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 | 羅曼·羅蘭 | 《約翰·克利斯朵夫》

作者:如意王學習室
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 -------- 獲獎理由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 | 羅曼·羅蘭 | 《約翰·克利斯朵夫》

全文共1608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作文素材 之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解讀(周末好文)- 羅曼·羅蘭(下)

羅蘭前期主要代表作有:多取材于法國大革命的劇作,包括《群狼》、《丹東》、《七月十四日》等8部劇本;人物傳記《名人傳》(直譯為《英雄傳》):《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以及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等。他前期的作品表達了他反對戰争和暴力,追求和平的思想。

羅蘭後期的主要作品包括:《阿耐蒂和西勒維》、《夏天》、《母與子》、《女預言家》和一系列散文、回憶錄、論文等,他積極的參加反對帝國主義戰争、保衛和平的隊伍,成為反帝反法西斯的文學鬥士。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 | 羅曼·羅蘭 | 《約翰·克利斯朵夫》

其中《約翰·克利斯朵夫》代表了羅蘭文學創作的一個頂峰,該小說于1913年獲法蘭西學院文學獎金,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一部“長河小說”,反映了世紀之交的時代特征和社會現象,展現了對自由生命的向往,對理想真理的追求。

這部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從兒童時期對音樂天賦的展露,到青年對權貴的反抗,再到成年後對藝術真谛的追求,最後達到精神甯靜的崇高境界的波折而堅定的一生,他的一生經曆了家族的衰敗、藝術的否認、以及愛情的抛棄與背叛。

作者通過對主人公一生遊曆的描寫,向讀者展現了當時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的社會現實的真實寫照,控訴了資本主義社會對藝術的摧殘。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 | 羅曼·羅蘭 | 《約翰·克利斯朵夫》

在這個層面上,這部小說更像是羅蘭的自傳,他對音樂和文學有着與生俱來的天賦,同時他懷抱着偉大的理想主義和和平主義願望,他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手和筆喚醒那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的人民,然而他和克利斯朵夫一樣是一個勇敢的“失敗者”。

這部小說像是那個時代的“精神的遺囑”,羅蘭也因其偉大的理想而被尊稱為“歐洲的良心”。

這部小說雖然展現了當時社會的曆史畫面,但其核心還是主人公的思想和觀念,而這種社會關系和主人公的思想意識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社會環境作為主人公完善其思想的動力在行文中隐現得當,是以這部作品也被稱為“思想小說”,在這一點上這部作品與《母與子》極其相像。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 | 羅曼·羅蘭 | 《約翰·克利斯朵夫》

羅蘭與其他作者不同的是,其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不是完全理想化的,他們盡管擁有着崇高的思想意識,但是也擁有着顯而易見的缺點。

例如克利斯朵夫魯莽易怒、自負輕信、遇事不冷靜、而且偏好女色;安乃德柔弱、情緒起伏大,多情近乎于濫情。

然而正是這些多元度的正面角色給與讀者以生動真實之感,盡管很多現代作家也嘗試着将角色的性格多角度的進行豐盈,但是他們的角色特征大多渙散淩亂,而羅蘭筆下的角色就算有形形色色的性格特征,但都是以其中心的思想意念為核心而聚集的,是以,羅蘭筆下的角色在生動真實的同時還擁有和諧而令人認同的高尚,這也是羅蘭作為文學家的獨特而偉大之處。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 | 羅曼·羅蘭 | 《約翰·克利斯朵夫》

這部小說中,有這樣一段:“大半的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上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隻變了自己的影子;以後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兒的時代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歡的,一天天的重複,而且重複的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脫腔走闆。”,讓我感觸很深。

這段話讓我想起我一個朋友說的“小時候我們都覺得可以改變世界,長大了才明白我們都是普通人”,也讓我想起我研究所學生畢業回國找工作的時候,看到同期跑校招、跑面試的同學們接連落選,看到美國藤校回來的碩士自憐自話,看到上交、複旦、甚至北大的應屆博士面臨找不到工作,看到複旦博士為了一萬出頭的工資放低身姿“求”hr給面試機會的時候,我原有的奮鬥的動力沒了,我實作自我的理想沒了,我死了。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 | 羅曼·羅蘭 | 《約翰·克利斯朵夫》

讀着《約翰·克利斯朵夫》,我不憤,我想是沉睡了很久又找到了醒過來的理由,它注入我力量,讓我重拾勇敢。

這部作品很好,很适合年輕的孩子們閱讀,但是這部作品又很長,國中高中的孩子也許沒有那麼多時間,也很難耐得住性子将它讀完。

但是,當你迷茫,當你快要被這個世界打敗的時候,在你二十歲或三十歲的時候,務必要拿起這部作品,在那裡你會蘇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