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葉彩平去世:他曾經自稱是"機械師",帶着家裡的輕車簡吃了一大排攤位

作者:中國新聞周刊

記者/宋春丹

2019年9月17日3點.m,廣東省委原副秘書長陳凱芝在微信上看到一條消息:葉彩平去世了。

他簡直不敢相信,立即打電話給秘書确認,并得到了肯定的答複。

2018年他去拜訪了葉的平時選擇,覺得自己身體健康,沒想到,那是最後一張臉。

9月17日晚,葉的已故二哥葉該甯的秘書李衛平和幾個朋友飛往廣州參加葉的追悼會。他仍在等待關于紀念活動将如何進行的确切消息。

9月18.m 7時10分,中央廣播電視台《中國之聲新聞、報紙文摘》報道,中國共産黨優秀黨員、共産黨員、無産階級革命家、中國經濟建設戰線傑出上司人葉彩平同志和七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彩平同志, 民政協第八、九委于2019年9月17日.m 12時50分在廣東省逝世,享年95歲。

"機械師"

李瑞環曾說過,他比較熟悉和了解你們。葉建民在擔任全國政協主席期間,葉聖陶擔任常務副主席,兩人合作頻繁。李瑞環說,葉是式幹部,是蘇聯留學生,解放之初是沈陽第一機床廠的總工程師,當時他正在當木匠。"說我們的幹部廢除了任期制,現在有了'世襲制',這是沒有根據的。

早在1941年,17歲的葉在延安。今年3月,他和李鵬等孩子被送到延安自然科學院學習。葉跋萍進入大學機械工程系專攻機械工程,從此與機械工業形成了莫名其妙的關系。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曆任沈陽第一機床廠總工程師、北京第一機床廠總工程師,還任北京市機械總局局長、國家科委三局主任。

李衛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葉總一直有一個獨特的愛好:拆手表。他經常把鬧鐘從房子裡拿下來,重新裝上,練習他的手和腳,他的眼睛,他的思維。

葉的家裡有一個工作台,裡面裝滿了小的機械零件。在業餘時間,他喜歡去工作台,小心翼翼地分解小機械,或者組裝零件。這是他思想轉變的樂趣。

葉某身邊的從業人員曾表示,葉知事抓報告,抓材料,方式獨特。他從不希望人們準備準備好的長篇陳述,總是要求從業人員提供"部分","整合塊",最好是單獨分析問題和統計資料,由他自己拼接在一起。即使去北京開會,在最高決策層,也是在修補他的"整合塊"。

1979年,現年55歲的他被任命為廣東省副省長兼廣東省科委主任,後任省長。他曾經對人們說:"我是一名機械師,一名技術幹部,從未想過我會成為州長。"

上任後的第一項主要任務是在廣東省計算機中心建設科技資訊研究所。科學和技術資訊中心的建設始于1979年,由于開支高昂和對有關從業人員的實際效力的懷疑,該中心已擱置了将近一年。葉劉淑儀上任後,在他的上司下,該中心于1982年建成,并于1984年順利落成。

這座16層高的建築位于中山紀念館西側,通過國際衛星通信網絡,連接配接世界三大資料庫,使用者可以在幾分鐘到十分鐘内找到世界上75%的機載資訊,為廣東省的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4年,葉簡明去西德和意大利時,他發現,無論高速公路建在哪裡,經濟都迅速發展。是以,他非常重視廣深高速公路的建設。他認為,廣州是中國的南大門,人員、貨物、資訊的"出入"便利将給廣州帶來非凡的發展機遇。

改革開放後,廣東省電力嚴重短缺,李鵬和葉彩儀主張在廣東省建設核電站。葉彩萍聽取各方意見,敲響董事會最終決定,師傅聘請外籍專家擔任經理,負責核電站的建設和營運。鄧小平曾經說過:"大亞灣核電站是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懶惰的哲學"

葉先生于一九八五年晉升為廣東省省長。

葉彩平去世:他曾經自稱是"機械師",帶着家裡的輕車簡吃了一大排攤位

葉劍英(右)與葉平

一位外國記者問他:"你父親對你有什麼影響?"葉問:"客觀地說,父親對我影響很大,是以我十六歲就去了延安,在那裡接受了良好的革命傳統教育。但我現在還不是孩子,黨内首先把我看成是一個40歲的黨員,看成是黨的幹部,而不是認為我是葉劍英的兒子。"

在廣東期間,葉被認為是一個實幹家。至于"升什麼旗,走什麼路"的争議,他常說一句話:"認真做貓,抓老鼠。"他在廣東實施了一系列'冒險'改革,如物價改革、住房改革、食品價格自由化等。

經過調查,他意識到目前的價格體系是扭曲的,首先,拿了廣州市。價格問題一向敏感,價格自由化之初副食品價格居高不下,輿論非常大。不過,葉彩坪和廣州市政府并沒有動搖,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控,流通區域逐漸暢通,價格也逐漸趨于合理,廣州市蔬菜等側方食品供應明顯改善。

遇到重大決策問題,葉毅一定會去實地調研。在向他報告他的工作時,他不能使用"大概","估計"和"可能"等詞語來給出确切的數字。

他說,當他在一家企業工作時,有些人說他太認真地對待小事,沒有足夠的勇氣做大事。是以當他到達廣東時,他一直在想,不要耽誤大事。有的外省省長來廣東考察,也有人問葉怎麼會這麼閑着,不像其他省長,他說他相信"懶惰哲學",具體的事情要由其他副省長來做。

1986年5月3日,發生了"中華航空事件",台灣王錫君從飛機上傳回。葉先生打電話給陳凱芝,要求"按照中央政府處理兩岸關系的精神發表聲明"。陳凱芝據此對現場做了三個表态:確定安全,確定出入自由,先吃飯。陳開之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有人對他能做出如此大膽而有分寸的聲明感到驚訝,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葉簡明的坦白。

1988年1月12日,在廣東省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廣東省人大代表投票選舉64歲的葉平為省長。在750張有效選票中,他獲得了746張。

20世紀90年代以前和之後,廣東的局勢非常困難。葉先生曾經說過,1990年和1991年參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廣東代表團的人民不敢擡頭。陳光誠回憶說,當時許多外國投資者擔心中國的改革開放會停滞不前,甚至要求撤資。葉問各級乾部要對外商工作要有耐心,并出台相應措施,盡快穩定廣東局勢。

1989年4月,澳門東亞大學授予葉先生公共行政學榮譽博士學位,以表彰他"為促進粵澳兩地高等教育合作做出的重要貢獻"。

1991年,葉簡明卸任廣東省省長後,增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當被問及這是基于什麼時,全國政協發言人陸超在記者會上說:"葉簡明在廣東的工作,無論是在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還是在與港澳的交流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葉先生表示,即使他在中央政府任職,他仍然會住在廣東。

他曾經在談到自己在廣東的工作時說:"有些事情已經做完了,也有一些挫折。這就是為什麼我真的得到了一些經驗。他的結論是,是習仲勳等前任上司人揭開了局面,為廣東奠定了基礎,他隻是"按照既定的方針去做"。而且,當時環保的重要性還不夠,為了先搞經濟起來,不知不覺付出了沉重的環境、資源成本,給後來的州長留下了很多負擔和問題。

《老大哥》

陳凱智和葉彩平一起工作了30年,一直稱葉彩坪為"大哥"。對他來說,葉是領袖,是長老。

在廣東期間,葉劉淑儀結識了許多來自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海外人士和同胞。人們看到他沒有稱他為市長或州長,而是稱他為"平兄弟","平叔叔"和"平侄子"。

在李衛平看來,葉彩屏、葉該甯兩兄弟,大哥哥長相更"儒家",更像葉帥,被公認為葉帥的遺産。兄弟倆都喜歡書法,經常互相學習。葉彩平和氣功學書法,讓葉選擇甯看他的話:"'老闆'你看我這話有沒有進步?"

李衛平覺得葉選的字更穩定,葉選的字更開放。"但我心中有一團火,有一個家庭。

1990年,李衛平跟着葉該甯到廣東看葉彩平,葉彩萍帶着一家人,輕車簡從,到番禺一大排攤位吃飯。十幾個人,坐在兩張桌子旁。老百姓都欣然歡迎他:葉知事來了。

李衛平記得,裡面有石灣米酒、蕃薯葉、南瓜,還有裡面"什麼樣的昆蟲"蒸雞蛋。"我們廣東人,除了飛機,都吃東西,"葉先生笑着說。

1992年,為慶祝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中國國際友好聯絡協會通路日本,葉敬為代表團副團長,葉國平為參謀。葉彩萍喜歡開玩笑,給團裡一個從業人員一個牛的贊美綽号"牛頁",也喜歡和他談詩文。

李衛平說,葉彩萍是"風雨過後,見天下"的人,不做公務,對廣東這邊的土水與這裡的人們有着深厚的感情。

1992年,葉小偉與海外陳相梅、陳世賢等人發起成立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曾任中國國家文化促進會副會長的陳開之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退休後,葉簡明一直不遺餘力地為中國國家文化促進會工作,直到病重,堅持為廣東山區教師解決實際困難。

2019年4月5日,在清明節上,葉先生一行,包括廣東省原副省長于甯豐、梅州市政協原主席李金元,前往廣州黃花崗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參加葉建英元帥的紀念活動。這是葉簡明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本文由《中國新聞周刊》《樹計劃》作者撰文,是唯一一篇在今日頭條上獨家首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