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憨聊經典:《論語·為政篇》第二章 思無邪原文注釋傳統譯文憨聊俗解緻用譯文淺悟零存

作者:閱臨教育

《論語·為政篇》第一章,主要強調了品德對于做官為政的重要性,并把立德樹人、立德為官放在了首要地位。

在學術上,讨論做官為政的問題,以德開篇立腳,彰顯了《論語》編著者的政治信仰與政治智慧,因為“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不僅具有深遠的曆史影響,而且還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儒家思想認為,做官為政的人,其首要素質是人的品德魅力。這個觀點,直至今日,幾乎還沒有任何異議。

接下來,有人就又要問了,除此之外,做官為政還應具備什麼素質呢?我們一起來研讀《論語·為政篇》第二章。

第二章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思:是指思想、心思。

邪(xié)是指邪惡,邪念,邪說;也指不正當、不正派。

無邪:就是純正、正派的意思。

孔子說:“《詩經》三百多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讀《論語·為政篇》,我就曾經有過疑問,與學生讨論“為政”,孔子怎麼會突然對中國偉大的文學作品《詩經》進行了評價,這不是跑題了嗎?

後來,好好想一想,似乎就開竅了。

因為每個混迹官場的人,都會經常講一句表明自己政治立場的官話:“講政治,顧大局,服從上司,團結同志,與上級上司核心保持高度一緻。”

深思之後豁然開朗:

《詩經》最偉大的思想成就,孔子高度概括為“思無邪”。這與“講政治,顧大局,服從上司,團結同志,與上級上司核心保持高度一緻。”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成功為政升遷的人除了官德以外,第二個重要的素質是什麼?

孔子認為,應該是“思無邪”。

對上下左右無邪,自己的内心無邪,自己的情欲無邪。做到這些,先不說能否升官,保官是不是綽綽有餘?

談做官為政,用評價熟悉的、感興趣的文學作品《詩經》舉例,這是是多麼精到、深刻、巧妙、睿智啊!

孔子說:“《詩經》三百多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的偉大成就),就是思想純正而無雜念。”(這對做官為政又有何啟示呢?)

做官為政要美德外露,思心内藏而無邪,對人純正、正派而不二,對己自律淨化,把欲望關進籠子裡。

憨聊經典:《論語·為政篇》第二章 思無邪原文注釋傳統譯文憨聊俗解緻用譯文淺悟零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