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itHub+hexo之配置域名

​ 建立cnmae檔案

配置域名解析

成功通路

GitHub+hexo之配置域名

現在開始介紹每一步。

建立cname檔案

首先我們在我們的站點檔案夾下找到source檔案夾,在裡面建立cname檔案如下:

GitHub+hexo之配置域名

建立完成之後執行如下指令行在站點目錄檔案夾裡面:

<code>hexo g</code>

<code>hexo d</code>

ok,此步驟完成。

我是在新網購買的域名,因為域名現在都需要實名認證,是以如果您想配置域名解析,首先要做的就是實名認證。這個是新網官網提供的提示:

<code>.com/.net/.cn/.公司/.網絡域名需及時送出實名制稽核資料,實名制稽核不通過将禁止解析。</code>

這裡實名認證就不再介紹了,直接開始配置解析吧。

首先打開域名管理:點選我的賬戶,然後打開域名管理:

GitHub+hexo之配置域名

這裡點選管理之後進入如下界面:

GitHub+hexo之配置域名

這裡點選域名管理:

GitHub+hexo之配置域名

然後點選修改域名dns:

GitHub+hexo之配置域名

這裡可以看到我用的主域名伺服器名字和輔助域名伺服器名字是:

<code>f1g1ns1.dnspod.net</code>

<code>f1g1ns2.dnspod.net</code>

如果這裡我設定主域名伺服器名字和輔助域名伺服器名字是:

<code>ns11.xincache.com</code>

<code>ns12.xincache.com</code>

其實dnspod和mydns我了解的都算是域名解析服務提供商,還有的就是

<code>ns1.alidns.com</code>

<code>ns2.alidns.com</code>

GitHub+hexo之配置域名

點選解析就會自動跳轉到dnspod:(如果你用的是mydns,點選解析就會直接跳轉到mydns解析界面)

GitHub+hexo之配置域名

然後按照我上面的配置添加即可。這裡需要注意主機記錄和記錄類型,當你添加的時候就會有簡單的介紹,這裡就不再介紹了(關于如何使用dnspod配置二級域名,大家可以自行百度谷歌)。這樣第二步就搞定了。

這樣配置完成之後,就可以通路了。如果通路無效,可以先清除浏覽器曆史記錄試試。還有就是dns解析配置後可能暫時不能通路,一般都是10分鐘或者很快就可以通路了,但是也有特殊的,不過最長應該12小時。

這就是我在使用hexo+github+新網域名來進行域名解析的過程。如果有什麼問題歡迎随時聯系。

qq:94860268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