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林外傳》的“奇葩”劇情解讀:有人很喜歡,有人卻很讨厭

《武林外傳》的“奇葩”劇情解讀:有人很喜歡,有人卻很讨厭

文/阿禾

一、

看武林外傳的你,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一件事:包大人那幾集,有着很大的争議。

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吐槽南宮的文章,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人紛紛留言,吐槽劇中的角色。截止到今天,一共有746條留言。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就是包大人。

情況有點奇特,這麼說吧:大家的評價,實在太兩極分化了。

《武林外傳》的“奇葩”劇情解讀:有人很喜歡,有人卻很讨厭

點贊最高的評論說:“我最讨厭包大人”。但接着往下看,又會發現很多老包同志的迷弟:

“出克!” “别鬧了,老包那幾集最好看” “我去!這是武林外傳的精華好嗎”

喜歡的很喜歡,讨厭的又很讨厭。為什麼會這樣呢?

二、

首先,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原因當然是搞笑。

作為全劇最慘角色,包大人貢獻了不少笑點。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貝綁架老包那段。本來老包要綁架小貝,想得很美。

結果畫面一轉,綁架倒是成功了,隻不過變成了小貝綁架老包。而且綁架的原因,是為了一串糖葫蘆。從這開始,包大人在被虐路上越走越遠......

《武林外傳》的“奇葩”劇情解讀:有人很喜歡,有人卻很讨厭

這段很搞笑,不失武林外傳的水準。這樣的反差劇情,其實之前也有過。比如說老白和湘玉,腦補怎麼搞定白三娘那段。但包大人演出來,你不會覺得“這個套路用過”,反而還更搞笑。

除此之外,包大人還貢獻了很多逗比金句。

“出克” “愛七同香玉之木” “記得翻面,不翻面老子變鍋貼”
《武林外傳》的“奇葩”劇情解讀:有人很喜歡,有人卻很讨厭

劇中包大人是昆明來的,而扮演者夏嘉偉,其實就是雲南昆明人。他的昆明口音,着實逗笑了很多人。

包大人跟老邢、錢掌櫃一樣,都是自帶搞笑buff的角色。很多人喜歡他,就是由于這個原因了。包大人這麼逗,也難怪有人說這幾集是精華。

三、

至于為什麼有人不喜歡包大人,原因就比較多了。

我總結了一下,首先是這段劇情跟主線無關。以往的劇情,跟前後多少都有點關聯。比如:

老邢為什麼被撤職?因為加入了丐幫;

為什麼加入丐幫?因為從京城回來被搶了;

為什麼去京城?因為衙門被踩踏了;

為什麼衙門被踩?因為blabla……

《武林外傳》的“奇葩”劇情解讀:有人很喜歡,有人卻很讨厭

你會發現,這些劇情都是有關聯的。而且越是前邊的劇情,關聯就越密切。到了後四十回,可能因為趕劇本的原因,關聯變少了,但也不會完全沒有。

而包大人這段劇情,是完完全全獨立的。

跟前面的劇情,沒有任何聯系。對之後的劇情,也沒有任何影響。是以看起來,會有點陌生感,感覺跑偏了。

四、

還有一點,有人說這段劇情沒内涵。

這點我之前沒注意,但想想好像也對。武林外傳之是以經典,不僅僅是因為搞笑。而是在搞笑中暖人心,也蘊含着很多哲理。

比如說中秋那集,在搞笑的換身份之後,佟掌櫃總結說:“如果一不開心就寄希望于如果當初,那麼永遠都不會開心”。這些話很能引起共鳴,再過幾十年也不會過時。而包大人那幾集,并沒有這樣的“内涵”。

《武林外傳》的“奇葩”劇情解讀:有人很喜歡,有人卻很讨厭

另外包大人的樣子,是有點瘆人的,有些人純粹是讨厭他的造型。他被蜜蜂蟄了之後,那張臉有點不忍直視。

上邊的配圖還算好的,剛被蜇時有點吓人,我就不放出來了。滿臉包,密集恐懼症的噩夢啊,有些人看着會不舒服。

五、

以上這些,我覺得都不是根本原因。

最主要的,是集數太太太長了。雖然有很精彩的地方,但集數還是讓人望而生畏。

這麼說吧,武林外傳大部分劇情,都是半集到一集講完。比如“壯慫膽捕頭喝烈酒,施恩惠秀才偷剩菜”,你一看就知道,一集是兩個小故事。這樣情節緊湊,觀衆的注意力,會一直跟着走。

但包大人的劇情呢,整整講了4集,是全劇最長的劇情,沒有之一。

《武林外傳》的“奇葩”劇情解讀:有人很喜歡,有人卻很讨厭

在觀看體驗上,肯定沒有之前的劇情好。看着看着,會覺得怎麼還沒結束啊。有人說雖然集數多,但是劇情也精彩啊。沒錯,确實也算精彩,但已經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了。

是以說,為什麼大家對這段劇情評價不一?因為這幾集比較特别,和其他劇情各方面差别比較多。打個比方吧:

吃西瓜的時候,大家都愛吃,人人都說好。但如果換成榴蓮,有人覺得比西瓜好吃,但也有人說吃不慣啊。

-end-

你喜歡看包大人這幾集嗎? 單選

0人 0% 喜歡

0人 0% 不喜歡

0人 0% 醬油通道 投票