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梵林文化-14-15世紀 金剛鬘勝樂金剛壇城

作者:北京梵林文化
梵林文化-14-15世紀 金剛鬘勝樂金剛壇城

金剛鬘勝樂金剛壇城唐卡

年代:14-15世紀

尺寸:縱71cm 橫59cm

材質:棉布礦物膠彩

壇城,又名“曼陀羅”,為“菩提本質之佛自證境地”,換言之,就是佛、本尊等神靈的法界宮殿。據佛教經典記載,壇城“若從自證上言之,則為無量福智功德聚集之所;若從化他上言之,則身語意三無盡莊嚴悉獲圓滿”,是以,壇城修法倍受藏傳佛教修行者的青睐。

佛教高僧大德常将壇城作為觀想對象,以使自身能夠“輪圓具足”、“即身成佛”。而在浩如煙海的壇城修法中,由活躍于11-12世紀的印度密教大師無畏生護所著的《金剛鬘》和《究竟瑜伽鬘》最為得到藏傳佛教各教派的重視和推崇,其中《金剛鬘》講述曼陀羅繪制及修持儀軌,《究竟瑜伽鬘》則描繪了曼陀羅衆神的圖像資訊。這兩部密教經典所形成的金剛鬘壇城修法曾被後弘初期著名高僧喀切班欽傳入西藏,并進行了三次教授,同時期的恰譯師也為這部典籍的譯傳作出了重要貢獻。

其後,夏魯寺創始人至尊喜饒迥乃、竹巴噶舉祖師貝瑪噶波、布頓大師、薩迦俄爾欽大師、四世班禅大師、七世班禅大師和二世章嘉呼圖克圖都曾對金剛鬘壇城修法進行修習和增補,足見金剛鬘壇城修法對藏傳佛教各教派的深遠影響。

唐卡畫面以薩迦派所傳的金剛鬘壇城修法中四種勝樂金剛壇城為主要表現内容。

畫面左上方壇城主尊為勝樂金剛,具四面十二臂,懷抱明妃,手中持有各種法器,以右展姿态站立于蓮花座上;畫面右上方壇城主尊為藍色勝樂金剛,一面兩臂,身呈藍色,懷抱明妃,呈站立姿态;畫面左下方壇城主尊為黃色勝樂金剛,身呈黃色,身姿、所持法器與藍色勝樂金剛基本相同;畫面右下方壇城主尊為舞立姿勝樂金剛,四面十臂,懷抱明妃,現舞立姿态。

梵林文化-14-15世紀 金剛鬘勝樂金剛壇城

左上方壇城主尊:勝樂金剛

梵林文化-14-15世紀 金剛鬘勝樂金剛壇城

右下方壇城主尊:舞立姿勝樂金剛

所有壇城皆由外圈、四方城池以及内圈三部分組成,外圈由外至内依次繪制了如卷草紋般火焰的金剛圈和寬平肥厚蓮瓣構成的蓮花圈;四方城池的圍牆上遍繪璎珞垂鬘,城門形如摩羯杵頭,四門處還有忿怒護法守護;

内圈部分四個壇城的表現略有差異,其中畫面左上方的勝樂金剛壇城、右上方的白色勝樂金剛壇城和左下方的藍色勝樂金剛壇城為五個同心圓輪組成内圈;

主尊居于正中,往外依次為意輪、語輪、身輪、三昧耶輪等圓輪,圓輪四方和四隅還有表情各異、姿态萬千的眷屬神靈居于其中,畫面右下方的勝樂金剛勇識壇城中心處為八瓣蓮花形狀,繪制有主尊與八位重要眷屬神靈,其外兩個圓輪内安置有衆多眷屬神靈。

梵林文化-14-15世紀 金剛鬘勝樂金剛壇城
梵林文化-14-15世紀 金剛鬘勝樂金剛壇城

八方護法

四個壇城之外,則描繪了八大寒林的恐怖情景,同時,還繪制了八方護法(即:東方帝釋天、東南方火天、南方閻魔天、西南方羅刹天、西方水天、西北方風天、北方多聞天、東北方大自在天),以守護八大寒林。

梵林文化-14-15世紀 金剛鬘勝樂金剛壇城

薩迦派傳承祖師

畫面最中心繪制有兩位對坐的高僧,左側高僧頭戴圓頂紅色法帽,為薩迦派獨有的法帽樣式,彰顯其薩迦派傳承祖師的尊貴身份。兩位高僧表情安詳,身着袒右肩袈裟,以跏趺姿态相對而坐。

梵林文化-14-15世紀 金剛鬘勝樂金剛壇城
梵林文化-14-15世紀 金剛鬘勝樂金剛壇城

十六位護法神

畫面最上和最下方,各有十六位護法神靈整齊排列于神龛之中。

勝樂金剛為藏傳佛教無上瑜伽部母續的重要修行本尊,藏傳佛教信衆認為修持勝樂金剛法門的功德不可思議,所獲得的無量功德福報亦難以诠表,且能迅速成就高上果位,是以勝樂金剛也成為藏傳佛教無上瑜伽修法最為尊崇的五大學尊之一。

梵林文化-14-15世紀 金剛鬘勝樂金剛壇城

右上方壇城主尊:藍色勝樂金剛

勝樂金剛修法除了倍受噶舉派和格魯派的崇奉,在薩迦派修法體系中也有其傳承法本。根據典籍記載,勝樂金剛傳規在印藏兩地有二十六種,由洛嘉、瑪、多巴、布讓四大譯師譯傳。其中,薩迦派譯傳了那若巴教法;譯傳多種勝樂修法的卓彌譯師也是薩迦創始人貢卻傑布的根本上師。另外,後弘初期藏傳佛教高僧梅譯師為勝樂金剛修法的重要傳承祖師,而他也是薩迦初祖貢噶甯波的根本上師之一。可見,勝樂金剛本尊法脈在薩迦派内的修法體系也是傳承有序的。

在此幅唐卡的背後,還用墨筆書寫有一行藏文祈願銘文,其内容翻譯為:依吉祥金剛鬘大壇城……之力,祈願傑喇嘛仁欽丹增貝桑波之心意徹底圓滿。這行銘文在指出此幅唐卡的繪制依托于金剛鬘壇城修法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銘文中所提及高僧的法名帶有“貝桑波”字尾,這一字尾在薩迦派高僧尤其是14世紀前後薩迦派高僧的法名中經常出現。

除了宗教内容上的博大龐雜,在藝術表現上此幅唐卡也非常值得稱道,将14世紀前後尼藏風格嚴謹、沉穩、富有裝飾美感的藝術特色展露無遺。

整幅唐卡雖然構圖繁複,人物、景物衆多,但其平面化的布局形式仍然遵循着早期外來藝術繪畫的傳統,構圖嚴謹,排布規整,尤其是畫面上下方的護法神靈整齊排布于佛龛之中,令人不禁聯想到棋盤上的棋格,此種布局樣式堪稱14世紀前後西藏唐卡繪畫的“流行樣式”;

梵林文化-14-15世紀 金剛鬘勝樂金剛壇城

左下方壇城主尊:黃色勝樂金剛

用色以暖色調色彩為主,畫面中大量應用的绛紅色營造出肅穆、莊嚴的宗教氣氛,背景中的黑色襯托出八大寒林的兇惡和恐怖,白色、綠色的點綴予觀者以視覺反差,令畫面頓顯絢麗生動。

在夏魯寺、白居寺的壁畫上我們不難找到相似的繪畫設色;人物造型頭部碩大,眉眼上挑,身軀健碩,四肢粗大,尚帶有尼泊爾藝術的特點,人物水滴狀的冠葉樣式以及充斥于畫面的華麗卷草紋飾,也都是尼泊爾藝術慣常采用的藝術造型,但細節上又反映出藏民族的審美意趣,如畫面中心兩位上師的衣紋層疊相壓,極富寫實之感,這一特點明顯汲取自漢族繪畫傳統,與14世紀前後漢藏交流日益頻繁有着密切關系。

綜上所述,這幅勝樂金剛壇城唐卡在藝術表現上,布局傳統嚴謹,設色沉穩莊重,線條勾勒遵循着早期尼藏藝術拙樸、沉穩的藝術特點,但細節處又顯露出藏民族自身的民族審美,展現出15世紀前後尼藏藝術風格的藝術風韻;唐卡宗教内容博大龐雜,對薩迦派所傳的金剛鬘壇城修法的四種勝樂金剛壇城進行了細緻描繪,為我們了解薩迦派勝樂金剛修法提供了實物例證,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宗教價值,堪稱是14-15世紀尼藏藝術風格的壇城唐卡代表傑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