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夏天,有無數理由,讨厭它,一個理由便足夠,那就是無處不在的“轟炸機”“蚊子”。
雖已立秋,但蚊子依然嗡嗡不停。在島城,蚊子一般每年5月開始出動,至8月中下旬達到活動高峰,而秋天是蚊子的最後瘋狂,所謂“秋蚊猛于虎”就是這個意思。
它吸食你的血液,肚兒渾圓後,它拍拍翅膀飛走了,卻給你的皮膚留下癢癢的紅包一個。你對蚊子的直覺印象,可能僅僅是被你“啪”一聲後的殘骸。

今天,就讓小編帶各位進入蚊子的微觀世界去一探究竟吧……
青島有多少種蚊子?
據統計,島城共有7種蚊子,分别為淡色庫蚊、三帶喙庫蚊、中華按蚊、白紋伊蚊、東鄉伊蚊、刺擾伊蚊,北韓伊蚊。另外,還有兩種,常型曼蚊、黃色柯蚊是青島市曆史上沒有記載的新蚊種,另外,騷擾阿蚊、兇小庫蚊為有曆史記載,但到2016年才被研究機構監測到。
黑蚊子的來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青島目前比較多的是一種黑白相間的花蚊子。這種蚊子和别的蚊子不一樣,别的蚊子(多是按蚊)趴到人的皮膚上之後會先看看動靜,確定安全才會叮咬,如果這時候你有一個動作,它們就會飛跑,但是這種花蚊子卻不是,隻要它趴到人的皮膚上就開始叮咬,一秒鐘都不願意等,是以隻要這種蚊子一粘人的皮膚,幾乎就一定會被叮咬出一個包來,特别讨厭。
蚊子中的戰鬥機,一趴就叮一包的花蚊子,20年中已侵入70餘國。這種蚊子學名叫做白紋伊蚊,也被稱為亞洲虎蚊,最早源于東南亞,後來侵入我國,現已成為常見蚊種,在我國俗稱“花蚊子”或“花斑蚊”。白紋伊蚊既是一種攻擊性很強的蚊子,也是一種重要的病毒媒介,它傳播疾病的能力很強,可以傳播很多病原體,包括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以及羅斯河病毒和西尼羅病毒等等。蚊子中的戰鬥機,一趴就叮一包的花蚊子,20年中已侵入70餘國。
特點:
它主要白天吸血,特别是傍晚時分,夜間偶爾也有活動。而且這種蚊子叮人時十分兇猛,直接上去就咬,是以才有“亞洲虎蚊”之稱。花斑蚊不僅兇惡,而且善飛。一般蚊子飛程隻有數十至數百米,最遠不超過1-2公裡,但花斑蚊能飛行十多裡地,而且速度極快,并且在飛行中還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前後滾翻、俯沖、急轉彎、突然加速或減速等“高難動作”,簡直是蚊子中的戰鬥機。
“黑蚊子”為何強悍?
是因為有紋身麼?非也。蚊子叮人的時候,一邊吸血,一邊向傷口中注入一些蛋白質。這些蛋白質主要的作用是對抗人體的凝血功能。當這些蛋白質進入人體後,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會開始抵抗外物入侵。這時,身體會分泌一種叫做組胺的物質。組胺的作用是增加血管通透性,讓白細胞等免疫成分通過血管清除外來的蛋白質,而組織液也會随之從血管内滲出,進入組織,是以叮咬部位就會腫起一個紅紅的小包,這都是組胺在發揮作用的結果。可見,黑蚊子之是以強悍,是因為它注入的蛋白質比較多而已。
關于蚊子的關鍵詞
二氧化碳:蚊子發現二氧化碳氣流時隻會短暫逆風飛行,但如果二氧化碳氣流濃度會像生物呼吸那樣波動的話,它們就會堅定地逆風飛過來。雌蚊的口器是由6根比頭發絲還要細的細針組成。其中一根是食道管;一根是分泌唾液的唾液管;兩根是像針一樣能刺破皮膚的“刺血針”;還有兩根是像鋸齒一樣能割開皮膚的“鋸齒刀”。當它吸血時,就把這6根針同時刺入人的皮下,既靈活,又迅速。
深色:一般黑色或發暗的顔色,都是蚊子喜歡生活的環境色,是以皮膚或衣着顔色深較易成為蚊子的目标。
氣味物質:人體的汗液裡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包括丙酮、辛烯醇、乳酸、胺類等幾十種。蚊子對于這些化學物質非常敏感,可以根據這些氣味尋找到叮咬的目标。
溫度:體溫是影響蚊子尋找目标的重要線索,哪怕是細微的溫度差别,蚊子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一般蚊子翅脈上有鱗片,翅後緣有緣鱗。飛行時每秒翅膀震動594次左右,這樣的振動,讓我們聽到蚊子飛行時的“嗡嗡”聲。蚊子的腿由基節、股節、胫節、跗節、爪、爪墊等部分構成。胫節上的刺(矩)的多少或有無及跗節的節數等是分類上的特征。蚊子的眼睛是由兩隻複眼組成的,複眼又由很多隻眼組成。不過在夜晚,它們并不是用眼睛看東西,而是用觸須感應二氧化碳的含量,進而追蹤人來吸血。
特别聲明:文章部分内容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