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星空有約|牛郎織女星“七夕”也“異地”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七夕來臨,牛郎星和織女星要通過鵲橋相會了嗎?“其實并不會,‘倆人’一直都是‘異地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說,牛郎與織女的相會,是古人對于愛情的一種美好憧憬,同時也寄托了古人對茫茫星空的浪漫想象。

星空有約|牛郎織女星“七夕”也“異地”

王科超解釋說,牛郎星、織女星是兩顆恒星,這兩顆恒星間的距離約為16光年。“通俗點解釋,光一年‘走過’的路程為一光年,也就是說,牛郎星給織女星打電話說‘我愛你’,對方要16年後才能聽到。”

星空有約|牛郎織女星“七夕”也“異地”

作為北半球第二明亮的恒星,織女星在有的地區被稱為“夏夜公主”。織女星周邊有四顆小的恒星,排列的形狀有點像菱形,被看作是“織布的梭子”。牛郎星由于自轉較快,是以在外形上呈現橢球形,像個“大肚腩的大叔”。作為天琴座的主星,織女星在銀河的“西岸”,而作為天鷹座的主星,牛郎星在銀河的“東岸”,兩顆星隔“河”相望。

星空有約|牛郎織女星“七夕”也“異地”

仰望夏季夜空,見證牛郎星和織女星“異地戀”的,有一個“超級電燈泡”天津四星。天津四星是天鵝座的主星,傳說是天帝過銀河的渡口,是以得名“天津”。天津四星是夏季天空中比較明亮的幾顆星星之一,它和牛郎星、織女星在夏夜的天空中構成一個三角形,被稱作“夏季大三角”,是夏季星空的标志。

星空有約|牛郎織女星“七夕”也“異地”

“一年四季,夜晚我們所看到的星空各不相同。”王科超說,一個太陽日平均是24小時,而恒星日平均為23小時56分4秒,是以每天恒星都會比前一天提前約4分鐘升起,随着時間的累積,恒星升起的時間會越來越早。在夏天的晚上,牛郎星、織女星、天津四星升起得很高,易于觀測,而到了秋天的晚上,它們已經開始西落了。

出品人:趙承

監制:胡清海

策劃:劉心惠

記者:邱冰清、朱筱

海報制作:徐湛

編輯:崇大海

新華社國内部、新華社江蘇分社聯合制作

星空工作室出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