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栖大會】飛天進化:從作業系統到人工智能

“路上真堵!”每天上下班高峰,你也許已經習慣這樣吐槽。

就在人們将堵車列入世紀難題時,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部分路段,通過采用一個叫做城市大腦的人工智能中樞調節紅綠燈,成功将車輛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大大改善了出行體驗。

【雲栖大會】飛天進化:從作業系統到人工智能

杭州市政府在2016杭州·雲栖大會上釋出了這個消息,并宣布為這座擁有2200多年曆史的城市安裝這個人工智能中樞——杭州城市資料大腦。

事實上,交通擁堵隻是城市大腦迎戰的第一個難題。城市大腦的目标,是讓資料幫助城市來做思考和決策,将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夠自我調節、與人類良性互動的城市。背後支撐這一夢想落地的科技力量就是一個叫做飛天的超大規模計算作業系統。它由阿裡巴巴在2009年2月啟動研發。

從解放創業者的技術效能,為各行各業的企業轉型網際網路+提供動力,到利用大資料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開發出具備初步聽、說、看能力的人工智能et,再到如今為整個杭州裝上“大腦”……通過一次次成果的落地與實踐,飛天不斷進化,演變,也讓阿裡雲變為一家全球領先的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公司,其産品不斷地給世界創造價值。

<b>飛天:超大規模通用計算作業系統</b>

飛天(apsara)是阿裡雲自主研發,服務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作業系統。它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萬級伺服器連成一台超級計算機,以線上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計算能力。

事實上,從2009年誕生第一天起,飛天就希望解決人類計算的規模、效率和安全問題。阿裡雲首席架構師唐洪回憶,飛天研發時市面上沒有任何開源軟體能夠滿足它的設計目标,是以也就堅定地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7年發展,飛天早已不局限于服務阿裡巴巴集團内部業務,而是成長為中國自主研發、服務全球的一個作業系統。

今年雲栖大會的主題是飛天·進化。從飛天誕生第一天開始,不僅僅是阿裡雲的工程師,還包括所有使用飛天的客戶,所有飛天上的合作夥伴,每一天“幫助”飛天在實踐與自學習中進化。12306将車票查詢業務部署在飛天上,讓飛天在春運高峰75%的流量中學會了如何應對大規模并發;《小門神》選擇在飛天渲染,讓它擁有了同時排程3萬核計算資源的工作經驗。

飛天正成為科技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即使不清楚它到底是什麼,但可能已經在登陸淘寶app、支付寶春晚搖一搖時不經意間使用過。

<b>把計算變成公共服務</b>

“阿裡雲的一切都是飛天,飛天就是一切”,阿裡雲總裁胡曉明介紹, 不止城市大腦,阿裡雲上百款産品,阿裡雲雲市場上幾千款應用都跑在飛天作業系統上。目前,數千名員工緻力于研究飛天,研究飛天之上的人工智能,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進行修正和優化。

以下是阿裡雲首席架構師唐洪首次對外公布的一些飛天小細節:

自主可控:對雲計算底層技術體系的把控力,自主研發,自己解決核心問題。

排程能力:10k(單叢集1萬台伺服器)的任務分布式部署和監控。

資料能力:eb(10億gb)級的大資料存儲和分析能力。

安全能力:為中國35%的網站提供防禦。

大規模實踐:經受雙11等極限并發場景挑戰。

開放的生态:相容大多數生态軟體和硬體,比如cloud foundry、docker、 hadoop。“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不是在中國發明的,今天最好的cpu也可能不是在中國生産的,但是中國有可能變成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把計算變成公共服務的國家”,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認為,飛天對于将來二十年、三十年中國及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阿裡巴巴集團财報顯示,截止今年3月31日,阿裡雲擁有超過230萬使用者,其中雲計算付費使用者達5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超100%。

<b></b>

<b>面向未來不斷進化</b>

今天,人類的未來生活似乎變得更加清晰——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支撐的科技圖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讓機器讀懂資料并基于資料做出決策。當資料規模龐大而又非常複雜時,飛天可以讓機器變得更聰明。

為加快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我國制定了《“網際網路+”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家居、汽車、無人系統、安防等領域的推廣應用,豐富移動智能終端、可穿戴裝置、虛拟現實等産品的服務及形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深度融合。  

可以想象這背後都需要超大規模計算的支援,而這正是飛天的強項。2015年,sort benchmark公布2015年排序競賽最終成績:飛天用377秒就完成了100tb的資料排序,打破四項世界紀錄。

如何讓人工智能更好地發展,如何滿足各行各業的廣泛計算需求,也正在成為各方聚焦的熱點。 在計算作業系統層面的突破讓阿裡雲成為一張走出國門的技術新名片。目前,飛天這項中國自主可控的技術服務為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新創業企業、政府、機構等提供服務,行業遍及政務、遊戲、金融、電商、移動、醫療、多媒體、物聯網、o2o等,計算經濟的成果初現。

業界認為,飛天的革命性在于将雲計算的三個方向整合起來:提供足夠強大的計算能力,提供通用的計算能力,提供普惠的計算能力。但從與中國科學院共同成立“中國科學院-阿裡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到與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宣布結為戰略合作夥伴……飛天展示出了更大的“野心”:通過與資料密集型學科的緊密合作重新定義人們對計算的認知界線。

從it(informationtechnology)到dt(data technology)再到人工智能et時代,剛滿7歲的飛天正迎來“職業生涯”的黃金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