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議題名稱</b>:《如何打造應對超大流量的負載均衡》
<b>議題簡介</b>:作為一個公網流量的入口,阿裡雲負載均衡應對超大規模流量的信心是什麼?又如何去保持平穩順滑的運作?為了應對各種大規模的活動,阿裡雲負載均衡又走了哪些性能調優之路?此次,阿裡雲進階技術專家将從叢集部署、負載均衡高可用架構,流量監控,名額等多個方面為大家揭開。
<b>關于分享者</b>
朱小平(花名:近墨),阿裡雲網絡技術團隊進階技術專家,阿裡雲負載均衡産品研發負責人,從事多年傳統硬體及軟體定義網絡相關研發工作,2015年負載均衡支援雙十一總負責人。
<a href="https://yq.aliyun.com/activity/112" target="_blank"></a>
采訪正文
朱小平之前從事多年傳統硬體網絡研發工作,關于網絡負載均衡相對于傳統硬體負載均衡間的優勢,他為大家簡單了做下介紹。他說,網絡負載均衡相比于傳統硬體負載均衡,第一個優勢是可擴充性強。網絡負載均衡一般都是叢集部署,可以是4台,8台或者16台一個叢集。随着叢集規模的增加,性能和容量會線性增加。而傳統硬體負載均衡一般都是主備叢集,可擴充能力比較弱。
網絡負載均衡第二個優勢是性能強大。網絡負載均衡,一般都需要強大的性能去應對大流量的沖擊,是以會在硬體選項、軟體優化上,不斷提高性能,而傳統硬體負載均衡的性能需求就沒有那麼迫切。
同時,朱小平也是阿裡雲負載均衡産品研發負責人,在打造阿裡雲負載均衡的過程中,都遇到過到哪些技術挑戰,如何解決的?這一問題令人很好奇,我們也進行了采訪。朱小平介紹說,主要遇到的挑戰就是2個方面:
第一個挑戰是穩定性。衆所周知,穩定性是雲的最基本要求,這承載着使用者的信任和托付。為提高産品的穩定性,我們建立了産品品質保障體系,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設計評審;代碼評審;單元測試;內建測試;穩定性和異常測試;代碼覆寫率;灰階上線以及容災演練。這個品質保障體系會形成一個産品定義、研發、運維和應急響應的閉環,不斷提升産品的品質和穩定性。
第二個挑戰是可用性。任何産品都有可能出故障,是以我們要在産品的架構設計上,增加系統的備援度,保證任何一條鍊路出問題,都不會影響整體的可用性。我們還增加了使用者服務的可用性監控,使用者鍊路品質的監控,及時發現和定位故障,避免使用者服務不可用。
大家不太了解的一個情況是,2015年淘寶購物節創造了900多億交易量,這一天大量的使用者流量跑在了阿裡雲負載均衡上。談到到底是如何扛住如此大流量的時候,朱小平為我們介紹說,這裡面的關鍵技術就是上面提到的可擴充的叢集架構,以及單機的高性能。叢集的容量,都是按雙11的峰值的兩倍去準備的,性能有保障。
雙11做為阿裡巴巴最重要的促銷活動,吸引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消費者的關注和參與。這麼重要的活動,如何保證各系統穩定,可靠的運作就是技術人員需要考慮的。從最開始的峰值參數預測、系統搭建、壓力測試和演練等等,多個團隊和部門協同,唯一的目标就是為全球消費者呈現一個穩定,可靠的舞台,讓大家盡情狂歡。
在本次技術峰會上,朱小平将分享《如何打造應對超大流量的負載均衡》
,大家可以了解下阿裡雲負載均衡團隊在slb 高性能、大容量、高可用性上做的一些事情,以及是如何支援使用者服務的高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