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310天(閏年第311天),離全年結束還有55天。
1、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逝世
在225年前的今天,1796年11月6日(農曆1796年10月7日),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逝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 ii(1729年4月21日-1796年11月6日),俄國女皇(1762—1796年在位),也稱呼她為凱薩琳二世或凱薩琳大帝。
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腳下;如果我們不同意減少殘酷性和改善人們不可忍受的生活狀況,那麼盡管我們反對,他們自己遲早也會這麼做的;治理俄羅斯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家,隻能用專制君主制,舍此皆為下策——葉卡捷琳娜二世
2、籃球之父詹姆斯·奈史密斯出生
在160年前的今天,1861年11月6日(農曆1861年10月4日),籃球之父詹姆斯·奈史密斯出生。
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1861年11月6日-1939年11月28日),加拿大人,籃球運動的發明者和第一位倡導在美式足球運動中使用頭盔的人。他同時也是第一位籃球教練召集了5位球員組成一支球隊。
3、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逝世
在128年前的今天,1893年11月6日(農曆1893年9月28日),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逝世。
柴可夫斯基是俄國傑出的音樂家,他于1840年5月出生于俄國一個富有的家庭,父親是礦業專家,母親彈得一手好鋼琴,在他的心目中,媽媽等于音樂,音樂等于媽媽。童年的柴可夫斯基充滿幻想,喜好朗誦詩和作文,選的大都是聖經或愛國性題材。他5歲那年的一天,父親在家中放歌劇《唐璜》的唱片,他的情緒随着音樂起伏,當聽到憂傷處時竟然放聲大哭。是以,家庭教師送了他一個外号“玻璃男孩”,以後家人總怕傷了他易碎的心。
4、豐田汽車公司的創始人豐田喜一郎出生
在127年前的今天,1894年11月6日(農曆1894年10月9日),豐田汽車公司的創始人豐田喜一郎出生。
豐田喜一郎(kiichiro toyoda,1894 11.06 - 1952 03.27),豐田汽車公司的創始人,日本汽車工業的先驅者。
豐田喜一郎對汽車工業的重大貢獻在于對生産過程的科學管理方面。他創造的“豐田生産方式”,将傳統的整批生産方式改為彈性生産方式,經後來的公司副總裁大野耐一進一步發展之後,成為完善的“精益生産”。
5、馬德裡保衛戰開始
在85年前的今天,1936年11月6日(農曆1936年9月23日),馬德裡保衛戰開始。
叛軍攻到馬德裡郊外
在德意法西斯支援下,西班牙佛朗哥叛軍在1936年秋占領了全國大部分土地,并企圖進占首都馬德裡。11月6日起,叛軍開始向馬德裡發動進攻,廣大軍民給叛軍以有力的回擊,馬德裡地區實行了總動員,軍民積極參加戰鬥,擊退叛軍的第1次進攻。1937年1月和2月,叛軍發動了第2次、第3次進攻,也被馬德裡軍民擊退,3月8日起,德意法西斯給佛朗哥送來大批軍隊,動用了汽車、坦克、大炮、飛機,發動第4次進攻,企圖一舉攻克馬德裡,同樣遭到了共和國軍民的堅決反擊,守城軍民堅持了29個月。至1939年3月28日,由于内部分裂,加之叛軍力量強大,馬德裡才被攻陷。
6、中共号召全國同胞團結一緻抗日
在83年前的今天,1938年11月6日(農曆1938年9月15日),中共号召全國同胞團結一緻抗日。
1938年11月6日,中國共産黨六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告全國同胞、全體将士和國共兩黨同志書》發表。書中指出:現在武漢失守,廣州淪陷,戰線由華北、華中伸展到華南。在這抗戰的緊急關頭,在這轉敗為勝的樞紐時期,每一個黃帝子孫都應負擔起重大責任。四萬萬五千萬同胞的團結一緻,擁護和參加長期抗戰,是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最基本的保證。當此戰局轉向新的階段之際,日本帝國主義一定加緊其挑撥離間的陰謀,這就要求國共兩黨和一切抗日黨派更加進一步的親密團結,避免誤會與摩擦,鞏固國共長期的合作和長期抗戰的民族統一戰線,這對于堅持持久戰,争取抗戰的最後勝利,具有偉大的曆史意義。
7、淮海戰役開始
在73年前的今天,1948年11月6日(農曆1948年10月6日),淮海戰役開始。
中共淮海戰役總前委上司成員合影。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由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統籌與指揮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華東野戰軍16個縱隊、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和地方武裝共60萬人,于11月6日發動淮海戰役。
8、九位詩人的詩集《九葉集》出版
在40年前的今天,1981年11月6日(農曆1981年10月10日),九位詩人的詩集《九葉集》出版。
1981年11月6日,《九葉集》出版。詩人艾青在《中國新詩六十年》中說:“日本投降後……在上海,以《詩創造》與《中國新詩》為中心,集合了一批對人生苦于思索的詩人:王辛笛、杭約赫(曹辛之)、穆旦、杜運燮、唐祈、唐莳、袁可嘉以及女詩人陳敬容、鄭敏……等。他們接受了新詩的現實主義的傳統,采取歐美現代派的表現技巧,刻畫了經過戰争大動亂之後的社會現象。”
9、三峽工程進行大江截流
在24年前的今天,1997年11月6日(農曆1997年10月7日),三峽工程進行大江截流。
1997年11月6日,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工程--長江三峽工程在經過5年施工之後,開始進行大江截流。
大江截流是三峽一期工程勝利結束的标志,也是三峽工程由投入期向收益期過渡的重要轉折點。此外,大江截流後江水将改由人工開挖的導流明渠下洩,通航方式将發生大的變化。因而,三峽工程的大江截流為國内外所矚目。
10、“地震宗師”鄧起東逝世
在3年前的今天,2018年11月6日(農曆2018年9月29日),“地震宗師”鄧起東逝世。
鄧起東先生遺囑的第一句話是“希望地質所越來越興旺”。寫到“興旺”兩字的時候,他已經不記得這兩個字該怎麼寫了,女兒忍不住,說“爸爸,寫不動就别寫了。”而關于自己的财産、房産,鄧起東一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