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覺得蛇是”原始、可怕”的一類動物,在人工環境更難以進行飼養。正是因為人們對他們的不了解,進而産生了偏見和莫名奇妙的恐懼,也令很多人有着更為濃厚的觀察興趣。
隻要給它營造更加自然美的仿原生态效果的環境,才能對它們的習性和提高動物福利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
首先,蛇類具有無可替代的展出潛力:部分蛇類體型龐大,外觀奇特而美麗,具有典型的生物學特征及行為,十分吸引自然愛好者。其次,蛇類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可以傳輸給公衆相關的知識,并扭轉人們對它們固有的偏見和誤解。
(品系太多,版面有限,以下省略)
蛇類飼養和管理:
要飼養蛇類,首先就要完全抛棄飼養哺乳類和鳥類的思維,雖然主觀認識上條件勉強合适就能馴養,但要改變它們儲存在基因中的本能,那是窮其一生也達不到的目标。
蛇類的體溫随外界的溫度改變,是以穩定的溫度就是飼養爬行類的第一要素。其他的條件嚴格說來隻是跟着溫度來調整而已。尤其是在溫帶及寒帶地區,天冷時能否保溫是關鍵。
希望在飼養蛇類之前應該先建立正确的飼養态度,飼養之前必需先了解目标物種的習性與需求,提供最基本的飼養環境與飼料 ,最終盡可能讓牠們配對繁殖,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種群。
(一)适宜環境
1.适宜的溫濕度及梯度
2.充足的光照條件
3.底材
4.躲避和造景
喬轶倫 供圖
(二)合理喂養
1.提供多樣化的飼料
2.遵循甯少勿多的飼喂原則
肖詩白 攝
(三)注意事項
1. 不建議混養群養:如果環境夠大,蛇類可以嘗試多種多隻混養,但不建議成群飼養,因為這樣既違背了蛇的自然習性,也不利于喂食,更不利于觀察,一旦有傳染病發生很難控制,治療。加上有些蛇類還有同類相殘及食其他蛇的習性,是以建議單養,或每箱養2-3條(取決于環境的大小)
反面教材——水蛇大量混養會造成各種疾病爆發
2. 飲水勿缺:不論飼養何種蛇類,圈養環境中都需提供較大的可容下蛇體的水源,不光可以供日常飲用,還可以泡澡、消暑,幫助代謝、令蛻皮更為順暢。
水盆選擇較深,但又不容易被打翻的那種
3. 提供躲避:蛇類生性謹慎,除了捕食和日光浴外,很少會暴露行蹤,它們喜歡靜靜地呆在陰暗處,不論養哪種蛇,飼養環境中必須營造1個以上的躲避掩體,可利用材質很廣泛,諸如花盆、樹洞、石塊、岩闆、竹筒、pvc管等皆可。
4. 避免食餌傷蛇:老鼠的牙齒具有傷害力,若蛇在給食後2小時内沒能捕食,應把老鼠取出,避免老鼠啃咬,傷害蛇。另一方面,在喂食時,飼料大小要掌握好,雖然蛇能吞食比自己頭大得多的獵物,但不代表吃較大的食物就會平安無事,有的蛇會因為吞食太大的食物而發生嘔吐。
國内某動物園,冷天不加溫狀态下,用小白鼠投喂王錦蛇,最後蛇被老鼠啃食緻死
飼養環境的營造:
根據蛇類栖息的類型,将它們分為六大類,根據各類别進行不同飼養環境的布置:
水栖型:
水栖或半水栖型的蛇類,它們極少上岸.如:中國水蛇、腹斑水蛇、寬吻水蛇、烏華遊蛇等,它們在岸上的活動能力差,多數演化出了卵胎生的繁殖模式。
飼養環境:魚缸(展箱)或有大面積水池的展廳,應備有水中加溫設施及過濾系統,水中亦需要營造出一些供蛇隐藏的掩體,和攀爬曬背的岩石或沉木。
樹栖型:
這類蛇身體細長,有較好的保護色和纏繞性很強的尾部,代表種類有綠瘦蛇、綠樹蟒、竹葉青蛇等。
飼養環境,需要較高的飼養箱,粗細不同的樹枝樹幹不能少,多搭配耐陰植物,水盆。如果是雨林高濕度生境的種類可安裝噴霧,營造雨林的降雨效果。
坡普竹葉青
暹羅竹葉青 簡單的樹栖型布局
沙漠型:
這類蛇喜歡潛入沙中或在礫石地活動,具有粗糙的鱗片,生性膽小,攻擊性弱,代表種有沙蟒、角蝰等
環境布置:與地栖蛇類一樣不需要太高的飼養箱,以沙土為底材,表面配有石塊、枯木及水盆。
地老虎 供圖
地栖型:
大多數蛇類屬于此類,活動範圍以地面為主,偶爾也上樹,攀岩,如:玉米蛇、王蛇、眼鏡蛇、球蟒、地栖型蝰蛇或蝮蛇等。
飼養環境:飼養箱大小無需太高,底材根據不同種類的需要,分别以森林地表、爬蟲沙、天然土質、木屑(竹屑),并提供躲避掩體、樹幹或石塊,并有水盆或水池 。
犀牛咝蝰
地栖型的種類,可以選擇比較多人使用的抽屜型環境,這種環境适合用于玩具蛇繁殖場,以及個人飼養數量較多的繁殖組。這種環境首先需要解決通風問題,以及你的飼養對象是否全部适合整體的溫控。
白化三索颌腔蛇(郭雙 供圖)
郭雙 供圖 抽屜式(地栖型,繁殖組種蛇)
仿生型:仿生飼養不僅有極高的觀賞視覺效果,而且造景缸内種植的植物和益生菌,不但可以淨化空氣,又能使蛇更有安全感。
黃碩 供圖
地栖型和樹栖型不得不提下森林地表:
森林地表墊材,有些爬友會用一款來自國外的品牌,好用價格貴,内地沒什麼管道購買,一般要麼高價代購,要麼自己人肉背回。
如今網上也出現很多類似款,但往往實物收到發現有bug,例如摻了來路不明的樹皮和洋垃圾,保濕效果差勁,墊材太硬,不衛生又不實用,壓根兒起不到保濕作用,還長螨蟲、跳蟲,濕水之後甚至會爆發蛇虱。
更加要命的是很多怕有用樹皮代替森林地表,樹皮多數是松樹,如論怎麼曬幹烘幹還是存在殘留松脂,一旦高溫高濕,松脂回随着水蒸氣被蛇吸入,日積月累造成肺部黏滿這些有害物質,造成蛇類死亡。
現市場上也缺乏實用且價格劃算購買友善的森林地表墊材,而筆者嘗試過多個大品牌的森林地表,下面推薦的這種爬盾管家森林地表墊材正好切中了這個需求點和解決了以上出現的問題。
配方和原材料是粵北山區原生樹種軟木,經過高溫脫脂,搭配品牌合作生物研究所研發的菌液一起使用,能達到保濕且持續分解兩栖爬行動物尿液糞便的同時,還很安全,誤食也不影響,發酵處理過的原生軟木可被完全排出體外,菌液所含的益生菌還可調節腸道菌群失調等症。
同時其它有益菌也可改善食欲不振,腸胃病等。味道是淡淡的酸菌味,這些有益菌群能幫助分解墊材中的糞便尿液,持續保濕墊材的同時還能去除異味。
這款森林地表附有菌種,需要濕度保持活性。日常保濕可以提升菌液的成分功效釋放,有效持續發揮分解排洩物的作用。而且爬箱一般是恒溫狀态,加溫裝置長時間打開,箱内空氣比較幹燥。墊材不斷接受加溫,水分也會漸漸揮發,是以日常灑水保濕很有必要,方法很簡單,用純淨水或者放置一天以上的自來水噴灑墊材。
另外定期補噴菌液,按1:20的比例勾兌純淨水,或者放置一天以上的自來水,稀釋好後裝噴壺裡,墊材使用一段時間就可以補噴。
适用動物
● 蛙(角蛙、樹蛙)
● 陸龜(各種熱帶雨林生境的陸龜)
● 蜥蜴(綠鬣蜥、長鬣蜥(中國水龍)、中美刺尾鬣蜥、綠雙冠蜥、菲律賓斑帆蜥、蓋勾亞守宮、藍舌石龍子、雙領蜥(泰加)、馬島日行守宮等)
● 蛇(熱帶和南亞熱帶森林、雨林溝谷生境蛇類,如:綠瘦蛇、翠青蛇、束帶蛇、竹葉青蛇、睫角棕榈蝮、原矛頭蝮、尖吻蝮、眼鏡王蛇、加蓬咝蝰、血蟒等)
以下是筆者使用爬盾管家森林地表墊材的展示效果
山烙鐵頭蛇 東邪鬼太子供圖
對馬蝮 東邪鬼太子供圖
四川華蝮 東邪鬼太子供圖
黑頭蝰 東邪鬼太子供圖
甚至可以自己diy,在爬盾管家森林地表基礎下,自由搭配一些野外的枯枝落葉,搭配起來更加自然。
上圖為野外采集的枯枝落葉,記得采集後要高溫消毒才用哦
爬盾管家森林地表加落葉
盈江竹葉青
緻謝:北京市動物園喬轶倫提供寶貴資訊
- end -
作者:亮乃皓月之明也;文章來自:爬界;關注我了解更多爬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