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2月,為了統一陝甘和陝北兩塊革命根據地黨和紅軍的上司,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和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高崗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總政委。9月紅二十五軍與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會師成立紅十五軍團後,高崗任軍團副政委。1938年5月,高崗任中共陝甘甯邊區黨委書記。
後來,高崗又擔任了陝甘甯邊區參議會參議長、中共陝甘甯邊區中央局書記、中共西北中央局書記,并在中共七大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為什麼高崗能升任如此高位?

高崗(中左2)與毛主席等合影
西北紅軍和根據地的主要創立者是劉志丹和謝子長,其次就是高崗、閻紅彥、王泰吉、楊森等人。就資曆而言,深于高崗的劉志丹、謝子長先後去世,同于高崗的閻紅彥、王泰吉、楊森也非亡即走。
曾任紅二十六軍四十二師師長的王泰吉,畢業于黃埔軍校,是渭華起義的上司人之一。1934年1月初,王泰吉要求去豫陝邊做兵運工作。經黨組織同意後,他于農曆正月初二秘密從師部出發,但行至淳化縣通潤鎮時,被舊友--當地民團團長馬雲從出賣,于1934年3月3日在西安英勇就義。
曾于1934年1月接替高崗任紅二十六軍四十二師政委的楊森,與高崗都就讀過中山軍事學校。1936年東征戰役開始後,楊森任紅三十軍參謀長,不幸在奉命掩護東征主力紅軍回師陝北的戰鬥中壯烈犧牲,成為紅軍東征期間繼劉志丹、楊琪之後光榮獻身的第三位紅軍進階将領。
閻紅彥于1933年初因“左”傾錯誤的排擠被迫離開陝甘遊擊隊到上海中央局“受訓”,後被派往河北工作,1934年10月又到蘇聯,一直到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才回到陝北。
于是,高崗被曆史推到了台前,成了西北根據地的代表人物。
在新中國成立後,高崗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2年11月,高崗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計劃委員會主席并兼東北行政委員會主席。
高崗(中)與羅榮桓(左)、林彪(右)等合影
1954年,出現了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
毛主席對高崗的批判是很嚴厲的。他認為出了這樣的問題,說明建國後,我黨的一些幹部、尤其是一些進階幹部的思想發生了變化,産生了驕傲自滿的情緒,開始争權力、争地位了。
高崗在戰争年代功勳卓著,具有較高的威望。可建國後,他自恃有功,逐漸走丢了自己,比如注重生活享受,在生活作風方面遭人诟病。一次會議上,高崗把吸了幾口的煙丢在地上,毛主席見了伸手拾了起來,放在嘴裡慢悠悠地抽。高崗面紅耳赤,羞愧不已。
與高崗不同的是,毛主席艱苦奮鬥本色終生未變,往往吸煙吸的煙頭都拿不住了,還要插到煙嘴裡再吸,直剩下很小很小才熄滅。
盡管毛主席對高崗參與反黨聯盟十分惱怒,但他還想盡力挽救高崗。誰知,高崗卻于1954年2月17日以自殺行為(未遂)表示他的對抗情緒。
毛主席得知高崗自殺未遂的消息後,很快訓示中央有關部門,對高崗要特别保護,還同意了周恩來做出的對高崗實行隔離審查的意見。
隔離期間,對高崗的待遇是十分好的,他不但在生活上仍然保持國家副主席的水準,而且還照樣閱看中央檔案,各種書報。
毛主席還決定,批評、幫助高崗的座談會停開一天。後來接着開的座談會上,大家對高崗批評的口氣也放得輕松了一些。大家着重于分析和幫助,上綱的說法少了許多。座談會後,中央決定讓高崗停職檢討,在家裡寫書面檢查。那時,中央也沒有向全黨傳達高崗的問題,在中央内部,對高崗批評的調門也逐漸降低了。
高崗有了初步檢查時,還要安排高崗的職務。還要讓他當中央委員,在黨内給他安排适當的職務。
安排什麼職務呢?毛主席考慮,建國後,高崗自恃有功,驕傲自滿,生活腐化,争權奪利,已經脫離人民群衆,辜負了人民、特别是陝北人民對他的重托和期望,是以決定安排高崗去陝西省當省委副書記兼延安地委書記,讓他到地方去接觸人民、特别是陝北人民,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高崗改過之後,再提拔上來,還是要用的。
毛主席十分愛護幹部,對高崗也是如此。
由于中央批評高崗的氣氛和緩了,高崗的心情也一度平靜下來,十分注意看報紙,他主要是看報紙上陸續發表的地方選舉産生的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名單中有沒有自己的名字,如果有自己的名字,他就有希望還當高官。
當1954年8月中旬報紙上把全國各地選舉産生的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名單發表完畢時,高崗仍然沒有看到自己的名字,于是他絕望了。他認定自己再也不能當高官了。他決定再次尋短見。
1954年8月17日,高崗吞服大量安眠藥自殺身亡。
當毛主席得知高崗自殺的消息後,十分震驚,痛惜地說:“遺憾,終于留不住他。他這個人,鬥争性太強,性格過于剛烈。”
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葉子龍說,高崗是自絕于黨。毛主席說:“話是那樣講,但黨内鬥争死了人,總是不好的。”毛主席還對葉子龍說,本想讓他(指高崗)還當個省委副書記,去陝北,保留黨籍、中央委員,讓他回延安工作,他也會願意的,可是,遲了一步,沒來得及講。如此結局,我覺得遺憾。這事怪我啊! (史料參見楊尚昆:《回憶高饒事件》,載《黨的文獻》2001年1、2期合刊,以及張聿溫:慨亡聯盟——高饒事件始末》第465頁)
高崗
毛主席訓示中組部,高崗的子女由組織撫養。
高崗出事後,妻子李力群和孩子們被接到了北京,周總理親自挑選王府井一處鬧中取靜的四合院給他們一家居住。
李力群希望能到圖書館工作,一邊看書一邊學習,周總理同意了。沒想到隻上了十來天班,毛主席知道了情況,說不行,他說李力群在東北是有影響的人(1948年她協助張聞天、徐特立一起創辦了東北第一育才學校并擔任首任校長),一定讓她回到教育部。并訓示中央組織部,李力群的孩子無論考取哪個大學,都不能因為他們的身份而影響入學。
李力群說,沒有主席和總理,她還真不知他們一家将會是一個怎樣的局面,對毛主席、周總理一直心存感激。
李力群先後被任命為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和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從那以後,每逢重大節日,李力群都會受邀出席國宴,享受登天安門觀禮的高規格待遇。(劉繼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