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聽說科學界又說是:吃昆蟲能拯救世界!我們大徐州生來就是來做人民英雄的!

專家們認為,昆蟲之是以是人類可以依賴的蛋白質資源,不僅僅是因為昆蟲的蛋白質含量高,還因為昆蟲是動物界中最大的種群,随着世界人口愈來愈多和蛋白質供應日益短缺,昆蟲将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然而這對大徐州的吃貨們并沒有什麼困難。隻要味道好,管他活着的時候是幹什麼的!下面咱們看看我們大徐州平常都有神馬好吃的蟲子。
天牛
說起天牛,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長長的觸角形似戲曲裡雉尾生帽子上的兩根翎子,身體堅硬,眼大颚利,就是它給人們留下的最初印象。星天牛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和玩伴,相信不少人都有過捉住天牛拿繩子吊着玩或者被天牛鋒利的上颚咬到手的經曆。然而能吃的是這種烏黑的山天牛。
也不知哪一輩老祖宗發現這東西可以吃,尤其是炒熟之後香得很,尤其是那種肚子特大的雌天牛,肚子裡有籽炸着吃噴香!
蠶蛹
蠶蛹入食在我國有悠久的曆史。據聽說蠶蛹蒸煮入宴有1400多年的曆史。咱徐州人怎麼能錯過這般美味。徐州一般也就幹煸着吃。幹煸之前一定要用滾水滾一下。蠶蛹好吃可要小心中毒。有人說蠶蛹是一枝“帶刺的玫瑰”。一方面健康的蠶蛹放置由于時間久了,其體内自然就有雜菌污染、繁殖、發酵、黴變,蠶蛹也就成了“毒蛹”。另一方面某些蠶蛹本身即有一種由蠶卵、蠶糞傳播的變形蟲體病。一定要注意夏季新鮮蟬蛹不要放置超過24小時,冬天不能超過5天。
蚱蜢
小編在兒時有次有幸吃到過。嫩炸之後,口味清淡怡人,味道不腥,也不帶泥土味,隻是淡淡的香和脆生味道。蝗蟲的肉質松軟,味美如蝦。不愧有陸地飛蝦的美稱。
電影《何處是我家》的場景:非洲草原,一片黑壓壓的蝗蟲飛過。當地人順手在空中一拈就能抓到一個,直接就放口裡嚼的津津有味!鏡頭一切換,一個黑人大神在一口小圓鍋旁邊拿着一個木棍搗,鍋裡除了蝗蟲還是蝗蟲,一會兒就圍來一群小黑孩兒,大家下手抓起就吃,味道好美的樣子!于是小編就纏着母親給我來了一大盤子!剛開始小編的内心其實是拒絕的!吃了一個之後。像是加了特效一樣。duang~duang~duang~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爹喽龜
這大概是徐州人最愛吃的昆蟲了!徐州跌喽龜兒,又叫知了猴,也就是蟬的胃完全體。爹喽龜是從小就開始吃的一道菜,和七大姑八大姨聚會的時候,桌上的涼菜盤裡鐵定少不了他。老人們總是喜歡讓小孩子多吃點,說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對眼睛好。不要小瞧着小蟲子咱們吃的它在地下少說呆了3年多則12年。努力的在土地深層躲過了所有天敵。一直到把自己吃胖吃圓爬出來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欲。可敬又可愛最重要的是美味!
豆蟲
豆蟲 學名豆天蛾,是一種以吃豆葉、喝甘露為生,在天然無毒、無公害狀态生長的昆蟲,它高蛋白、低脂肪,有溫胃之功效。 它體形優美,與蠶相似。是一種特佳的高蛋白食物,做成菜肴,十分鮮美,并有治療胃寒疾病和營養不良的特殊療效。經食油炸後,噴脆松香,口味極佳。令人一飽口福。 五香豆蟲 豆蟲體内富含高蛋白。在加有鹽、五香粉的沸水中煮過一把的豆蟲,下熱油鍋炸至顔色金黃時撈出裝盤,撒以椒鹽上桌品嘗,外脆裡嫩,五香可口,營養豐富。嘎嘣脆!雞肉味!
蜻蜓
小時候夏天的時候到處是蜻蜓,沒事就約幾個人去捉蜻蜓,後來捉住之後,把蜻蜓頭,尾巴,翅膀弄掉就用狗尾巴草草的竿穿成串烤着吃,烤的黑不溜秋的蜻蜓肉,味道超好吃!就是肉有點少。生的時候有點酸酸的。有的人也抓回家打好雞蛋灘面餅吃。酥酥脆脆還有營養。
大家還知道什麼能吃的昆蟲,快告訴小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