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元步入國際化,成為主流貨币的道路

作者:良良工作室

人民币(china yuan)代碼cny,是iso配置設定給中國的币種表示符号。 目前人民币(renminbi yuan)簡寫為rmb¥,其簡寫用的是人民币漢語拼音開頭字母組合,标準貨币符号為cny。目前隻有中國銀行的人民币存款字尾機關是用cny表示!

世界上主流貨币的統稱都是以國家名稱開通,人民币在國際化的程序中是否沿襲這樣的名稱。如:美國的貨币為美元(金本位時期稱之為美金);歐盟的貨币為歐元;英國的貨币為英鎊。而中國周邊國家像日本的貨币為日元;南韓的貨币為韓元;越南的貨币為越南盾;泰國的貨币為泰铢。

中原標準時間2015年12月1日淩晨1點,imf(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權)。距離上一輪評估曆時整整五年,imf終于準許人民币進入sdr。imf總裁拉加德在釋出會上表示:“人民币進入sdr将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裡程碑,這也是對于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在貨币和金融體系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進步的認可。該決議的通過,對中國來說又是一個被稱為載入史冊的事件,将會對中國的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匯率走勢産生重要影響。同時,人民币将成為與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并列的第五種sdr籃子貨币。

下面先了解一下美元在國際市場的霸權地位,為什麼美國可以用經濟手段來制裁别的國家,然後在了解一下中國元(人民币)的國際化腳步!

紐約清算所:成立于1853年,是美國最早的清算機構,創立的目的是解決紐約市銀行間混亂的交易情況,建立秩序。在美聯儲于1913年成立之前,紐約清算所一直緻力于穩定貨币市場的流通波動,在那以後,清算所則開始運用自己的技術群組織能力來滿足銀行系統内部日益分化和交易量不斷擴大的要求。

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是“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的簡稱,于1970年建立,由紐約清算所協會(nycha)經營。全球最大的私營支付清算系統之一,主要進行跨國美元交易的清算。

1970年,紐約清算所協會(nycha)建立chips,代替原有紙質支付清算方式,為企業間和銀行間的美元支付提供清算和結算服務。

1998,chips歸chipsco公司所有并處于其管理之下。

2001,chips采用新系統,開始向實時淨額清算系統過渡。

2007,全球最大的私營支付清算系統之一,主要進行跨國美元交易的清算,擁有安全、可靠、高效的支付系統,處理全球95%左右的國際美元交易,每天平均交易量超過34萬筆,金額約1.9萬億美元。

中國元步入國際化,成為主流貨币的道路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簡稱cips)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組織開發的獨立支付系統,旨在進一步整合現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結算管道和資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滿足各主要時區的人民币業務發展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建構公平的市場競争環境。該系統于2012年4月12日開始建設,2015年10月8日上午正式啟動。 [1]

2018年5月24日,央行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處理業務32.87萬筆,金額5.45萬億元。

2012年初,人民銀行決定組織建設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cross-borderinterbankpaymentsystem,以下簡稱cips),滿足全球各主要時區人民币業務發展的需要。

2011年,跨境貿易人民币結算量超2萬億元,跨境直接投資人民币結算量超1100億元。

2015年,為進一步整合人民币跨境清算管道,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結算效率,人民銀行決定組織建設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2015年10月8日,cips(一期)順利投産,重點建立符合國際标準和通行做法的整體制度架構和基礎性安排,采用實時全額結算模式,支援客戶彙款和金融機構彙款等支付業務,較好地滿足了全球各主要時區跨境人民币貿易、投融資業務等結算要求,便利了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

2018年3月26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cips)二期投産試運作,10家中外資銀行同步試點上線,進一步提高人民币跨境資金的清算、結算效率。

截至2018年3月底,cips共有31家境内外直接參與者,695家境内外間接參與者,實際業務範圍已延伸到148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5月2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二期)全面投産,系統運作時間将實作對全球各時區金融市場的全覆寫,滿足廣大使用者的人民币業務需求。

2018年5月24日,央行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處理業務32.87萬筆,金額5.45萬億元,日均處理業務5388.74筆,金額893.91億元。

随着跨境人民币業務各項政策相繼出台,跨境人民币業務規模不斷擴大,人民币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币、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币、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币。人民币跨境支付結算需求迅速增長,對金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滿足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需求,進一步整合現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結算管道和資源,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結算效率。建設獨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務體系成為必然要求。業界普遍認為,cips的建立在順應市場需求的同時,将進一步推動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為其成為真正的全球貨币鋪平道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系統上線運作後,将大大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标志着人民币國内支付和國際支付統籌兼顧的現代化支付體系取得重要進展。

通過兩大貨币的交易系統可以看出,美元曆史悠久,支付和發展的經營更豐富;中國元(人民币)初出茅廬厚積薄發,通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經濟發展綜合國立的提升後期發展更加值得期待!

國際金融話語權的地位:以下系統依然被美國牢牢掌握。

swift (銀行結算系統)又稱:“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是國際銀行同業間的國際合作組織,成立于一九七三年,目前全球大多數國家大多數銀行已使用swift系統。swift的使用,使銀行的結算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标準化、自動化的通訊業務,進而大大提高了銀行的結算速度。由于swift的格式具有标準化,目前信用證的格式主要都是用swift電文。

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telecommunications---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是一個國際銀行間非盈利性的國際合作組織,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同時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和美國紐約分别設立交換中心(swifting center),并為各參加國開設集線中心(national concentration),為國際金融業務提供快捷、準确、優良的服務。swift營運着世界級的金融電文網絡,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通過它與同業交換電文(message)來完成金融交易。除此之外,swift還向金融機構銷售軟體和服務,其中大部分的使用者都在使用swift網絡。

德國人就有先見之明:德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兼教授馬克斯·奧特(max otte)日前表示,華盛頓的激進制 裁政策,使得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方面,非常有必要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以保護歐洲國家免受美國不可預測的次級沖擊之害。

“美國在各種問題上施加了很大壓力,甚至對歐洲公司、瑞士公司也使用了更多的制 裁和經濟武 器,這給歐洲公司造成了很大的緊張,尤其是金融危機以來,”這位經濟學家兼獨立投資經理接受外國媒體《金融俄羅斯》采訪時表示。“這太過分了,我們必須走自己的路,我們必須取得新的平衡,是以這可能是現在的轉折點,但我們隻能事後再看,”奧特說。繞開美元,歐盟正在尋求替代方案!

現在算是明白為什麼美國可以經濟制裁别的國家。

目前中國還隻是金融大國而不是金融強國,國際化腳步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