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雙杠上的動作曾被日本體操傳奇内村航平評價為“隻有機器人才能做出來的動作”,被奧運“五金王”鄒凱評價為“教科書級别”,他就是來自四川宜賓的鄒敬園。
8月3日下午,在東京奧運會男子體操雙杠決賽中,鄒敬園毫無懸念地拿走了這塊金牌,兩度奪得體操世錦賽雙杠項目冠軍後,他終于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奧運會金牌。
在此前的體操男子團體決賽的争奪中,中國隊獲得銅牌,鄒敬園就發揮出色,在雙杠比賽中獲得全場最高分,為中國隊奪牌立下汗馬功勞。
1998年出生的鄒敬園是宜賓市翠屏區人。小時候因為身體不好,總是打點滴、打點滴,去練了體育,正趕上市體校到城區打金街幼稚園選運動員苗子,時任市體校體操教練的李小兵一眼就相中了鄒敬園。“他的身材條件比較适合,瘦小、四肢比較勻稱,體型很适合體操項目的選材。”
李小兵回憶說,在随後進行的上肢測試中,李小兵欣喜地發現,這個3歲孩子的上肢力量竟然也很突出,而且身體協調性也不錯。
鄒敬園于2002年進入市業餘體校學習後,展現出比同齡人更強的意志力和領悟能力,“刻苦”是李小兵對鄒敬園最深刻的印象。在體操訓練中,柔韌、耐力和爆發力是訓練的基礎,壓腿、跑山、短距離沖刺都成了“家常便飯”,很多時候為了練耐力,倒立一做就是20分鐘,不僅訓練服被完全打濕,連地上都流了一攤汗水。
據鄒敬園的母親劉利群透露,鄒敬園從小就很上進,幼稚園發的小紅花,他每次都要盡力争取。
在業餘體校期間,鄒敬園在訓練之餘,回家還要自己主動壓腿。在為期3年的訓練中,鄒敬園力量增長,體型也越來越适合體操項目,動作也變得更加漂亮和流暢,并在少兒體操比賽中屢獲佳績。
2005年,7歲的鄒敬園進入四川省體校學習體操。“每天訓練他都會把自己的動作拍下來,然後不斷回放,晚上睡覺前還要捋一下當天所學的東西。”劉利群說。
“園園從小就上進、能吃苦,對自我要求特别高,哪怕有輕微傷痛也會堅持訓練。”曹治國擔任了鄒敬園7年的體操教練。他回憶,鄒敬園進入四川省體操隊時進行了大集訓,要求小隊員們提倒立。普通隊員隻能提20個左右,鄒敬園提了100多個,直到教練喊停方才結束,而此時他才不過6歲。
從宜賓市業餘體校到四川省體校,再到2012年進入國家隊,“勤奮”“刻苦”始終是專屬于鄒敬園的标簽。
“在雙杠項目上,他不僅是強,而且是非常強。”在國家隊隊友張成龍的眼中,鄒敬園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機器。每堂訓練課,鄒敬園不僅高标準完成每一個動作,而且訓練量也是其他隊友的一到兩倍。“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吧。幾乎每一個動作,都追求到了極緻。有些時候,我們都怕他練傷了,不得不嚴格控制他的訓練量。”奧運冠軍、負責鄒敬園的助理教練滕海濱說。
在2015年青奧會預選賽上,鄒敬園開始初露頭角,他奪得了個人全能、雙杠、鞍馬和吊環的冠軍,自由操也獲得了第二名。在10月份福州全國青運會比賽中,他在右腳腳踝受傷的情況下,仍然帶傷以14.7的高分,拿下了雙杠的冠軍。
2017年,從青運會到全運會再到世錦賽,凡是鄒敬園參加的比賽,雙杠項目金牌無一旁落。10月份的體操世錦賽上,憑借6.8的難度分和9.1的完成分,他憑借15.900的高分,戰勝了裡約奧運會雙杠冠軍、烏克蘭選手維尼亞耶夫奪得冠軍,成為了中國又一個“雙杠王”!
進入到2018年,鄒敬園把全國錦标賽和亞運會的金牌收入囊中,來到多哈世錦賽,鄒敬園的雙杠依舊無敵,資格賽就以15.800分鎖定第一,在以16.433分毫無懸念地收獲男子雙杠金牌後,奧運“五金王”鄒凱就評價其舒展輕盈的動作堪稱“教科書級别”。
男團決賽,中國隊當時落後1.9分進入到倒數第二項雙杠,鄒敬園憑借一套難度高達7.0的動作,零失誤得到16.200高分,為中國隊實作了0.049的反超,拿到冠軍。賽後他的雙杠被體操“常青樹”内村航平評價為:隻有機器人才能做出來的動作!
從1934年的第十屆世錦賽開始設立男子雙杠至今,鄒敬園成為繼日本選手監物永三、前蘇聯選手阿爾捷莫夫、中國選手李敬和李小鵬之後,世錦賽曆史上第五位蟬聯雙杠冠軍的選手。
2019年,日本體操隊與中國體操隊進行了兩次合訓後,内村航平直言,鄒敬園更是百年一遇的天才,“他在訓練時超級集中,眼神很有殺傷力。他的整套動作難度構成和觀賞性非常厲害,其他選手模仿不了,更沒辦法參考。他的技術和表現力,也到了‘次元世界’的境界。”
今年7月,經過激烈的選拔,鄒敬園入選中國體操隊參加東京奧運會選手名單,大大小小體操比賽冠軍都拿過的鄒敬園,終于走上了奧運會的舞台。
“鄒敬園的個人水準已經是世界頂級,是非常有競争力的選手,但是怎麼樣在大賽中發揮出自己的水準,是他從世界冠軍突破成為奧運冠軍的必修課。”鄒凱表示。
賽前,鄒敬園也表示,自己目前身體狀況和備戰情況都很好,一定不辱使命,為國争光!最終,鄒敬園不負衆望,将這枚金牌穩穩收入囊中。
上遊新聞記者 湯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