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鞋子觀後感影評700字

《小鞋子》一個非常簡單、平凡的事情卻講述了一段令人心傷的故事。這裡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又關小鞋子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鞋子觀後感影評700字

小鞋子 觀後感1

這個星期,我和我們全班同學一起觀看了一部伊朗的電影—《小鞋子》。

《小鞋子》講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一名國小三年級的學生阿裡無意中丢了妹妹莎拉唯一的一雙鞋子,為了不讓貧窮的父母發現,他這樣告誡妹妹:千萬不能告訴爸爸,家裡沒錢給你買鞋的,他知道了你也會挨打的。但阿裡看着妹妹嗔怪的表情急得已經哭出來的時候,他害怕父親會知道這件事,他害怕的是憂郁的母親的眼裡再添上一層困苦,他擔心浮躁的父親的頭上再添一根白絲。他不想讓本來就困難的家裡因為他的原因再添上一絲負擔……兄妹倆輪流換穿哥哥的球鞋去上學。兄妹倆在水溝邊的小巷裡來回奔跑,穿了大拖鞋的阿裡在街口等着下課的妹妹,飛快換了鞋子,然後再飛奔去上學。

一次,阿裡兄妹知道自己的鞋子是一位比自己家裡還貧窮的小女孩拿了,卻沒有去拿回來。窮苦人之間并沒有互相敵視,而是互相幫助,互相同情。

後來阿裡得知區裡舉辦國小生五公裡長跑比賽,三等獎的獎品就是一雙運動鞋。為了給妹妹争取這雙鞋子,阿裡懇求老師給他參賽的機會。阿裡隻有一個小小的願望,他不是為了榮譽,也不是為了要得到冠軍,更不是為了要得到老師的表揚,隻是希望給妹妹赢得一雙鞋子,可以慢慢走着上學,不用奔跑上學,也不會因為鞋子太大而掉進水溝裡。可是最後他拿到的是冠軍,而不是第三名,他非常地傷心。冠軍的獎品不是鞋子,而是夏令營和運動服,阿裡成了最沮喪的赢家。

電影裡有很多感人的情節,阿裡和莎拉的兄妹情深令我感動。我覺得我們現在不愁吃不愁穿,又擁有一個美滿又幸福的家庭,但我們卻沒有阿裡那麼乖巧懂事,又沒有妹妹莎拉那麼善解人意,我們應該像他們學習!

小鞋子 觀後感2

我可以說是被國文老師強迫去看這場電影的。是以,我幾乎是帶着重複的心理去看,因為這部電影是《跑吧,孩子》的原版,片中每個劇情,每個細節幾乎都是一模一樣,也就隻是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已。

看完此篇後,我發現這部電影與《跑吧,孩子》唯一不同的是,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圍繞着一個字,那就是"真"。它雖然沒有《跑吧,孩子》那麼幽默,也沒有《跑吧,孩子》那麼美好而圓滿的結局。但在座位上我不禁感動了起來,也許是因為孩子天真爛漫的表情,也許又是因為孩子那單純的話語。讓我看過之後又是悲傷哀愁又是歡喜雀躍。因為每個情節都讓人心靈顫抖,每個畫面都讓人耐人尋味。

如果不是家裡貧窮,莎拉不會隻有一雙可以穿到學校去的破鞋子,當阿裡幾乎是帶着哭腔告訴她鞋子丢了的時候,眼淚已經挂在她的眼角上了。如果說莎拉僅僅是擔心第二天穿什麼鞋上學,阿裡更清楚事情的嚴重性。"爸爸知道了,我和你都要挨打,他沒有錢給你買鞋。"這是阿裡勸說莎拉不要将此事告訴父母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阿裡知道父親沒有錢,在莎拉抱怨他的球鞋太大并打算将此事告訴父親時,他急着說"我不怕挨打,他沒有錢,他隻能去借錢。"是以,阿裡并非僅僅是隐瞞他的過失,他還想自己解決這個問題。阿裡的懂事,阿裡的責任心以及有勇氣的形象。讓我們一次又再一次的地喜歡上他了。

鏡頭裡他倆在巷子裡飛快的進行着那熟悉的"交接"動作;阿裡穿梭在狹窄的巷子裡的瘦弱背影,氣喘籲籲的在上課鈴響後才無奈的踏進教室的失落神情,被校長抓到後委屈而又難過的哭泣;妹妹追着不小心掉入河裡随波遊走的球鞋時的無助和急迫,她收到哥哥為了安慰她而送她的那支筆時欣喜而開朗的笑容。一個屬于兩個天真的孩子之間的許諾,串起來的是屬于孩子們自己的苦樂酸甜,苦中作樂,酸澀品甜。

故事的最後有讓我們看到了兒童時那種單純的堅持與諾言!本來還在緊張阿裡能否跑到第一、二、三名時,在比賽的最後一個鏡頭"我是第三名嗎?"這句簡簡單單的話,居然把全場逗樂了。阿裡是用最後的力氣第一個沖過了終點線。他的父親,老師,記者,當所有的人都把他捧着歡呼雀躍的時候,阿裡卻氣喘籲籲的問道:"是第三名嗎?"從他的口氣中,我們看到一種失望,因為阿裡參加這個比賽是為了給妹妹弄雙鞋子,比賽在快接近尾聲的時候,競争對手故意扯着阿裡的衣服緻使他摔倒,但是他那份純真的堅持,就為了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心中的希望,不管怎麼樣就算累趴下也要堅持的向它靠近,同時腦子裡重複着和妹妹說過的話,甚至忘了要拿第三的想法,結果跑了冠軍。因為冠軍意味着他拿不到為妹妹争取的鞋子,是以在得獎的時候,他的眼神裡流露的是失望與遺憾。

影片中,總是難以揮去阿裡和沙拉明亮的大眼睛,天真的眼睛,委屈的眼淚,快樂的眼睛,真誠的眼神,這樣的眼睛,總是能觸動久居城市的我們,那被遺忘在角落裡的快樂。

假如我沒有看這場電影,而是忙碌于我那寫不完的作業。我可能永遠也不會不懂得-----那觸動心靈的天真。

小鞋子 觀後感3

現在的社會,科技突飛猛進,人們的生活品質大大提高:要買什麼就買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不用愁吃愁穿。當然,什麼事都有兩面性,當人們太富裕時,小孩會變得像“小公主”“小皇帝”一樣,人們之間友誼慢慢淡化。電影《小鞋子》裡的兒子是個窮孩子,卻令人感動。

故事主人公是兩個孩子,一個叫阿裡,還有一個是阿裡妹妹叫莎拉,他們都是品學兼優、懂事、乖巧的好孩子。他們從小家裡很貧窮,而他們整個家庭是團結友愛,雖然在物質上并不富裕,可是在精神上卻是“億萬富翁”。故事中,阿裡不小心弄丢了莎拉的鞋,他們協定輪流穿阿裡的球鞋去上學。阿裡為了讓莎拉可以穿到新鞋,在馬拉松比賽時,阿裡想得季軍拿獎品球鞋送給莎拉,可最後得了冠軍,這讓阿裡傷心透了。

看了這個故事,我為阿裡感到難過,因為阿裡遲到,以及後面的馬拉松後的那場景等,阿裡好像都是被“冤枉”的。令我感觸很深的還有阿裡一家,因為他們一家團結友愛,父母之間,孩子之間,父母和孩子之間都非常關愛。想想我們現在,有些人為了利益而和朋友不和,父母之間離婚的數不勝數,父子之間有代溝……這就是貧窮與富裕的差別。再想想阿裡拼盡全力要為妹妹掙一雙球鞋,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我們現在,有些人能樂于助人,但大部分的人隻是嘴上說說,暗底下互說誰誰誰的壞話,可謂是表裡不一。

往往在物質上富裕的人在精神上貧窮;往往在物質上貧窮的人在精神上很富裕。

小鞋子 觀後感4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讓人深有感觸的電影,叫《小鞋子》,它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

感動我的地方有三處。第一處是主人公萬阿裡看到賽跑季軍的獎品是一雙鞋子時。想起妹妹真需要一雙鞋子,便跑去報名。但是已經遲了,人已經報滿了。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和他為了妹妹的眼淚下,教官終于讓他參加了比賽。他為了妹妹能得到一雙鞋子竟然流下了眼淚,真是讓人感動的.熱淚眼眶啊!

第二處是在5公裡賽跑比賽時。他跑得汗流浃背,累得氣喘籲籲,可他始終排在第10名中,還是得不到季軍。但他想起自己對妹妹許下的諾言,還有妹妹沒有得到鞋子時那失望的表情,就使出渾身解數沖了上去,那句諾言使他的意志像烈火一樣燃燒,讓他擁有了強大的力量,讓他的速度飛快的提升,他一下子沖到了第3名。這時,他被别人絆了一跤,可他不顧身上的傷痛,馬上站起來向前奔跑,那速度如同一支離弦之箭。可是,他沒有得到季軍而是得到了冠軍。他為了妹妹付出了一切努力,雖然白費勁了,但還是讓人非常感動。

第三處是妹妹的鞋子丢了時。他把自己的鞋子給了妹妹,等妹妹放學後他才去上學,是以他遲到了好幾次,差點被校長開除,但他沒有責怪妹妹,反而把自己費了九年二虎之力獎到的自動鉛筆給妹妹用。真是一個讓人感動的畫面啊!

他為了妹妹,犧牲自己,雖然努力白費了,但他仍是一個好哥哥,仍是一個好榜樣。我們也應該向他學習,做一位為了自己的親人可以犧牲一切的人。

《小鞋子》雖說是一部很普通的電影,但包含着兩位孩子的願望,是一部溫暖童心的好電影,希望大家也去看一看這部電影。

小鞋子 觀後感5

比起小鞋子,我比較喜歡天堂的孩子這個名字……

靜靜地看完這部電影,滿滿的感動充斥着胸腔,為阿裡的善良、懂事和堅持,當他被教導主任訓斥并責令他不許再上學時,我和他一樣,委屈、無奈地哭了,畢竟他才九歲。

當看到他快到終點被人推倒時,心提到了嗓子眼,當他爬起來繼續奔跑時,我在心裡為他呐喊,他那麼拼命,隻為了一雙跑鞋,試問自己,心裡是否也有那麼一雙“跑鞋”。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富足的時代,至少我覺得自己從小沒吃什麼苦,被父母捧在手心上,對于我們九零後,好的評價基本上都是比較有勇氣,敢說敢做,不好的評價就是太難掌控,不喜吃苦。當我還是國小生的時候,我也是運動員,目标是第一,比賽時,我也摔倒了,堅持跑完了比賽,隻是沒得什麼名次;當我還是國中生的時候,每天就是抄抄作業,想着怎麼不交作業,學跳校園舞的時候倒是挺帶勁的,然後,跑第一的目标沒有了,卻也渾渾噩噩地繼續得考上高中;當我如願地進入高中校園時,我又幻想着早日離開學校,會考結束,我如願地回家了。

我一直喜歡着一句話“人的潛力是無窮”,我從不曾為自己走過的路後悔過,隻是,所謂成長總是鮮血淋淋,為了自己的目标拼盡全力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在你的人生中随處可見的,卻也不是無迹可尋,當我一瘸一拐跑到終點時;當我為了聯考奮戰時;當我為了會考能過,把曆史書背的滾瓜爛熟時,我也定被自己感動過。“人之初,性本善”,漸漸地,我們将最心底的東西蒙上灰塵,貼上“自保”的标簽,做着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什麼時候才可以真誠地微笑一下,無懼、無謂,隻為自己的心。

腦子裡充斥着這些話,它們之間有無必然聯系自己也說不清,隻是阿裡的童年、善良和他那顆執着的心依然給我許多沖擊,讓我也想到自己校園時光,把我和他放在相對的時間裡,給自己的現在一些啟示。

哈哈,願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