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了祖國!蘇軍炮兵這句話豪情萬丈,其實卻很無奈,隻能堅守到死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二戰中,面對來勢洶洶的德國裝甲叢集,蘇聯紅軍不但全力發展坦克裝甲車輛,更是高度重視反坦克炮兵的建設。

曾經有一名叛逃到西方的蘇軍軍官維克托·蘇沃洛夫寫過一本叫做《蘇軍内幕》的小冊子,其中這樣評價蘇聯的反坦克炮兵和所使用的牽引式反坦克炮:

牽引式反坦克炮較自行式反坦克炮在制造和使用上都要容易得多。在戰時,減少坦克的産量也許是可以容忍的,其結果隻是降低了進攻的強度而已,但若降低反坦克武器的産量則會是災難性的,不管出現什麼情況必須生産足夠數量的反坦克武器,否則敵人坦克的突破可能對整個軍工生産計劃、國民經濟以至蘇聯本身産生緻命的結果。

别了祖國!蘇軍炮兵這句話豪情萬丈,其實卻很無奈,隻能堅守到死

圖檔:隐蔽埋伏的蘇軍反坦克炮,正面投影很小,很難被德軍坦克發現。

其實,牽引式火炮的正側面投影都非常小,至少比自行火炮小一半。它在單獨與坦克戰鬥中,特别是在最大射程處戰鬥時,投影面積小比裝甲或機動性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反坦克炮用于兩種情況。

在防禦上,用于敵人已經突破防線并迅速前進,而我們要不惜代價加以阻止的時候。在進攻上,用于己方部隊已突破敵之防線迅速推進,而敵對我側翼發動攻擊,以圖造成我突擊部隊與後方隔斷的時候。

在這兩種情況下,反坦克炮必須将敵人坦克阻止在堅決不允許敵人通過的預定線上。牽引式反坦克炮由于其結構重量重而不能機動,故将被迫戰鬥到陣亡為止!!!!

别了祖國!蘇軍炮兵這句話豪情萬丈,其實卻很無奈,隻能堅守到死

圖檔:開火的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

蘇軍反坦克炮兵的損失總的來說是非常大的。

這就是為什麼傳統上總在其炮身上寫着“别了,祖國!”的智語。

但由于反坦克部隊将敵人阻止在預定線上,卻可以挽救整個師,整個集團軍,有時候是整個方面軍——這就是在庫爾斯克發生的事。

别了祖國!蘇軍炮兵這句話豪情萬丈,其實卻很無奈,隻能堅守到死

圖檔:很多反坦克炮兵都犧牲在了不能夠撤退的陣地上。

如果反坦克炮是自行式的,它們的指揮員在敵人壓力下,就會撤到較安全的陣地,這樣他的反坦克分隊可以得到挽救,但卻會給師、集團軍、方面軍或者幾個方面軍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反坦克炮兵部隊的指揮員很少會在頭腦中産生叛逆不忠的思想,他不會在緊要時刻想到後撤,因為其反坦克炮沒有自行的手段。他們的裝甲牽引車在戰鬥中隐蔽在陣地後方,在敵人緻命的炮火下,想把炮拖離戰鬥是困難的。

是以對炮手來說,當他們阻止敵人越過其固守的陣地時,隻有兩種選擇,要麼擊退敵人的進攻,要麼死亡!

别了祖國!蘇軍炮兵這句話豪情萬丈,其實卻很無奈,隻能堅守到死

圖檔:殘酷的庫爾斯克會戰,無數蘇軍反坦克炮兵戰死在炮火弧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