑欄。
七絕-再遊桃花潭

夾岸桃花着意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澄潭莫使空流碧,聊折一枝對粉腮。
蘇幕遮-桃花潭秋情

灞橋霜,蘆葦瘦。
古渡斜陽,淺水灣邊走。
閑看鴛鴦嬉戲久,
靜氣屏聲,未敢驚回首。
月如鈎,西北鬥。
歸去汜人,夜露沾衣袖。
斷續琴聲穿戶牖。
樓上人家,簾縫燭光漏。
武陵春-桃花潭秋景

人道桃潭秋景好,淺水過廊橋。
柳霧桃煙荻葦高,何處見鹪鹩?
波上殘荷凝白露,落葉石階飄。
對岸霜林色染條,葉豔麗,比紅桃。
踏莎行-桃花潭秋思

灞柳含煙,桃花潭畔,
憑闌望斷南飛雁。
霧迷津渡共長天,孤鴻聲裡蘆花漫。
橋下鴨寒,波中荷卷,
風霜入袖斜陽短。
長亭執盞手誰牽,蘭舟何日歸東岸。
浪淘沙-桃花島上

那日盡情聊,澎湃心潮,
灞河雨後水滔滔。
天晚橋堤遊客少,好不逍遙。
萬籁寂寥寥,明月昭昭,
桃花島上弄笙箫。
一曲和柔一曲鬧,聲斷魂銷。
七律-秋念

霜風凄緊漸深秋,寒露侵臨變物侯。
斷雁雲中一字去,殘蛩草下幾聲休。
無眠玉枕生涼意,未飲金樽長夜愁。
弦月豈知相念苦,西天猶自挂銀鈎。
注:長,讀如zhang,仄聲。
憶秦娥-桃花潭清秋

荻花獵,桃花潭上清秋節。
清秋節。蒼梧垂柳,白鹭聲咽。
曲橋霜迹驚鴻瞥。鴛鴦戲水荷塘月。
荷塘月。年年蓮子,徒留頹葉。
蝶戀花-桃花潭秋憶

又是秋涼風拂柳,
落葉漫階,寒氣侵衣袖。
萬丈豪情還否有?憑闌白了眉和首。
遙想當年身獨走,
望遠登高,看盡群山瘦。
風卷霜林雲出岫,萬千氣象誰其右?
七律-潭畔初冬

恰逢小雪節侯來,河畔菊殘梅未開。
石徑環山黃葉砌,灞橋卧雪白煙堆。
清潭碧水寒鴨少,霧島霜枝麻雀追。
扶柳遙思春日近,何愁遠雁信無回。
五律-桃潭初雪

闆橋人迹雪,晨色暮潭淵。
霧霭枝頭霰,氤氲壩上煙。
松青高欲潔,葦白舞還翩。
津渡無争者,蘭舟帆半懸。
七律-冬臨灞上

冬臨浐灞舊河垓,兩岸菊殘梅未開。
古渡籠煙舟寂寞,陳橋卧雪客徘徊。
蘆花漫漫歸帆遠,楓葉蕭蕭宿鳥哀。
老樹蒼梧寒漠漠,朔風清霰鬓霜催。
作者簡介
何流,陝西鳳翔人。中學畢業後回鄉務農,後行走于陝甘甯青等地擺地攤謀生,幾乎常年漂泊在外。喜歡古詩詞,閑暇習作散見于微刊等網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