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梨園名家們的家庭成員以及親屬關系,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從名家大 腕到無名小卒,他們的姻親關系盤根錯節,跨越各行當,組成了一張關系網,一個自循環的 封閉系統。
梅蘭芳的祖父梅巧玲,綽号“胖巧玲”,梅巧玲認識了昆曲旦角陳金雀。梅巧玲的寬厚、仁義、 正直,很得陳金雀賞識,于是他找來媒人,把自己的女兒說合給了梅巧玲。 陳氏為梅巧玲生育了兩 男兩女,兩個男孩均進入梨園行,其中二子梅竹芬娶了著名皮黃戲武生演員,“活武松”楊隆壽的女兒,生下了梅蘭芳。
17 歲時,梅蘭芳娶了王明華,她的父親王順福演花旦,胞兄王毓樓是著名的武生。 後娶福芝芳,她也是一位旦角演員。

梅蘭芳先生與原配夫人王明華
在梅蘭芳娶了福芝芳五年後,梅蘭芳愛上了老生演員孟小冬。孟小冬的祖父孟七,是與譚鑫培同時代的著名文武老生兼武淨演員,她的父親孟鴻群,人稱孟五爺,工文武老生及武 淨。
馬連良有個女婿叫黃元慶,是著名平劇武生,也是馬連良的弟子。馬連良的小女兒馬小曼是梅蘭芳的幹女兒和弟子,馬小曼的老公就是著名琴師燕守平。
馬小曼女士
馬連良的義子馬長禮,夫人是著名平劇旦角演員小王玉蓉(平劇表演藝術家王玉蓉之女)。馬長禮有個連襟叫丁震春(即王玉蓉之女王小蓉的老公),是著名的平劇武生表演藝術家,曾任中國戲曲學院教授。馬長禮的女婿是北京平劇院老生演員杜鎮傑。
言菊朋的女兒言慧珠嫁給了京昆表演藝術家俞振飛,言慧珠去世後,俞振飛又與著名平劇程派表演藝術家李薔華結婚,而李薔華的前夫是著名平劇馬派老生關正明,他們有一個兒子就是平劇演員關棟天(原名關懷)。
言慧珠女士
著名平劇女老生張少樓和八一電影制片廠原廠長王曉棠少将是妯娌,她們分别嫁給了言菊朋的兒子言少朋、言小朋。言菊朋的小女兒言慧蘭,嫁給平劇旦角陳永玲,他們的兒子是平劇花臉演員陳霖蒼。
程硯秋的嶽母餘素霞,是平劇大師餘叔岩的大姐,是以,程硯秋叫餘叔岩舅丈人。
程硯秋大師
程硯秋的二哥程佐臣,程佐臣的女婿叫鐘鳴岐,是一位平劇武生演員。鐘鳴岐的姑父叫曲恩龍,在北京平劇院彈月琴。曲恩龍的七妹嫁了平劇名醜孫盛武,孫盛武的外公是高盛泉,高盛泉就是平劇高派老生創始人高慶奎的大爺。
高盛泉的女婿李壽臣,是一名平劇老生,李壽臣的侄女李淑卿(也就是李壽臣之兄、平劇淨角李壽山之女)就是平劇大師尚小雲的第一位夫人、平劇武生演員尚長春的母親。
尚長春和著名平劇淨角演員景榮慶是連襟。程家、尚家、高家均有聯姻。
餘叔岩的老丈人是平劇青衣陳德霖,陳德霖之子、著名平劇老生演員陳少霖的老丈人是平劇武旦朱桂芳(小四十),嶽母則是吳彩霞的四妹妹。荀慧生的夫人吳春生是吳彩霞的六妹。
陳少霖的兒子陳志清是北京實驗平劇團餘派老生演員。
陳德霖還有一子名陳少雲,夫人吳氏,吳氏的侄女吳靜文,吳靜文的丈夫李志民,李志民的外公就是譚鑫培的兒子譚嘉善,李志民有個姊妹李玉英就是裘盛戎的夫人。
陳志清叫餘叔岩為姑父,叫吳彩霞為舅外公、叫荀慧生為姨外公。
國劇宗師楊小樓是平劇大師譚鑫培的幹兒子,楊小樓的父親楊月樓也是一名平劇武生表演藝術家。楊小樓的女兒楊桂子嫁給平劇老生劉硯芳,劉硯芳的兒子劉宗楊也是一名平劇老生,他的妻子遲溫媛,正是袁世海的老丈人遲景昆的女兒。故而,劉宗楊和袁世海是連襟。
劉硯芳的女兒劉慧芬嫁給著名平劇高派老生創始人高慶奎的兒子、平劇武生高盛麟。高慶奎的孫女、平劇武生高世壽的女兒高紅,則是裘盛戎的兒媳婦、裘少戎(裘鳴)的夫人,隻可惜裘少戎英年早逝。
是以,高慶奎和裘桂仙是老親家。
張君秋是尚小雲、馬連良的幹兒子;張君秋的第三位夫人謝虹雯,其前老公是平劇大師、楊派老生創始人楊寶森。
張君秋的母親是平劇老旦李多奎父親李寶珍的幹閨女。李多奎的長子李宗華,是一名平劇武小生,他的第二位夫人就是平劇大師張君秋的親傳弟子、山東省平劇院的平劇演員翟萍。
張君秋先生
梨園行的親戚關系為何這樣複雜?
在20 世紀30 年代以前,梨園行的“血統”相當純粹。 在梨園行安身立命,演員們靠的是兩種人際關系,一是師承關系,二就是家族關系。前者指的是藝術派别,後者指的是姓氏姻親。兩張關系網互相纏繞,密不可分。
這種關系網的織就絕非一天兩天之功,而是與梨園的行業特點、社會地位、曆史傳承密切相 關。清末民初的戲劇作家、理論家羅瘿公曾經在《鞠部叢譚》中提到一句:“凡名伶無不有幾重姻戚;蓋昔時界限甚嚴,伶界不能與外界結姻。”
這一句話就點出了内部通婚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